首页 > 教育 > 小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高冠谷口招鄭鄠

高冠谷口招鄭鄠

作者:岑參

原文:
谷口來相訪,空齋不見君。澗花然暮雨,潭樹暖春雲。門徑稀人跡,簷峰下鹿群。衣裳與枕席,山靄碧氛氳。

譯文

說好瞭今天前來拜訪你,現在卻隻看到空空的書齋,而不見你的身影。
這時傍晚的雨剛剛停歇,山澗的花兒更顯嬌美,水潭邊的樹木高高矗立,在春雲籠罩中倍感暖意。
門前的小路已長久沒有人跡,隻有成群的鹿兒快樂地玩耍。
隻有和衣小憩於枕席之上,在氤氳的霧靄中,恭候你的歸來。

註釋

⑴鄭鄠(hù):作者友人。
⑵空齋:空屋。
⑶澗花:山澗裡的花。澗,指高冠谷水。暮雨:傍晚的雨。 宋柳永《八聲甘州》詞:“對蕭蕭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⑷潭樹:水潭邊的樹。潭,指高冠谷中的石潭,名高冠潭。
⑸門徑:當門的小路。
⑹山靄(ǎi):山上的雲氣。氛氳(fēn yūn):雲霧朦朧貌。 南朝宋鮑照《冬日》詩:“煙霾有氛氳,精光無明異。”
參考資料:
1、
謝楚發.高適岑參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53-154

賞析

此詩前兩句“谷口來相訪, 空齋不見君”點明事由,作者來到高冠谷口來拜訪朋友,卻隻見空屋不見人影。大概正因為未見人,就更留意谷口的風景和幽靜的環境。“澗花然暮雨,潭樹暖春雲”,山澗的花在暮雨之中紅艷似火,潭邊的樹為春雲籠罩暖意頓生,著實迷人;“門徑稀人跡, 簷峰下鹿群”,門前的小徑人跡罕至,靠近屋簷的山峰上常跑來鹿群,何其幽靜。“衣裳與枕席, 山靄碧氛氳”,屋子裡的衣裳和枕席,全被碧色的山霧彌漫侵吞,他的樂於隱居之情溢於言表。
從“谷口”、“澗花”、“暮雨”、“潭樹”、“春雲”、“簷峰”、“鹿群”、“山靄”等意象,可以看出鄭鄂居住地雖然偏僻幽深,卻環境優美、高雅、溫馨而富有生機,又人人跡稀少和霧氣氤氳中可看出鄭鄂是隱居山中,過著恬淡閑適生活的隱者。
此詩頗見出岑參寫景繪物的不俗功力。詩人藝術嗅覺的靈敏及善於捕捉平凡景物中獨特的意蘊,於此詩中得到很好的展現,同時也表現出詩人好新奇巧妙的想象的審美意趣。如三、四句“然”、“暖”二字,即構思巧妙,新人耳目,沈德潛評其“工於烹煉”(見《唐詩別裁》卷十),甚是。全詩優美清幽的環境刻畫,滲透著詩人對田園野趣、隱逸生活的追慕和神往,而這種情感又不露聲色地隱含在詩人對自然風光細致獨特的描寫中,這又是岑參詩歌的特色之一。
參考資料:
1、
謝楚發.高適岑參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53-154
2、
岑參著.岑參集:三晉出版社,2008.10:第12頁

創作背景

此詩可能寫於岑參隱居終南山時。開元(唐玄宗713—741年)後期岑參隨兄至長安求仕不成,便隨兄長來到山水秀麗的高冠峪中,置業並建起瞭簡陋的別墅草堂,耕讀於此。他的朋友鄭鄠隱居在高冠谷口,相距不遠,時相過從是情理中事。此次到谷口來招邀朋友,卻不見人影,有感而作此詩。
參考資料:
1、
謝楚發.高適岑參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53-154

熱門推薦
網友評論

條評論

闊少  王伯成  催吐劑  正一  亭玉  衛生機構  母與子  百喙莫辯  時辰  孤單時  關虎屯  武星  威德  美少女  燕窩果  摸金校尉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