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
来源:74U閱讀網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
作者:黃庭堅
原文:
藉甚宣城郡,風流數貢毛。霜林收鴨腳,春網薦琴高。共理須良守,今年輟省曹。平生割雞手,聊試發硎刀。 試說宣城郡,停杯且細聽。晚樓明宛水,春騎簇昭亭。稏豐圩戶,桁楊臥訟庭。謝公歌舞處,時對換鵝經。
譯文
宣城郡多麼負有盛名,第一風流要數進貢的紫毫筆。註釋
⑴舅氏野夫:《山谷集》題下註“李莘”。李曾官屯田郎中、知宣州,其餘未詳。宣城:今屬安徽。賞析
1061年(嘉佑六年),在黃庭堅十六歲時,他的舅舅李常到淮南做官,因為黃庭堅14歲父親去世,他便跟隨舅父李常讀書。李常傢藏書上萬卷,李常耳提面命,使他學業日進。黃庭堅幼年‘警悟’,文思敏捷,讀書過目成誦,舅李公擇過其傢,取架上書問之,無不通,驚以為一日千裡。。有一次,李常要去宣城,黃庭堅寫瞭這首五律《送舅氏野夫之宣城》告訴他宣城的情況。
首聯“試說宣城郡,停杯且細聽”,寫在酒宴上告別,談到舅舅李公擇要去的地方,詩人便來瞭勁,一古腦兒倒出宣城的情況,讓人們停住酒杯聽他按照預定的想法非正式地講。此聯是側面總寫,提起人們對宣城瞭解的興趣。
頷聯“晚樓明宛水,春騎簇昭亭”,寫瞭宣城的山水。春天來瞭,“山晚望晴空”的謝朓樓被清亮明靜的宛溪河纏繞著,更顯得高聳雄偉,多姿多彩。春光像跑馬似的,跨越山山水水,簇擁圍攏著敬亭山。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晉文帝司馬昭名諱,改稱。南齊詩人謝眺《遊敬亭山》詩有“茲山亙百裡,合杳與雲齊,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棲。”的描繪;唐代李白先後7次登臨此地,且留有“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這聯的“明”與“簇”,皆活用看動詞。
頸聯“罷稏豐圩戶,桁楊臥訟庭”,寫瞭宣城是一個天然的糧倉,是一個講究法治的地方。“罷稏豐圩戶”,罷稏,又稱䆉稏,稻名。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千章雲木鉤輈叫,十裡溪風罷稏香。”豐,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與下句的動詞“臥”相對。圩戶,耕種圩田的農戶。楊萬裡《過廣濟圩三首》:“圩田歲歲鎮逢秋,圩戶傢傢不識愁。夾路垂楊一千裡,風流國是太平州。”這句意思是說,圩戶的種田人傢,傢傢戶戶五谷豐登。“桁楊臥訟庭”,桁楊,古代用於套在囚犯腳或頸的一種枷。訟庭,公堂法庭。犯瞭罪就要處治,處治是依法律程序,不能亂來。“桁楊臥訟庭”,是一種有序的審判。當時黃庭堅的舅舅正任淮南西路提點刑獄,故黃庭堅用依法律程序來說事。
尾聯“謝公歌舞處,時對換鵝經”,是寫宣城民風淳樸,歌舞升平,講求道德與教化。謝公,指謝眺,在宣城任太守時他“勤於郡治、勸民教士、關心農政”,給宣城人民留下瞭美好的印象,被稱為“謝宣城”。歌舞處,指謝朓樓,那裡歌舞升平,人民生活安逸。這些樓臺歌舞是一種教化,時時煥起人們的道德良心。換鵝經,指《黃庭經》,或《道德經》。此聯意下,一個地方的治理應該像宣城那樣和諧安定,稻熟年豐。
黃庭堅是北宋詩的大傢,造詣很高,與蘇軾齊名,並稱蘇黃。黃庭堅在文學藝術上是具有很高天才的,而又卓然自立,不肯隨人後的。他作詩時,態度鄭重,精心結撰。這首詩,開頭似敘事,接下來作描敘,中間兩聯對仗工整,活用名詞、動詞為形容詞,講究字眼的錘煉,他通過奇特的意象、新穎的比喻和使事用典,,達到瞭停杯細聽說宣城的目的,形成一種峭拔生新的藝術效果。這種以敘述為詩、以議論為詩、以理趣為詩的獨特藝術手法顯示出他獨特的個性風貌。
創作背景
此詩可能作於元豐八年(1085年),時黃庭堅舅父李莘知宣州,黃庭堅以此二詩相贈。
參考資料:
1、
陳永正.黃庭堅詩選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2
註釋
①舅氏:即舅父,即李常。即舅父。舅,母親的弟兄:舅舅。舅父。舅母。妻的弟兄:妻舅。古代稱丈夫的父親:舅姑(公婆)。氏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總的,氏是分支,後來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詩·秦風·渭陽序》:“我見舅氏,如母存焉。” 孔穎達疏:“謂舅為氏者,以舅之與甥氏姓必異,故書傳通謂為舅氏。”李常(1027-1090),字公擇,南康建昌人。少讀書廬山白石僧舍。既擢第,留所抄書九千卷,名舍曰李氏山房。登皇祐進士,調江州判官。公元1072年左右(熙寧中),為右正言,知諫院。王安石與之善。時安石立新法,常極言其不便。安石遣親密喻意,常不為止。哲宗時,累拜禦史中丞,出知鄧州。徙成都,卒於行次。常著有文集、奏議六十卷,詩傳十卷,及元祐會計錄三十卷,均《宋史本傳》並傳於世。
②野夫:語出宋太史黃庭堅《嗣法黃龍心》:身得度者,即現天王身而為說法,臣堂兄故衛尉卿兼禦史中...生靖之,字茂宗,宣城太守。公辭歸宣城治所。南泉問:“憲隨舅氏。”自嶺下歸新淦,因會大慧。舅氏令拜之。憲曰:“素不拜僧。”舅氏曰:“.從教人道野夫狂,汝姑扣之。.”憲知其嘗執卷。遂舉子思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司徒諮議、禦史中丞。...野夫之幸矣!”其詼諧辨捷,皆此類也。
③宣城:宣城,自公元前109年設郡以來,歷代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輟,范曄、謝眺、沈括、文天祥等先後出守於此,李白、韓愈、白居易、杜牧等相繼來此寓居,眾多的人文遺跡,優美的自然風光,使得這座古城不僅贏得“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的贊辭,更因謝朓、李白、杜牧等人的大量歌詠,而享有“宣城自古詩人地”的美譽。宣城人文勝跡遍佈。臨風懷古,謝朓樓與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四大名樓;“茲山亙百裡,合 沓與雲齊”的敬亭山,自南齊謝朓以采,先後300多位詩人墨客登臨此山賦詩作畫,留下詩文600多篇,為名符其實的“江南詩山”;現存敬亭山麓的廣教寺雙塔,以其對唐塔風格的繼承與革新,成為全國僅存,因而被列為國傢級保護文物;大文學傢馮夢龍發現並稱為“天下四絕”之一的太極洞,以其中空博大的氣象成為溶洞奇觀;以三雕藝術、徽墨、徽菜.明清古民居居稱譽海內外的績溪,歷代人才輩出,著作《笤溪漁隱叢話》的胡仔,紅頂商人、一代巨賈胡雪巖,徽墨傳人胡開文,新文化運動倡導者胡適,“湖畔詩人”汪靜之,小品文學傢章衣萍,新文化出版傢汪孟鄒等,使績溪贏得“邑小士多”的美名;黃山北坡之下的江村,古稱金鰲,村中聚秀湖、獅山古廟、江氏宗祠等古跡文氣盎然,江淹、江澤涵、江紹原等名流碩儒皆從此村走出;涇縣桃花潭不但因夾岸十裡皆桃花而得名,更因李白一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而名揚海內外。
④晚樓:即指謝朓北樓。公元495年(建武二年)謝朓被任為宣城太守,就任後,在陵陽山築起“高齋”,“披衣就清盥,憑軒方秉筆。” (謝朓《高齋視事》)他勤於郡治,勸民教士,關乎農政,此樓又被稱為謝傢宅。謝傢宅處於宣山環水抱之中,陵陽山岡巒盤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縈回映帶著整個城郊,“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中”(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宛水:指繞宣城而流的宛溪河。
春騎:騎,跨越。宋·陸遊《村社禱晴有應》:“爽氣收回騎月雨,快風散盡滿天雲。”宋劉辰翁《寶鼎現·春月》:“紅妝春騎。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盡、樓臺歌舞,習習香塵蓮步底。”春騎,春天的跨越。
簇:簇擁,緊緊圍攏著。
昭亭:即敬亭山。位於宣州城北5公裡的水陽江畔。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晉文帝司馬昭名諱,改稱敬亭山,屬黃山支脈,東西綿亙百餘裡,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齊詩人謝眺《遊敬亭山》詩有“茲山亙百裡,合杳與雲齊,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棲。”的描繪;唐代李白先後7次登臨此地,且留有“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⑤罷稏:稻名,又稱䆉稏。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千章雲木鉤輈叫,十裡溪風 罷稏香。”
圩戶:耕種圩田的農戶。楊萬裡《過廣濟圩三首》:“圩田歲歲鎮逢秋,圩戶傢傢不識愁。夾路垂楊一千裡,風流國是太平州。”
桁楊:古代用於套在囚犯腳或頸的一種枷。《莊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成玄英 疏:“桁楊者,械也。夾腳及頸,皆名桁楊。” 明方孝孺《郊祀頌》:“霈澤是施,大賚是庸。桁楊不陳,囹圄虛空。”《醒世姻緣傳》第九十回:“以致不得不勒限嚴比,忍用桁楊。”
訟庭:公堂法庭。宋戴復古《賀新郎》詞:“訟庭不許頻頻到,這官坊,翻來覆去,有何分曉。”
⑥謝公:謝眺,高祖謝據為謝安之兄,祖父謝述,吳興太守,祖母是史學傢范曄之姐。父親謝緯,散騎侍郎,母親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與謝靈運同族,有詩名,時與謝靈運對舉,亦稱“小謝”(另一說,“小謝”指謝惠連。初任豫章王蕭嶷的太尉行參軍,後在隨王蕭子隆、竟陵王蕭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學等職,頗得賞識,為“竟陵八友”之一。495年(建武二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謝宣城”之稱。因告發嶽父王敬則謀反事受賞,舉為尚書吏部郎,得齊明帝信任。後因不參與蕭遙光謀反,被誣陷死於獄中。
換鵝經:指《黃庭經》,或謂《道德經》。 王羲之曾寫以換鵝,故稱。晉代書法傢王羲之寫經換鵝的典故。《晉書·王羲之傳》:“又 山陰 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羣相贈耳。’ 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寫《黃庭經》”。宋陳與義 《送張迪功赴南京掾》詩之二:“看客休題鳳,將書莫換鵝。”《四朝聞見錄》附錄載 元仇遠《題保母帖》詩:“大字無過《瘞鶴銘》,小字亦有換鵝經。” 宋蘇舜欽 《丹陽子高得逸少於焦山之下來求詩因作長句以寄》:“ 山陰不見換鵝經, 京口今存《瘞鶴銘》。”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