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床
来源:74U閱讀網
梔子花根別名:
梔子花根簡介:梔子花根,中藥名。為茜草科植物山梔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根。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高熱,黃疸型肝炎,吐血,鼻衄,菌痢,淋病,腎炎水腫,瘡癰腫毒。
梔子花根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涼血,解毒。主治
主要用於感冒高熱,黃疸型肝炎,吐血,鼻衄,菌痢,淋病,腎炎水腫,瘡癰腫毒。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搗敷。相關論述
1、《分類草藥性》:治婦女氣血不和。
2、《廣西中藥志》:治牙痛。
3、《四川中藥志》:開心竅,解心熱,通小便。治黃疸,吐血,痢血,五淋,跌打。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涼血瀉火。治黃疸型肝炎,蠶豆黃,感冒高熱,菌痢,腎炎水腫,鼻衄,口舌生瘡,乳腺炎,瘡瘍腫毒。
梔子花根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黃疸:山梔根一至二兩。煮瘦肉食。
2、治感冒高熱:山梔子根二兩,山麻仔根一兩,鴨腳樹二層皮二兩,紅花癡頭婆根一兩,煎服;或加酒少許服。
3、治鼻流血:山梔根-兩,茅根三錢,柏子葉五錢,茅利紅五錢。水煎服。孕婦忌服。(1方以下出《嶺南草藥志》)
4、治赤白痢疾:梔子根和冰糖燉服。(《閩東本草》)
5、治米湯樣尿:黃梔子根一兩,綿毛旋覆花根一兩。加水同瘦豬肉燉服;(《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匯編》
梔子花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季節采挖根,洗凈,除去雜質,曬幹,備用。
梔子花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茜草科植物山梔。形態特征
常綠灌木,高1-2m。小枝綠色,幼時被毛,後近無毛。單葉對生,衡三葉輪生,葉柄短;托葉兩片,生於葉柄內側;葉片革質,橢圓形、闊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長6-14cm,寬2-7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光澤,僅下面脈腋內簇生短毛;側脈羽狀。花大,極芳香,頂生或腋生,具短梗;萼綠色,長2-3cm,裂片5-7,線狀披針形,通常比萼簡稍長;花冠高腳碟狀,白色,後變乳黃色,基部合生成簡,上部6-7裂,旋轉排列,先端圓;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著生於花冠喉部,花絲極短,花藥線形,縱裂,2室;雌官司1,子房下位,1室。果實深黃色,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2-4cm,有5-9條翅狀縱棱,先端有條狀宿存之萼。種子多數,鮮黃色,扁橢圓形。花期5-7月,果期8-11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中南、西南及江蘇、安微、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丘陵山地或山坡灌林中。生長見習
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旱,耐陰不耐嚴寒,忌積水。適宜生長溫度25-28℃。幼苗期需要遮蔭,蔭蔽度以30%生長良好,但進人結果期,則喜充足的光照。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透氣良好的沖積土、礫質土等酸性土壤為好,鹽堿地不宜栽培。
繁殖方式
繁殖方法種子繁殖、扦插繁殖或分株繁殖,生產上以種子繁殖為主。
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育苗移栽,立冬後采集成熟果實,攤開晾幹。於3月播種前,剝開果皮,取出種子,置水中浸泡,並輕搓種子,除去雜質及癟粒,用45℃溫水浸種24h播種或用濕砂相拌待播。苗床先施基肥,細碎平整後,按行距20-25cm,開2cm淺溝,播種,再蓋火灰或細土,厚約2cm,稍行壓實並蓋草保濕。出苗後分次間苗。保持株距5-8cm,註意遮蔭、除草、追肥。育苗1-2年,苗高35cm以上,便可定植。
2、扦插繁殖:春季2月中、下旬;秋季10月前後,選健壯植株上的二年生枝條,剪13-16cm長,按行株距16cm×7cm插入床中,壓實澆水。培養1年於春季2-3月;或秋季10-11月定植,行株距各為1-1.3m,穴栽,每穴栽1株。
3、分株繁殖:在早春或秋季挖取母株根部16-20cm高的萌蘗苗,按定植時的行株距栽植。
4、亦有用壓條繁殖。
病蟲防治
病害有褐斑病,防治法可選用無病苗木,發病前噴灑50%托佈津1000倍液和1:1:100波爾多液,每隔15d1次,連續2-3次。蟲害有大透翅天蛾、龜蠟蚧、卷葉螟、蛞蝓、梔子三紋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