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頭
来源:74U閱讀網
小果皂角別名:小皂角,
小果皂角簡介:小果皂角,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小果皂莢GleditsiaaustralisHemsl.的果實。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解毒消腫,驅蟲之功效。用於癰疽腫毒,腸寄生蟲病。
小果皂角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消腫,驅蟲。主治
用於癰疽腫毒,腸寄生蟲病。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研末,1-3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燒存性研末敷;或鮮品搗敷。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刺,果實有驅蛔蟲,癰疽的功效。”小果皂角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果實成熟後采摘,曬幹或鮮用。小果皂角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豆科植物小果皂莢。形態特征
小喬木至喬木,高3-20米;枝褐灰色,具粗刺,刺圓錐狀,長3-5厘米,有分枝,褐紫色。葉為一回或二回羽狀復葉(具羽片2-6對),長10-18厘米;小葉5-9對,紙質至薄革質,斜橢圓形至菱狀長圓形,長2.5-4(5)厘米,寬1-2厘米,先端圓鈍,常微缺,基部斜急尖或斜楔形,邊緣具鈍齒或近全緣,上面有光澤,脈上稍被短柔毛,下面無毛;網脈稍疏而不甚明顯;小葉柄長約1毫米。花雜性,淺綠色或綠白色;花梗長1-2.5毫米;雄花:直徑4-5毫米,數朵簇生或組成小聚傘花序,後者於花序軸上再組成較密集的總狀花序,數個總狀花序常再復合呈圓錐花序式,長可達28厘米,被微柔毛,腋生或頂生;萼片5,披針形,與花托等長,外面密被微柔毛;花瓣5,橢圓形,長約2毫米,外面密被短柔毛,裡面被長柔毛;兩性花的花序與雄花序相似,長6-7毫米,具較疏離的花;兩性花:直徑7-9毫米;萼管長約2毫米,無毛,裂片5-6,披針形,長約3毫米,外面被微柔毛,裡面密被淺棕色長曲柔毛;花瓣5-6,橢圓形,外面被絨毛,裡面密被長曲柔毛;雄蕊5,不伸出;子房無柄,密被淺棕色絹毛。莢果帶狀長圓形,壓扁,長(4)6-12厘米,寬1-2.5厘米,勁直或稍彎,果瓣革質,幹時棕黑色,種子著生處明顯臌起,先端具小凸起,幾無果頸;種子5-12顆,橢圓形至長圓形,稍扁,長7-11毫米,寬4-5毫米,深棕色至棕黑色,光滑。花期6-10月;果期11月至翌年4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