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魚
来源:74U閱讀網
馬藺子別名:蠡實,荔實,馬楝子,馬蓮子,馬帚子,
馬藺子簡介:馬藺子,中藥名。為鳶尾科植物馬藺(IrislacteaPall.var.chinensis(Flsch.)Koidz.)的種子。8-9月果熟時采收,將果實割下曬幹,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幹。生於荒地、山坡草地或灌叢中。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西藏等地。甘,平。歸肝、胃、脾、肺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止血定痛的功效。主治黃疸、淋濁、小便不利、腸癰、蟲積、虐瘧疾、風濕痛、喉痹、牙痛、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瘡腫、瘰癧、疝氣、痔瘡、燙傷、蛇傷等病證。
馬藺子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止血定痛。主治
黃疸,淋濁,小便不利,腸癰,蟲積,虐疾,風濕痛,喉痹,牙痛,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瘡腫,瘰癧,疝氣,痔瘡,燙傷,蛇傷等病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敷。禁忌
燥熱者禁用。註意事項
多服令人溏泄。藥理作用
1、避孕作用。
2、馬藺子甲素5mg/kg腹腔註射,對正常小鼠或荷瘤(U14)小鼠DNCB致敏引起的遲發型超敏反應,均有促進作用。
馬藺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9月果熟時采收,將果實割下曬幹,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幹。炮制方法
揀凈雜質,篩去灰屑,搗碎或武火炒至鼓起為度。《綱目》:“凡入藥炒過用,治疝則以醋拌炒之。”馬藺子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性狀鑒別種子呈不規則多面體,長約5mm,寬3-4mm。表面紅棕色至黑棕色,略有細皺紋,基部有淺色種臍,先端有合點,略突起,質堅硬不易碎裂。切斷面胚乳發達,灰白色,角質,胚位於種臍的一端,白色,細小彎曲。氣微弱,味淡。馬藺子植物學信息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60cm。根莖木質化,粗壯,斜升,近地面有大量呈纖維狀的老葉葉鞘。須根粗長,黃白色。葉簇生,堅韌,近於直立;葉片條形,長40-50cm,寬4-6mm,先端漸尖,全緣,基部套褶;無中脈,具多數平行脈。花莖先端具苞片2-3片,內有2-4花;花梗長3-6cm;花淺藍色、藍色、藍紫色,花直徑5-6cm,花被裂片6,2輪排列,花被上有較深色的條紋;雄蕊3,花藥黃色;子房長3-4.5cm,直徑1-1.4cm,花柱分枝扁平,拱曲,先端2裂。葫蒴果長圓柱狀,長4-6.3cm,直徑1-1.3cm,有明顯的6條縱棱,先端具喙。種子為不規則的多面體,黑褐色。花期5-7月,果期6-9月。生長環境
生於荒地、山坡草地或灌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