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石首魚鯗

石首魚鯗

石首魚鯗別名:白鯗,鯗魚,

石首魚鯗簡介:石首魚鯗,中藥名。為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或小黃魚PseudosciaenapolyactisBleeker的幹制品。大黃魚分佈於黃海、東海和南海,小黃魚分佈於渤海、黃海和東海。具有健脾補虛,開胃消食,解毒止痢之功效。用於病後體虛,食欲不振,食積腹脹,泄瀉痢疾。

石首魚鯗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補虛,開胃消食,解毒止痢。

主治

用於病後體虛,食欲不振,食積腹脹,泄瀉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00-200g。

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動物志》:“主治食欲不振,泄瀉。”

石首魚鯗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在魚汛期捕撈,捕後,除去內臟,洗凈,曬幹。

石首魚鯗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或小黃魚。

形態特征

1、大黃魚又名:大黃花魚,大鮮,黃花,桂花黃魚,黃瓜,紅瓜,金龍,黃紋,大仲,紅口絲。體側扁,一般體長為40-50cm,大者長達75cm。頭較大,具發達粘液腔。吻鈍尖,有4個吻孔。眼中大,側上位,眼間隔圓凸。口前位,寬闊而斜,下頜稍突出,牙細尖,上頜牙多行,外行牙稍擴大;下頜牙2行,內行牙較大。頦部具4個不明顯小孔。前鰓蓋骨邊緣有細鋸齒,鰓蓋骨後端有一扁棘,鰓孔大,鰓耙(8-9)+(16-18),細長。頭部和體的前部被圓鱗;後部被櫛鱗。側線鱗56-58(8-9/8)。背鰭鰭條部及臀鰭鰭膜上被小圓鱗。體側下部各鱗片均有一金黃色皮腺體。背鰭Ⅷ-Ⅸ,Ⅰ-31-34,連續,起點在胸鰭基部上方。臀鰭Ⅱ-8,第2鰭棘較長。胸鰭15-17。尾鰭楔形。鰾大,前端圓形,兩側具側枝31-33對,每一側枝最後分出的前後兩小支等長,且互相平行。耳石梨形。體背面和上側面黃褐色,唇橘紅色。各鰭黃色或灰黃色。腹面金黃色。2、小黃魚又名:花魚、大眼、黃花魚、古魚、小黃花、小鮮、叫叫兒、厚鱗仔、小黃瓜。體側扁,一般體長23-26cm,大者可長達50cm。外形與大黃魚近似。主要差別如:鰓耙10+(8-20)。側線鱗50-62(5-6/8),背鰭Ⅸ-Ⅹ,Ⅰ-31-36。臀鰭II-9-10。鰾大,前部圓,兩側具側枝26-32對,每一側枝最後分出的前、後兩小支不等長;後小支短,前小枝細長。耳石梨形,較小。體黃褐色,唇橘色,各鰭灰黃色,腹面金黃色。

分佈區域

1、我國分佈於黃海、東海和南海。2、我國分佈於渤海、黃海和東海。

玫瑰豆沙月  壁下  大賣場  難度很大  艾略特  菁圩站  雪竹  平公  垃圾文件  後裴莊  皮質酮  單身女孩  眼上靜脈  驚奇  植村  大靠山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