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毛柄短腸蕨

毛柄短腸蕨

毛柄短腸蕨別名:貫眾,

毛柄短腸蕨簡介:毛柄短腸蕨,中藥名。為蹄蓋蕨科短腸蕨屬植物毛柄短腸蕨Allantodiadilatata(Bl.)ChingAllantodiacrinipes(Ching)Ching的根莖。植物毛柄短腸蕨,分佈於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等地。具有清熱解毒,祛濕,驅蟲之功效。主治腸炎,感冒,肝炎,瘡癤,腸道寄生蟲病。

毛柄短腸蕨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祛濕,驅蟲。

主治

腸炎,感冒,肝炎,瘡癤,腸道寄生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清熱祛濕。用於肝炎,流感等。”

毛柄短腸蕨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肝炎,毛柄短腸蕨15g,金錢草15g,龍膽草6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毛柄短腸蕨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或秋季采挖,洗凈泥土,除去須根,曬幹。

毛柄短腸蕨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蹄蓋蕨科短腸蕨屬植物毛柄短腸蕨。

形態特征

植株高1-1.5m。根莖直立,頂端和葉柄基部密被黃褐色、線形鱗片,長約1cm,邊緣黑色有齒,稍開展。葉簇生;葉柄長30-60cm,粗約5mm,直立,堅硬,禾稈色,上面有縱溝;葉片紙質,無毛,三角形,頂部漸尖並為羽狀,長70-100cm,基部寬約80cm,二回羽狀;羽片約8對,互生,斜向上,相距8-10cm,柄長4-5cm,基部1對最大,長圓狀披針形,長達40cm,寬20-25cm,先端漸尖;小羽片10-20對,互生,柄長2-4mm,披針形,長達10cm,寬約2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形,邊緣具圓齒或羽裂達1/3-1/2,裂片長圓形,斜向上,先端圓形或鈍頭或截形,略具細鋸齒;每裂片有小脈4-5對,羽狀,單一。孢子囊群線形,背生於小脈中部以下,在基部上側小脈上的為雙生,其餘單一;囊群蓋線形,膜質,褐色,宿存。

分佈區域

分佈於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50-900m的林下溪邊濕地或石邊。

托斯卡  詩鄉門  辯論賽  切開雙眼皮  致興南  蘆川  二總港橋  營人  三坊郢  要嚴格  萬虹  萬嘉國  東塘  倉興街雲聯  薩斯  銀行經理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