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烏頭
来源:74U閱讀網
回回豆別名:胡豆,回鶻豆,那合豆,鷹嘴豆,雞豆,
回回豆簡介:回回豆,中藥名。為豆科鷹嘴豆屬植物鷹嘴豆Cicer arietinum L.的種子。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消渴,肝炎,腳氣。
回回豆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主治
消渴,肝炎,腳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作食品,適量。註意事項
《生草藥性備要》:生疥癩人勿服。化學成分
種子含蛋白質約20%(18.4-29.8%),脂肪油4.6-6.10%,淀粉44.89-52.80%,礦物質2.36-4.67%,粗纖維2.4-10.06%。蛋白質是完全蛋白,脂類中尚含膽堿磷脂,其膽堿含量為116-238mg%,磷脂含量為102-136mg%。碳水化合物中除淀粉和粗纖維外,尚含阿糖配葡聚糖0.8-1.2%,其中L-阿拉伯糖與D-葡萄糖之比為3:7,水溶性糖6.7%,中有葡萄糖、蔗糖和鷹嘴豆糖。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比較耐熱,須久煮才能破壞。新收獲的種子含維生素C1031mg/100g,幾為新收小麥的1倍,但豆粒放陳後維生紊C的含量隻有2.5-6.0mg/100g。此外,種子尚含磷308mg%,鈣231mg%,鐵6.9mg%,植酸磷354mg%,及維生素E、硫胺素、泛酸等。發芽種子的胚芽部分中含異黃酮成分鷹嘴豆芽素A,鷹嘴豆芽素B,及鷹嘴豆芽素C等。幼苗中還分得多種黃酮成分,其中有異甘草素及其4’-葡萄糖甙,3,4’,7-三羥基黃酮和鷹嘴豆芽紊7-葡萄糖甙。莖、鮮葉含蘋果酸、檸檬酸、丙二酸、蔗糖,以及少量延胡索酸、琥珀酸、草酸、葡萄糖、果糖等。葉和莖的腺毛能分泌蘋果酸、草酸和乙酸的水溶液,其中主為蘋果酸(94%)和草酸(6%),以開花期和豆莢生長期分泌最多。根含小量苯駢呋喃香豆精成分苜蓿酚和o-甲基考邁斯托醇。
藥理作用
從回回豆中分離出一種成分,能促進維生素C缺乏的豚鼠的生長,其作用與橙皮甙相似。大鼠喂以從回回豆分離出的脂質,能明顯降低食餌性高膽甾醇血癥的血清脂質,包括遊離膽甾醇、膽甾醇酯、磷脂及三酸甘油酯等,肝組織脂質含量亦顯著降低,糞便中排出的膽甾醇終末產物則增加。其作用原理可能是增加膽甾醇終末產物的排泄。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主消渴。勿與鹽煮食之。
2、《五雜俎》:能解面毒。
回回豆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月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幹,留取種子。回回豆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種子類球形,直徑約1cm,表面紅棕色或棕褐色,一端有細尖。氣微,具豆腥味。回回豆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豆科鷹嘴豆屬植物鷹嘴豆。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有分枝,具白色腺毛,高25-50cm。托葉有幾個長牙齒;羽狀復葉,小葉9-15枚,對生或互生,闊卵形或矩形,有時倒卵形,長10-15mm,先端鈍,邊緣有密鋸齒,葉脈顯著。花單生,有長花梗;花冠白色,或有彩色,長8-10mm;萼長6-8mm,萼齒線形,為管長2-3倍;花冠蝶形,突出於萼外,旗瓣闊,有爪,翼瓣分離;雄蕊10,成9與1兩束;子房無柄,花柱內彎,無毛。莢果矩形,膨脹,長18-25mm,闊約12mm,有很細的短柔毛.種子1-2粒,有皺紋,在其一端有細尖,形似羚羊頭,白色、紅色或黑色。分佈區域
甘肅、青海、陜西、山西、河北等地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