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雀甕

雀甕

雀甕別名:

雀甕簡介:雀甕,中藥名。為刺蛾科動物黃刺蛾CnidocampaflavescensWalkerMonemaflavescensWalker的蟲繭。分佈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具有熄風止驚,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小兒驚風,臍風,癲癇,乳蛾腫痛。

雀甕功效作用

功能

熄風止驚,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小兒驚風,臍風,癲癇,乳蛾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1-5個。

藥理作用

1、抗缺氧作用。

2、抗驚厥作用。

3、催眠作用。

4、鎮痛作用。

5、抗炎及抗潰瘍作用。

6、毒性。

相關論述

1、《新修本草》:“此物紫白間斑,狀似硨磲文可愛,大者如雀卵,在樹間似螵蛸蟲也。”

2、《本草圖經》:“生漢中木枝上,今處處有之。蛅蟖,蠔(七吏切)蟲也,亦曰蛓(與蠔同)。毛蟲好在石榴木樹上,似蠶而短,背上有五色斑,刺螫螯人有毒,欲老者,口中吐白汁,凝聚漸堅硬,正如雀卵,故名之。一名雀癰,癰、,甕聲近耳。其子在甕中作蛹,如蠶之在繭也。久而作蛾出,枝間葉上放子如蠶子,復為蟲。舊註以甕為蟲卵,非也。一曰約雀好食其甕中子,故俗間呼為雀兒飯甕,又名棘刺剛子,又名天漿子。八月采,蒸之。”

3、《綱目》:“蛅蟖蜂,處處樹上有之,牡丹上尤多。入藥惟取榴棘上,房內有蛹者,正如螵蛸取桑上者。”

雀甕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小兒慢驚:天漿子(有蟲者)、白僵蠶、幹蠍(三物微炒)各三枚。搗篩為末。煎麻黃湯調服一字,日三。隨小兒大小加減之。(《本草圖經》)

2、治小兒急驚風搐搦:天漿子(生用)三枚,幹蠍(生用)七枚,朱砂一錢。上搗羅為散,以軟飯和丸,如粟米大。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3、治小兒撮口及發噤:①棘科上雀兒飯甕子,未開口者,取甕子內物,和乳奶汁研灌之。②赤足蜈蚣一枚,雀兒飯甕子(不開口者)五枚。和燒為灰,細研。每服以粥飲調下三字。

4、治小兒臍風:天漿子(有蟲者)一枚,真僵蠶(炒)一枚,膩粉少許。研勻,以薄荷自然汁調灌之,取下毒物。(白龍膏)

5、治小兒癇疾:棘枝上雀甕,研,其間蟲出,取汁灌之。(2-5方出自《聖惠方》)

6、治乳蛾,喉痹:用天漿子徐徐嚼咽。(《綱目》)

雀甕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從樹枝上取下,蒸後,幹燥即成。

雀甕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橢圓形的空殼,直徑6-10mm,其一斷側面呈截斷形,正面則為一圓口,表面灰色,有縱形褐色條紋,側面有一棕色縱形條溝,為原附著樹枝上的殘痕。體輕,石灰質,捏則易碎,味淡。

雀甕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刺蛾科動物黃刺蛾

形態特征

黃刺蛾,頭和胸部黃色,足暗紅褐色。前翅內半部黃色,外半部褐色,兩條暗褐色橫線從翅尖向後斜伸,內面一條伸到中室下角後呈松散圓斑,為內半部黃色的分界線,外面一條伸達近後角處;後翅赭黃色,腹部雄蟲較小,雌蟲肥大。幼蟲初孵化時黃色,成熟時變成黃綠色,頭小,腹部肥大,體兩側各節有小突起,上小生褐色刺毛。7-8月間結繭,呈橢圓形,長約15mm,灰白色,並有數條暗黑色斜線,質甚堅硬。

分佈區域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和福  養牛場  轉根  申圩村  林港  惠東  先修路  急性淋巴結  果號  華龍君  鹿沖關路  北鄉  王宗槐戰地  歷代不一  守宜  聖餐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