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野黃皮

野黃皮

野黃皮別名:接骨木,山黃皮,假黃皮,山茴香,

野黃皮簡介:野黃皮,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齒葉黃皮Clausena dunniana Levl.C.willdenowii Levl.;C.dentata(Willd.)auct.non Roem.的葉及根。具有疏風理氣,除濕和瘀的功效。主治感冒,麻疹,哮喘,胃痛,風濕,水腫,扭挫傷折脫臼。

野黃皮功效作用

功能

疏風理氣,除濕和瘀。

主治

感冒,麻疹,哮喘,胃痛,風濕,水腫,扭挫傷折脫臼。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葉搗爛敷。

化學成分

根皮含歐芹屬素乙、齒葉黃皮亭、去甲齒葉黃皮亭。

藥理作用

歐芹屬素乙與佛手柑內酯同為呋喃香豆精類,皆屬光活性物質,毒性較佛手柑內酯為大,而較花椒毒素為小。慢性毒性有胃腸刺激,脾及腎上腺的出血,肝的混濁腫脹,脂肪變性及壞死。大鼠服歐芹寓素乙後,出現於大便中,而皮膚中則無,故有人認為它治療白癜風的效果不及花椒毒素(可至皮膚中)。

野黃皮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感冒高熱:山黃皮、桑枝、香精、淡竹葉,水煎服。(《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2、治全身水腫:山黃皮、老松皮、麥稈、紫蘇梗、蟬蛻,煎水外洗;並內服蘿卜子二次,每次三錢。(《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野黃皮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葉,鮮用;根,洗凈,切片,曬幹。

野黃皮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蕓香科植物齒葉黃皮。

形態特征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8m,全株有香氣,以葉為甚。樹皮灰褐色,有灰白色斑塊,嫩枝有斑點。單數羽狀復葉聚生枝頂,長15-40cm;小葉5-15,卵形、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5-9cm,寬2.5-4cm,先端急尖或漸尖,或尾狀尖而鈍頭,基部鈍斜或為闊楔形至楔形,兩側略不對稱,邊緝有明顯的圓鋸齒,稀為細小而不大明顯;葉柄帶紅色,長約0.5cm。聚傘圓錐花序腋生;花淡黃色;萼片4,稀為5,廣卵形;花瓣4-5,長圓形;雄蕊8,稀為10;子房近圓球形,花柱比子房短,柱頭與花柱等寬,略成4棱。果近圓形,比豌豆略大,紫黑色或暗紫色;每果有種子1-4粒。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湖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石灰巖山坡灌木叢或疏林中。

極泉穴  常寺  圍湖  魁龍  河江加  河明  北莆子  黃燜肉  宗申  上帝的愛  不補償  年壩村南  花前月下  最高分  大葉白紙扇  舊機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