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翅
来源:74U閱讀網
卜芥別名:獨腳蓮,觀音蓮,廣東萬年青,山芋,老虎耳,小蟲芋,虎耳芋,狼毒,尖尾鳳,野山芋,假海芋,老虎芋,大麻芋,大附子,豬不拱,豬管豆,化骨丹,蛇芋,大蟲芋,狗神芋,姑婆芋,
卜芥簡介:卜芥,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尖尾芋Alocasiacucullata(Lour.)Schott的根莖。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的功效。主治流感,鉤端螺旋體病,瘡瘍癰毒初起,瘰癧,蜂窩組織炎,慢性骨髓炎,毒蛇蛟傷,毒蜂螫傷。
卜芥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散結止痛。主治
流感,鉤端螺旋體病,瘡瘍癰毒初起,瘰癧,蜂窩組織炎,慢性骨髓炎,毒蛇蛟傷,毒蜂螫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鮮品30-60g。需炮制,宜煎2h以上)。外用:適量,搗敷。
註意事項
生品有大毒,禁作內服。內服需經炮制,且不可過量。外用宜慎,因本品外敷有致泡作用。中毒癥狀:皮膚接觸汁液發生瘙癢;眼與莖液接觸引起失明。誤食莖或葉引起舌喉發癢、腫脹,流涏,腸、胃灼痛,惡心,嘔吐,腹瀉,出汗,驚厥,嚴重者窒息,心臟麻痹而死亡。
化學成分
本品含延胡索酸,焦粘酸,蘋果酸,β-谷甾醇。還含有賴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另外,還含有草酸鈣和皂毒甙。
藥理作用
抗蛇毒作用:在註射蛇毒前30min給小鼠1次灌服卜芥水提醇沉液100g/kg,對眼鏡蛇毒、眼鏡王蛇毒和銀環蛇毒的中毒有明顯保護作用,其保護率分別為85.7%、80%和30%;但對五步蛇毒和蝮蛇毒中毒小鼠無保護作用。實驗還發現,氯化鈉(NaCl)對眼鏡蛇毒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這說明鹽炒炮制品用於蛇傷的傳統經驗有一定科學性。
相關論述
1、《四川常用中草藥》:“解毒,散結。治瘰癧,癤瘡,一切毒瘡初起。”
2、《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鉤端螺旋體病,腸傷寒,肺結核,支氣管炎;外用治毒蛇咬傷,毒蜂螫傷,蜂窩組織炎。”
3、南藥《中草藥學》:“主治慢性骨髓炎。”
4、《浙江藥用植物志》:“主治流感。”
卜芥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流感,傷寒,肺結核:(尖尾芋)根狀莖3-9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鉤端螺旋體病:①鮮尖尾芋120g。切片曬幹,加大米飯或生大米炒至無水發黑為止。久煎,3次分服,每日1劑。(《全國中草藥匯編》)②(老虎芋)鮮品125g。炒焦,加食鹽少許同炒,放500-1000ml清水煮1-3h(以免中毒),得藥液約300ml,分2-3次服。(南藥《中草藥學》)
3、治蜂窩織炎,慢性骨髓炎,無名腫毒,毒蛇咬傷:(老虎芋)白酒磨塗或鮮根莖搗敷。(南藥《中草藥學》)
4、治無名腫毒,毒蛇咬傷,毒蜂螫傷:(尖尾芋)鮮根狀莖適量。刮去粗皮,搗爛敷患處,每次5-10min。蛇傷敷傷口周圍。(《浙江藥用植物志》)
卜芥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挖取根莖,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幹。
炮制方法
1、卜芥:取原藥材,除雜質,洗凈,以清水浸漂5-7d,多次換水,取出切片或切絲條,曬幹,篩去灰屑。
2、鹽卜芥:取凈卜芥用鹽水拌勻或噴灑均勻,悶透,置鍋內文火炒至灰青色,水氣幹。每1kg卜芥加食鹽12-15g。
3、炒卜芥:取凈卜芥片或絲條與大米一起放入鍋內同炒至米焦後,取出晾幹,篩去米屑。
卜芥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置陰涼幹燥處。
卜芥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天南星科海芋屬尖尾芋。形態特征
直立草本。地下莖粗壯,肉質;地上莖圓柱形,粗3-6cm,黑褐色,具環形葉痕,通常由基部伸出許多短縮的芽條,發出新枝。葉互生;葉柄綠色,長25-30(-80)cm,由中部至基部強烈擴大成寬鞘;葉片膜質至亞革質,深綠色,寬卵狀心形,長15-40cm,寬10-18cm,先端漸尖,基部微凹,全緣,葉脈兩面凸起。花序柄圓柱形,稍粗壯,常單生,長20-30cm;佛焰苞近肉質,管部長圓狀卵形,淡綠色至深綠色,長4-8cm,粗2.5-5cm,簷部狹舟狀,邊緣內卷,先端具狹長的凸尖,長5-10cm,寬3-5cm,外面上部淡黃色,下部淡綠色;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短,長約10cm;雄花序位於上部,雄花的雄蕊合生成六角形的單體,中性花在中部;雌花序位於下部,雌花的雌蕊子房1室;附屬器淡綠色、黃綠色,狹圓錐形,長約3.5cm。漿果淡紅色,球形,直徑6-8mm,通常有種子1顆。花期5-6月,果期7-8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溪谷濕地或田邊,亦栽培於庭院或藥圃。生長見習
喜溫暖濕潤氣侯。宜選擇肥沃、疏松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繁殖方式
用扦插繁殖。栽培技術
扦插繁殖:春季,選擇健壯的根狀莖,截成10-15cm長的段,每段具3-4節,按行株距45cm×30cm開穴,每穴下種1-2段,上覆疏松細土,淋水保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