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沙蒿
来源:74U閱讀網
白狼毒別名:屈據,離婁,狼毒,黃皮狼毒,
白狼毒簡介:白狼毒,中藥名。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Galarhoeus ebracteolatus Hayata和狼毒大戟E.pallasii Turcz.E.fischeriana Steud.的根。具有破積,殺蟲,拔毒,祛腐,除濕,止癢的功效。主治癥瘕,瘰癧,結核,癰疽,流痰,疥瘡,頑癬,慢性咳喘。
白狼毒功效作用
功能
破積,殺蟲,拔毒,祛腐,除濕,止癢。主治
癥瘕,瘰癧,結核,癰疽,流痰,疥瘡,頑癬,慢性咳喘。
用法用量
外用:研粉或制成軟膏,搽、敷。內服:煎湯,炮制後用1-2.4g;或入丸、散。
註意事項
本品有小毒,宜慎服,孕婦禁服。不宜與密陀僧同用。
1、徐之才:“惡麥門冬。”(引自《綱目》)
2、《吉林中草藥》:“狼毒有毒,在蒸制狼毒棗時,盡量避免接觸食具,飯鍋用後徹底刷凈;用時要註意劑量”“畏密陀僧。”
3、《安徽中草藥》:“有大毒,一般多作外用,內服時要嚴格控制劑量。體虛慎服,孕婦忌服。中毒時可用蔥湯解之。”
4、《全國中草藥匯編》:“中毒後可出現惡心,嘔吐,出冷汗,面蒼白,抽風等,重者可致死亡。”
5、《廣東中藥志》:“外敷時切勿接觸健康皮膚,免致紅腫、發麻。”“內服過量中毒,用崗梅根250g,加水5碗,煎成2碗,分2次飲;或用醋加生薑汁少許共煮,內服或含漱,均可解其毒。”
化學成分
1、月腺大戟根中含雙[(5-甲酰基糠基)醚〕,2,4-二羥基-6-甲氧基-3-甲基苯乙酮,2-羥基-6-甲氧基-3-甲基苯乙酮-4-β-葡萄糖苷,月腺大戟苷A,二萜內酯類化合物月腺大戟甲素,月腺大戟乙素A、B。
2、狼毒大戟根中含萜類:O-乙酰基-N-(N-苯甲酰-L-苯丙氨基)-苯基阿蘭醇,羽扇豆醇,羽扇豆醇-3-乙酰化物,β-谷甾醇、巖大戟內酯A、B,17-羥基巖大戟內酯,狼毒大戟素A、B等;甾醇類:菜油甾醇,7-氧代萊油甾醇,7α、7β-羥基菜油甾醇,豆甾醇,7-氧代豆甾醇,7α、7β-羥基豆甾醇,7-氧代谷甾醇,7α、7β-羥基谷甾醇。
藥理作用
抗腫瘤作用:狼毒大戟的抑瘤作用較農吉利、長春堿和去甲基斑鰲素還高。狼毒大戟的水提物、醇提物腹腔或靜脈註射給藥作用較強,灌胃給藥效果較差。分離得到有顯著抗癌活性的單體有羽扇豆醇3-乙酰化產物、巖大戟內酯A、B及17-羥基巖大戟內酯等。7-羥基菜油甾醇亦為很有效的抗腫瘤成分。
毒理作用
狼毒大戟B樣提取物在抑瘤同時可使給藥組鼠體重與對照組比較平均減輕9.7%,反映出該藥物的一定毒性。局部給藥毒性小於腹腔給藥。狼毒水、醇提取物給小鼠腹腔註射的LD50分別為275.9g/kg,171.9g/kg。抗實驗腫瘤的安全界在20以上。小鼠腹腔註射狼毒水提取物40g/kg、醇提取物20g/kg,每日1次,連續10d,均未見明顯副作用和小鼠死亡。
相關論述
1、《本經》:“主蝕惡肉敗瘡死肌,殺疥蟲,排膿惡血,除大風熱氣,善忘不樂。”
2、《別錄》:“去熱痹,破癥瘕;除息肉。”
3、《安徽中草藥》:“破積,鎮痛,殺蟲,滅鼠。治肺、皮膚、腺、骨、副睪等結核,幹濕疥瘡,頑癬。”
4、《全國中草藥匯編》:“治牛皮癬,神經性皮炎,慢性支氣管炎,陰道滴蟲。”
5、《湖北中草藥志》:“逐水祛痰,散結殺蟲。用於咳逆上氣、痰飲停結成癖塊。”
6、《廣東中藥志》:“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於斑痧發熱,絞腸痧,腹痛吐瀉。”
白狼毒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傷寒毒攻喉咽腫痛,兼主日行:白狼毒爪甲大,內口中,以牙小嚼汁以漬喉。當微覺異為佳。(《肘後方》)
2、治癰疽生臭惡肉:白狼毒為散。敷之。看(惡)肉盡便停。(《肘後方》)
3、治頑癬:狼毒研細末,棉子油或醋調搽患處。(《安徽中草藥》)
4、治牛皮癬、神經性皮炎:將白狼毒熬膏,每日隔日外搽1次。(《全國中草藥匯編》)
白狼毒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根,切片,曬幹。
白狼毒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1、月腺大戟:多為橫、斜或縱切片,呈類圓形、長圓形或塊狀,直徑1.5-6cm,厚0.5-1cm。栓皮灰褐色,呈重疊的薄片狀,易剝落而顯棕黃色;切面黃白色,有異形維管束,形成黃褐色或黃色大理石樣紋理或環紋,黃褐色或黃色部分常為凝聚的分泌物。質輕,折斷面有粉性。氣微,味甘。
2、狼毒大戟:栓皮灰棕色,易剝落而顯棕黃色或棕紅色;切面黃白色,可見異形維管束形成較明顯的同心環紋。
白狼毒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大戟科大戟屬植物月腺大戟和狼毒大戟。形態特征
1、月腺大戟: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植物體具白色乳汁。根肥厚肉質,紡錘形至圓錐形,外表黃褐色。莖直立,單一,疏生白色柔毛,尤以節間較多。葉互生;近無柄;葉片披針狀長圓形,長4-11cm,寬1-3cm,先端鈍,基部楔形,全緣。杯狀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每傘梗分枝處有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苞片,分枝先端具2枚較小苞片及1個杯狀聚傘花序;杯狀總苞5裂,先端有不規則淺裂,腺體4個,圓心形,總苞內有多數雄花,每花僅有1雄蕊;雌花1朵生於總苞中央,僅具1雌蕊,常伸出總苞而下垂,子房3室,花柱3,柱頭2裂。蒴果三角狀扁球形,光滑。種子卵圓形,棕褐色。花期4-6月,果期5-7月。2、狼毒大戟:與月腺大戟近似,主要區別在於:本種根肉質,長圓錐形,外皮紅褐色或褐色。莖中部以上的葉3-5枚輪生,葉片長圓形。總花序多歧聚傘狀,頂生,通常具5傘梗,每傘梗又生出3小梗或再3、4小傘梗;杯狀總苞外面有柔毛,內面近無毛,邊緣有睫毛,腺體腎形。蒴果密生短柔毛或無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分佈區域
1、月腺大戟: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陜西等地。2、狼毒大戟:分佈於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等地。生長環境
1、月腺大戟:生於山坡、草地或林下。2、狼毒大戟:生於草甸,向陽丘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