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倒莓子

倒莓子

倒莓子別名:紅梅梢,

倒莓子簡介:倒莓子,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腺花茅莓RubusparvifoliusL.var.adenochlamys(Focke)Migo的枝葉或根。分佈於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河南、湖南、四川。具有理氣活血,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氣滯胸悶,月經不調,跌打腫痛,癰腫瘡毒。

倒莓子功效作用

功能

理氣活血,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氣滯胸悶,月經不調,跌打腫痛,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相關論述

《甘肅中草藥手冊》:“調氣和血,解毒。主治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心胸氣脹,吐血,癰腫瘡毒。”

倒莓子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月經趕前錯後:紅梅梢30g。泡酒服。

2、治跌打腫痛:紅梅梢15-30g。水煎服。

3、治惡瘡:鮮紅梅梢葉適量。搗爛外敷。(1-3方出自《甘肅中草藥手冊》)

倒莓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割取莖葉,秋、冬季挖根,洗凈,鮮用或曬幹。

倒莓子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薔薇科植物腺花茅莓。

形態特征

灌木,高1-2米;枝呈弓形彎曲,被柔毛和稀疏鉤狀皮刺;小葉3枚,在新枝上偶有5枚,菱狀圓形或倒卵形,長2.5-6厘米,寬2-6厘米,頂端圓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上面伏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邊緣有不整齊粗鋸齒或缺刻狀粗重鋸齒,常具淺裂片;葉柄長2.5-5厘米,頂生小葉柄長1-2厘米,均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托葉線形,長約5-7毫米,具柔毛。傘房花序頂生或腋生,稀頂生花序成短總狀,具花數朵至多朵,被柔毛和細刺;花梗長0.5-1.5厘米,具柔毛和稀疏小皮刺;苞片線形,有柔毛;花直徑約1厘米;花萼外面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針刺;萼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有時條裂,在花果時均直立開展;花瓣卵圓形或長圓形,粉紅至紫紅色,基部具爪;雄蕊花絲白色,稍短於花瓣;子房具柔毛。果實卵球形,直徑1-1.5厘米,紅色,無毛或具稀疏柔毛;核有淺皺紋。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河南、湖南、四川。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2700m向陽山坡或林下。

紅原  平門東  七彩柱  莫讓  小計  朱傢務  玫蓓  土尊王  真皮膠原  繭站橋  等候時間  富靜街  椋鳥  電爐  五一國際勞  母鐘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