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刺
来源:74U閱讀網
谷精草別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移星草,珍珠草,魚眼草,天星草,佛頂珠,灌耳草,翳子草,滿天星,羊殼珠,金箍棒,鼓錘草,谷星草,谷精子,耳朵刷子,挖耳朵草,衣鈕草,癩痢頭草,
谷精草簡介:谷精草,中藥名。為谷精草科谷精草屬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的幹燥帶花蕾的頭狀花序。具有疏散風熱,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風熱目赤,眼生翳膜,風熱頭痛、齒痛。
谷精草功效作用
功能
疏散風熱,明目,退翳。主治
1、風熱目赤,眼生翳膜:本品輕浮升散,善疏散頭面風熱、明目退翳,用治風熱上攻所致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眼生翳膜者。
2、風熱頭痛、齒痛:取其疏散風熱止痛之效而治風熱頭痛、齒痛。
3、西醫診為急性結膜炎、沙眼、淚溢癥、玻璃體混濁、白內障、偏頭痛等屬於風熱上擾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5-10g。化學成分
含谷精草素。藥理作用
本品水浸劑體外試驗對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劑對綠膿桿菌、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谷精草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風熱上攻所致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眼生翳膜者,可與荊芥、決明子、龍膽草等配伍,如谷精草湯(《審視瑤函》)。
2、治風熱頭痛、齒痛,常配薄荷、菊花、牛蒡子等藥同用。
相關配伍
谷精草配密蒙花:谷精草甘平走行上焦,直達巔頂,善於疏散頭部風熱,而無寒涼遏抑之弊;密蒙花長於養血明目,專在治本。二藥配用,標本兼顧,使明目退翳作用增強。適用於肝血不足、風熱上壅之目生翳障、視物不清、迎風流淚等。
鑒別用藥
1、蟬蛻與谷精草:兩者均味甘、歸肝經而能疏散風熱,明目退翳,主治風熱上擾引起的目赤翳障。然蟬蛻甘寒質輕,屬辛涼解表藥,長於疏散肺經風熱,宣肺療啞,故可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的發熱頭痛及風熱上攻之咽痛音啞;又能透疹止癢,息風止痙,適用於麻疹不透、風疹濕疹、皮膚瘙癢及小兒驚癇夜啼、破傷風證。谷精草甘平,輕浮升散,直上頭面,善於疏散頭面風熱而明目退翳。
2、木賊與谷精草:兩者均甘平,歸肝經,功能疏散風熱,明目退翳,主治外感風熱引起的目赤翳障、羞明多淚及外障目赤、翳膜遮睛屬肝虛者,且常相須為用。然木賊味苦入肺,屬辛涼解表藥,散風熱之力更強,有發汗解表之功,多用於目赤翳障兼表證者;又兼有止血作用,可用於便血痔血。谷精草質輕升浮,善疏散頭面風熱而明目退翳,常用治風熱上攻之目赤翳障,以及頭痛、牙痛、咽喉腫痛。
谷精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釆收,將花序連同花莖拔出,幹燥。谷精草保存方法
置通風幹燥處。谷精草藥材鑒別
鑒別
1、本品粉末黃綠色。腺毛頭部長橢圓形,1-4細胞,頂端細胞較長,表面有細密網狀紋理;柄單細胞。非腺毛甚長,2-4細胞。種皮表皮細胞表面觀扁長六角形,壁上衍生傘形支柱。花莖表皮細胞表面觀長條形,表面有縱直角質紋理,氣孔類長方形。果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念珠狀增厚。花粉粒類圓形,具螺旋狀萌發孔。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3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谷精草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10:0.6)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主斑點。
藥材性狀
本品頭狀花序呈半球形,直徑4-5mm;底部有苞片層層緊密排列,苞片淡黃綠色,有光澤,上部邊緣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頂部灰白色。揉碎花序,可見多數黑色花藥及細小黃綠色未成熟的果實。花莖纖細,長短不一,直徑不及1mm,淡黃綠色,有數條扭曲的棱線。質柔軟無臭,味淡。
飲片性狀
本品為不規則段狀,其餘參見“藥材”項。常見偽品
偽品:
蚤綴:為石竹科植物蚤綴ArenariaserpyllifoliaL.的幹燥全草。為細弱草本植物,莖呈圓柱形,直徑約1mm,黃綠色或淺黃綠色,節稍膨大,節間長1-3.5cm,有分枝。葉對生,無柄,葉片卵圓形,長2-5mm,直徑1.5-3mm。蒴果卵狀圓錐形,長3-4mm,寬2-2.5mm淺黃棕色,種子腎形,黑色,極小。
谷精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谷精草科谷精草屬植物谷精草。形態特征
草本植物。葉線形,叢生,半透明,具橫格,長4-10(-20)的cm,中部寬2-5mm,脈7-12(-18)條。花葶多數,長達25(-30)cm,粗0.5mm,扭轉,具4-5棱;鞘狀苞片長3-5cm,口部斜裂;花序熟時近球形,禾稈色,長3-5mm,寬4-5mm;總苞片倒卵形至近圓形,禾稈色,下半部較硬,上半部紙質,不反折,長2-2.5mm,寬1.5-1.8mm,無毛或邊緣有少數毛,下部的毛較長;總(花)托常有密柔毛;苞片倒卵形至長倒卵形,長1.7-2.5mm,寬0.9-1.6mm,背面上部及頂端有白短毛;雄花:花萼佛焰苞狀,外側裂開,3淺裂,長1.8-2.5mm,背面及頂端多少有毛;花冠裂片3,近錐形,幾等大,近頂處各有1黑色腺體,端部常有2細胞的白短毛;雄蕊6枚,花藥黑色,雌花:萼合生,外側開裂,頂端3淺裂,長1.8-2.5mm,背面及頂端有短毛,外側裂口邊緣有毛,下長上短;花瓣3枚,離生,扁棒形,肉質,頂端各具1黑色腺體及若幹白短毛,果成熟時毛易落,內面常有長柔毛;子房3室,花柱分枝3,短於花柱。種子矩圓狀,長0.75-1mm,表面具橫格及T字形突起。花果期7-12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東、西南及湖南、臺灣等地。道地產區
主產於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池沼、溪溝和水田邊等潮濕處。生長見習
喜溫暖潮濕氣候,忌幹旱、忌嚴寒。宜選擇水田或低濕地栽培。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花草,曬幹,搓碎後收集種子待播。春季,均勺撒播,播種時放幹田水,發芽出苗後灌淺水養護。
2、田間管理:生長期拔除雜草3-4次,追肥1-2次;定期灌水,保持土壤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