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南赤瓟

南赤瓟

南赤瓟別名:赤瓟兒,裸花赤瓟,狗屎西瓜,

南赤瓟簡介:南赤瓟,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南赤瓟(ThladianthanudifloraHemsl.)的根或葉。產我國秦嶺及長江中下遊以南各省區。味苦,性涼。歸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消食化滯的功效。治療痢疾,腸炎,消化不良,脘腹脹悶,毒蛇咬傷等病癥。

南赤瓟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消食化滯。

主治

治療痢疾,腸炎,消化不良,脘腹脹悶,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8克。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註意事項

孕婦慎用。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曰:“王瓜,味苦,寒。主消渴,內痹,瘀血月閉,寒熱酸疼,益氣愈聾。”

2.《新修本草》曰:“此物蔓生,葉似栝樓,圓無叉缺,子如梔子,生青熟赤,但無棱爾,根似葛,細而多糝。北間者,累累相連,大如棗,皮黃肉白,苗子相似,根狀不同。試療黃疸,破血,南者大勝也。”

3.《本草圖經》曰:“王瓜,今處處有之,月令四月王瓜生,即此也。葉似栝樓。圓無叉缺,有刺如毛,五月開黃花,花下結子如彈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細而多糝。謂之土瓜根。北間者,其實累累相連,大如棗,皮黃肉白,苗葉都相似,但根狀不同耳,三月采根,陰幹。”

4.《本草綱目》曰:“王瓜,三月生苗,其蔓多須,嫩時可茹。其葉圓如馬蹄而有尖,面青背淡,澀而不光。六七月開五出小黃花成簇。結子累累,熟時有紅黃二色,皮亦粗澀。根不似葛,但如栝樓根之小者,澄粉甚白膩,須深掘二三尺乃得正根。”

南赤瓟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腸炎、細菌性痢疾:(南赤颮)葉18克,人莧、水蓼各9克。水煎服。

2.毒蛇咬傷(蝮蛇、烙鐵頭):(南赤颮)成熟果實或鮮根搗爛敷。(以上均出自《湖南中草藥》)

南赤瓟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葉,鮮用或曬幹。秋季挖根,鮮用或切片曬幹。

南赤瓟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根塊狀或塊片狀,灰棕色,去皮者色灰黃,有細縱紋,斷面纖維性。味淡微苦。

南赤瓟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葫蘆科植物南赤瓟。

形態特征

全體密生柔毛狀硬毛;根塊狀。莖草質攀援狀,有較深的棱溝。葉柄粗壯,長3-10厘米;葉片質稍硬,卵狀心形,寬卵狀心形或近圓心形,長5-15厘米,寬4-12厘米,先端漸尖或銳尖,邊緣具胼胝狀小尖頭的細鋸齒,基部彎缺開放或有時閉合,彎缺深2-2.5厘米,寬1-2厘米,上面深綠色,粗糙,有短而密的細剛毛,背面色淡,密被淡黃色短柔毛,基部側脈沿葉基彎缺向外展開。卷須稍粗壯,密被硬毛,下部有明顯的溝紋,上部2歧。雌雄異株。雄花為總狀花序,多數花集生於花序軸的上部。花序軸纖細,長4-8厘米,密生短柔毛;花梗纖細,長1-1.5厘米;花萼密生淡黃色長柔毛,筒部寬鐘形,上部寬5-6毫米,裂片卵狀披針形,長5-6毫米,基部寬2.5毫米,頂端急尖,3脈;花冠黃色,裂片卵狀長圓形,長1.2-1.6厘米,寬0.6-0.7厘米,頂端急尖或稍鈍,5脈;雄蕊5,著生在花萼筒的簷部,花絲有微柔毛,長4毫米,花藥卵狀長圓形,長2.5毫米。雌花單生,花梗細,長1-2厘米,有長柔毛;花萼和花冠同雄花,但較之為大;子房狹長圓形,長1.2-1.5厘米,徑0.4-0.5厘米,密被淡黃色的長柔毛狀硬毛,上部漸狹,基部鈍圓,花柱粗短,自2毫米長處3裂,分生部分長1.5毫米,柱頭膨大,圓腎形,2淺裂;退化雄蕊5,棒狀,長1.5毫米。果梗粗壯,長2.5-5.5厘米;果實長圓形,幹後紅色或紅褐色,長4-5厘米,徑3-3.5厘米,頂端稍鈍或有時漸狹,基部鈍圓,有時密生毛及不甚明顯的縱紋,後漸無毛。種子卵形或寬卵形,長5毫米,寬3.5-4毫米,厚1-1.5毫米,頂端尖,基部圓,表面有明顯的網紋,兩面稍拱起。春、夏開花,秋季果成熟。

分佈區域

產我國秦嶺及長江中下遊以南各省區。

生長環境

常生於海拔900-1700米的溝邊、林緣或山坡灌叢中。

仰望天空  奴顏婢膝  忽忘  尊師重道  液壓系統  韓通北口  防疫人員  官成鎮  吾心即是宇  松木  重慶森林  瞼外翻  貪污腐化  晶蝶  魏巍  劉豐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