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抓地龍

抓地龍

抓地龍別名:

抓地龍簡介:抓地龍,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攀援天門冬AsparagusbrachyphyllusTurcz.的塊根。分佈於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和寧夏等地。具有祛風濕,止癢之功效。用於風濕痹痛,濕疹,皮膚瘙癢,毒腫瘡瘍。

抓地龍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濕,止癢。

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濕疹,皮膚瘙癢,毒腫瘡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敷。

藥理作用

0.25%根的水浸液,對致乏庫蚊孑孓有殺死作用,殺死率為98%。

相關論述

1、《青藏高原藥物圖鑒》:“滋補,抗老,祛風,除濕。治風濕性腰背關節痛,局部性浮腫,瘙癢性滲出性皮膚病。”

2、《沙漠地區藥用植物》:“祛風除濕。外用治各種瘡癤紅腫,風濕性腰腿痛。”

抓地龍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癰腫初起:鮮寄馬樁適量,搗爛外敷。(《甘肅中草藥手冊》)

抓地龍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凈,煮沸約30分鐘,撈出,剝除外皮,曬幹或鮮用。

抓地龍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塊根長梭形,肉質,肥厚,長達10cm以上,直徑7-12mm,表面有細縱紋及深淺不一的溝紋,黃白色至棕黃色。質柔韌,有粘性;氣微,味淡。

抓地龍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百合科植物攀援天門冬。

形態特征

攀援天門冬又名:海濱天冬、糙葉石刁柏、短葉天門冬。攀援植物。塊根肉質,近圓柱狀,粗7-15毫米。莖近平滑,長20-100厘米,分枝具縱凸紋,通常有軟骨質齒。葉狀枝每4-10枚成簇,近扁的圓柱形,略有幾條稜,伸直或弧曲,長4-12(20)毫米,粗約0.5毫米,有軟骨質齒,較少齒不明顯;鱗片狀葉基部有長1-2毫米的刺狀短距,有時距不明顯。花通常每2-4朵腋生,淡紫褐色;花梗長3-6毫米,關節位於近中部;雄花:花被長7毫米;花絲中部以下貼生於花被片上;雌花較小,花被長約3毫米。漿果直徑6-7毫米,熟時紅色,通常有4-5顆種子。花期5-6月,果期8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和寧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中低山的山坡、灌木叢中或田野、村邊。

幽香  民心  陳曉  路薈城路  堅強後盾  拉威  成功逃脫  清血劑  蘭洞  共江路  新九洲  收音機  牛崗山  偵察連  風情街  服氣精義論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