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木
来源:74U閱讀網
沉香別名:蜜香,棧香,沉水香,
沉香簡介:沉香,中藥名。為瑞香科沉香屬植物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及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樹脂的木材。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的功效。主治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胃寒嘔吐、腎虛作喘等。
沉香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主治
1、主要用於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胃寒嘔吐、腎虛作喘等。
2、西醫診為支氣管哮喘屬腎不納氣者,癇證、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痛經等屬寒凝氣滯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g,後下;研末,0.5-1g;或磨汁服。
註意事項
辛溫助熱,故陰虛火旺者慎用。氣虛下陷者也應慎用。
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和樹脂等,成分有白木香酸、白木香醛、沉香螺旋醇、白木香醇、芐基丙酮、呋喃白木香醇等,還有酚性成分等。藥理作用
1、對消化系統的影響:沉香對傢兔離體小腸運動有抑制作用;所含揮發油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及膽汁分泌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沉香可明顯對抗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增強小鼠耐缺氧作用;有降壓作用。
3、對神經系統的影響:沉香有延長睡眠時間、抗痙攣作用。
4、此外,沉香尚有一定的麻醉、止痛、肌松等作用;沉香煎劑對人型結核桿菌、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較強的抗抑作用。
相關論述
1、《本草通玄》: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而運行不倦,達腎而導火歸元,有降氣之功,無破氣之害,洵為良品。
2、《本草經疏》:沉香治冷氣,逆氣,氣結,殊為要藥。
沉香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如沉香四磨湯(《衛生傢寶》)。
2、治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常配肉桂、幹薑、附子等同用,如沉香桂附丸(《衛生寶鑒》)。
3、治寒邪犯胃,嘔吐清水,如沉香丸(《聖濟總錄》)。
4、治脾胃虛寒,嘔吐呃逆,經久不愈者,可與丁香、白豆蔻、柿蒂等同用。
5、治下元虛冷、腎不納氣之虛喘證,常與肉桂、附子、補骨脂等同用,如黑錫丹(《和劑局方》)。
6、治上盛下虛之痰飲喘嗽,常與蘇子、半夏、厚樸等配伍。
相關配伍
1、沉香配丁香:沉香味辛行散,性溫祛寒,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之功,其性溫而不燥,行而不耗,降而不泄;丁香味辛性溫,可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二藥配伍,相須為用,降逆止嘔,溫中和胃功效增強。
2、沉香配木香:沉香苦辛性溫,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之功;木香辛苦溫,行氣止痛,健脾消食。兩藥伍用,理氣健脾、行氣止痛效增。
3、沉香配烏藥:沉香芳香行散,能醒脾開胃,行氣止痛,且性專下降,直達下焦,入於腎,引上逆之氣歸於下;烏藥辛溫,理氣散寒,行氣止痛,既能通理上下諸氣,又能溫下元逐寒而縮便。二藥伍用,共奏降逆行滯、散寒止痛之功。
鑒別用藥
進口沉香與國產沉香:進口沉香為傳統道地藥材,香氣濃鬱質量優良;國產沉香質稍次,臨床使用廣泛。現多用國產沉香。相關藥品
沉香化滯丸、蘇子降氣丸、貝羚膠囊、寬胸舒氣化滯丸、沉香化氣丸。相關方劑
沉香散(《金匱翼》)、五磨飲子(《醫方集解》)、沉香桂附丸(《衛生寶鑒》)、四磨湯(《濟生方》)、礞石滾痰丸(《玉機微義》)。沉香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1、7-10月采收,種植10年以上,樹高10m、胸徑15cm以上者取香質量較好。
2、結香的方法有:在樹幹上,鑿一至多個寬2cm、長5-10cm、深5-10cm的長方形或圓形洞,用泥土封閉,讓其結香;在樹幹的同一側,從上到下每隔40-50cm開一寬為1cm、長和深度均為樹幹徑1/2的洞,用特別的菌種塞滿小洞後,用塑料薄膜包紮封口。當上下傷口都結香而相連接時,整株砍下采香。將采下的香,用刀剔除無脂及腐爛部分,陰幹。
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枯廢白木,刷凈,成小塊,鎊或刨成薄片,或研成細粉。沉香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幹燥處。沉香藥材鑒別
鑒別
1、本品橫切面:射線寬1-2列細胞,充滿棕色樹脂。導管圓多角形,直徑42-128μm,有的含棕色樹脂。木纖維多角形,直徑20-45μm,壁稍厚,木化。木間韌皮部扁長橢圓狀或條帶狀,常與射線相交,細胞壁薄,非木化,內含棕色樹脂;其間散有少數纖維,有的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柱晶。
2、取〔浸出物〕項下醇溶性浸出物,進行微量升華,得黃褐色油狀物,香氣濃鬱;於油狀物上加鹽酸1滴與香草醛少量,再滴加乙醇1-2滴,漸顯櫻紅色,放置後顏色加深。
3、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30ml,超聲處理6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三氯甲烷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沉香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在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藥材性狀
以色黑、質重、油足、香氣濃者為佳。
1、沉香:本品呈不規則的棒狀、片狀或盔帽狀。表面褐色,常有黑色、黃色交錯的紋理,稍具光澤。入水下沉、半沉水或浮水。質堅實,難折斷,破開面灰褐色。有特殊香氣,味苦。燃燒時有油滲出,香氣較白木香濃烈。
2、白木香:本品呈不規則塊狀、片狀及小碎塊狀,有的呈盔帽狀,大小不一。表面凹凸不平,淡黃白色,有黑褐色與黃色相間的斑紋,並有加工刀痕,偶見孔洞,孔洞及凹窩表面多呈朽木狀。質較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呈刺狀,棕色,有特殊香氣,味苦。燃燒時有油滲出,發濃煙,香氣濃烈。
飲片性狀
參見藥材性狀。沉香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瑞香科沉香屬植物沉香、白木香。形態特征
1、沉香:常綠喬木,高達30m。幼枝被絹狀毛。葉互生,稍帶革質;具短柄,長約3mm;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5.5-9cm,先端漸尖,全緣,下面葉脈有時被絹狀毛。傘形花序,無梗,或有短的總花梗,被絹狀毛;花白色,與小花梗等長或較短;花被鐘形,5裂,裂片卵形,長0.7-1cm,喉部密被白色絨毛的鱗片10枚,外被絹狀毛,內密被長柔毛,花冠管與花被裂片略等長;雄蕊10,著生於花被管上,其中有5枚較長;子房上位,長卵形,密被柔毛,2室,花柱極短,柱頭扁球形。蒴果倒卵形,木質,扁壓狀,長4.6-5.2cm,密被灰白色絨毛,基部有略為木質的宿存花被。種子通常1顆,卵圓形,基部具有角狀附屬物,長約為種子的2倍。花期3-4月,果期5-6月。
2、白木香:常綠喬木,植株高達15m。樹皮灰褐色;小枝葉柄及花序均被柔毛或夾白色絨毛。葉互生;葉柄長約5mm;葉片革質,長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6-12cm,寬2-4.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疏毛,後漸脫落,光滑而亮。傘形花序頂生和腋生;小花梗長0.5-1.2cm;花黃綠色,被絨毛;花被鐘形,5裂,矩圓形,長約7mm,寬約4mm,先端鈍圓,花被管喉部有鱗片10枚,密被白色絨毛,長約5mm,基部連合成一環;雄蕊10,花絲粗壯;子房卵形,密被絨毛。蒴果倒卵形,木質,扁壓狀,長2.5-3cm,密被灰白色毛,基部具稍帶木質的宿存花被。種子黑棕色,卵形,長約1cm,先端漸尖,種子基部延長為角狀附屬物,紅棕色,長達2cm,上部擴大。花期3-5月,果期5-6月。
分佈區域
1、沉香:野生或栽培於熱帶地區。國外分佈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國。我國熱帶地區有引種。
2、白木香:分佈於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等地。
道地產區
沉香主產於海南、廣東、雲南、臺灣等地。生長環境
1、沉香:野生或栽培於熱帶地區。
2、白木香:生於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有少量栽培。
生長見習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短期霜凍,耐旱。幼齡樹耐陰,成齡樹喜光,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可在紅壤或山地黃壤上生長,在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的壤土上生長較快,但結香不多。在瘠薄的土壤上生長緩慢,長勢差,但利於結香。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在秋季果熟期,采摘果皮開裂的種子,播於苗床上,按行株距15cm×10cm下種,每1h㎡用種量75kg。幼苗經培育1年,苗高50-80cm,按行株距2m×1.5m挖穴移栽定植。病蟲防治
蟲害有卷葉蛾,每年夏、秋間幼蟲吐絲將葉片卷起,在內蛀食葉肉。卷葉前用25%殺蟲瞇水劑5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