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
来源:74U閱讀網
金線草別名:重陽柳,蟹殼草,毛蓼,白馬鞭,人字草,九盤龍,毛血草,野蓼,一串紅,蓼子七,化血七,大蓼子,九節風,大葉辣蓼,雞心七,
金線草簡介:金線草,中藥名。為蓼科植物金線草Antenoronfiliforme(Thunb.)RobertyetVautierPolygonumfiliformeThunb.、短毛金線草Antenoronneofiliforme(Nakai)Hara的全草。金線草分佈於山西、陜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短毛金線草分佈於西南及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濕,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咳血,吐血,便血,血崩,泄瀉,痢疾,胃痛,經期腹痛,產後血瘀腹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瘰癧,癰腫。
金線草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止血,清熱利濕,散瘀止痛。主治
用於咳血,吐血,便血,血崩,泄瀉,痢疾,胃痛,經期腹痛,產後血瘀腹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瘰癧,癰腫。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註意事項
孕婦慎服。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
2.鎮痛作用。
3.抗凝血作用。
相關論述
《廣西中藥志》:“辛、澀,溫,有小毒。入脾經。”
《廣西本草選編》:“味微苦、辛,性溫。”
《青島中草藥手冊》:“性寒,味辛、澀。”
南藥《中草藥學》:“辛、苦,微寒。”
《福建藥物志》:“辛,微涼。”
《廣西中藥志》:“祛風止痛,健脾燥濕,散瘀消腫。治霍亂吐瀉,風濕痛,癰腫,瘰癧。”
《廣西本草選編》:“行氣止痛,活血調經。主治胃脘痛,月經不調,白帶,痢疾,腹痛泄瀉,外傷出血。”
《青島中草藥手冊》:“散瘀止血,清濕熱,消腫毒,舒筋接骨,解毒利氣。”
南藥《中草藥學》:“止血,解毒,散瘀。治肺結核咳血,經期、產後瘀阻腹痛,胃痛。”
《廣西民族藥簡編》:“水煎服,治腰痛,痢疾,腸炎腹瀉,咯血;兼搗爛敷傷口周圍,治毒蛇咬傷。”
金線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初期肺癆咯血:金線草莖葉30g。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2.治肺結核咯血:金線草30g,千日紅15g,筋骨草9g,苧麻根15g。水煎,加白糖15g,沖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3.治痢疾:鮮金線草、龍芽草各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4.治經期腹痛,產後瘀血腹痛:金線草30g,甜酒50ml。加水同煎,紅糖沖服。(江西《草藥手冊》)
5.治風濕骨痛:人字草、白九裡明各適量。煎水洗浴。(《廣西中藥志》)6.治皮膚糜爛瘡:金線草莖葉水煎洗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現代研究
現代臨床用於跌打損傷疼痛、骨折、胃痛、外傷出血等。金線草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曬幹或鮮用。金線草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金線草:根莖呈不規則結節狀條塊,長2-15cm,節部略膨大,表面紅褐色,有細縱皺紋,並具眾多根痕及須根,頂端有莖痕或莖殘基。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粉紅色,髓部色稍深。莖圓柱形,不分枝或上部分枝,有長糙伏毛。葉多卷曲,具柄;葉片展開後呈寬卵形或橢圓形,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成近圓形;托葉鞘膜質,筒狀,先端截形,有條紋,葉的兩面及托葉鞘均被長糙伏毛。氣微,味澀、微苦。
短毛金線草:莖枝無毛或疏生短伏毛;葉片長橢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長漸尖,略彎曲,有短糙伏毛;托葉鞘疏生短糙伏毛或近於無毛。
金線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蓼科植物金線草屬。形態特征
金線草: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100cm。根莖橫走,粗壯,扭曲。莖節膨大。葉互生;有短柄;托葉鞘筒狀,抱莖,膜質;葉片橢圓形或長圓形,長6-15cm,寬3-6cm,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有長糙伏毛,散佈棕色斑點。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紅色;苞片有睫毛;花被4裂;雄蕊5;柱頭2歧,先端鉤狀。瘦果卵圓形,棕色,表面光滑。花期秋季,果期冬季。短毛金線草:本種與金線草的主要區別為:葉先端長漸尖,兩面有短糙伏毛。生長環境
金線草:生於山地林緣、路旁陰濕地。分佈於山西、陜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短毛金線草:分佈於西南及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