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麻
来源:74U閱讀網
香附別名:雀頭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頭,香附米,三棱草根,苦羌頭,
香附簡介:香附,中藥名。為莎草科莎草屬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幹燥根莖。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理氣調中的功效。主治肝鬱氣滯脅痛、腹痛,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氣滯腹痛。
香附功效作用
功能
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理氣調中。主治
1、主要用於肝鬱氣滯脅痛、腹痛,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氣滯腹痛等。
2、西醫診為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膽石癥、慢性胰腺炎、單純性甲狀腺腫、乳腺增生、原發性痛經、繼發性痛經、月經不調、卵巢囊腫、盆腔炎等屬肝鬱氣滯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調敷。
註意事項
氣虛無滯,陰虛、血熱者慎服。
化學成分
本品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β-蒎烯、香附子烯、α-香附酮、β-香附酮、廣藿香酮、α-莎香醇、β-莎草醇、檸檬烯等。此外尚含生物堿、黃酮類及三萜類等。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不同劑量的香附揮發油均能明顯協同戊巴比妥鈉對小鼠的催眠作用;香附揮發油能明顯地延長東莨菪堿的麻醉時間,但不影響麻醉深度。香附揮發油還具有解熱鎮痛、降溫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香附生物堿、苷類、黃酮類和酚類化合物的水溶液有強心、減慢心率及降血壓作用。
3、對平滑肌的影響:香附流浸膏對豚鼠、兔、貓和犬等動物的離體子宮,無論是已孕還是未孕,都有抑制作用,使其收縮力減弱、肌張力降低;不同劑量香附揮發油對離體腸管均呈現抑制作用。
4、抗炎作用:香附醇提取物對角叉菜膠和甲醛引起的大鼠足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5、此外,香附還具有抗菌、保護支氣管痙攣及雌激素樣作用。
毒理作用
香附毒性較小,飼料中加藥比例不超過25%時,大鼠可以耐受,加藥量達30%-50%時,動物生長受到一定抑制。香附醇提取物小鼠腹腔註射的LD50為1500mg/kg。三萜類化合物(IV-B)小鼠腹腔註射的LD50為50mg/kg。腹腔註射香附揮發油以寇氐法測得的LD50為0.297±0.019ml/kg。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利三焦,解六鬱,消飲食積聚、痰飲痞滿,跗腫腹脹,腳氣,止心腹、肢體、頭目、齒耳諸痛,……婦人崩漏帶下,月候不調,胎前產後百病。”“乃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也。
2、《本草求真》:香附,專屬開鬱散氣,與木香行氣,貌同實異,木香氣味苦劣,故通氣甚捷,此則苦而不甚,故解鬱居多,且性和於木香,故可加減出人,以為行氣通劑,否則宜此而不宜彼耳。
香附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肝氣鬱結之脅肋脹痛,多與柴胡、川芎、枳殼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景嶽全書》)。
2、治寒凝氣滯、肝氣犯胃之胃脘疼痛,可配高良薑用,如良附丸(《良方集腋》)。
3、治寒疝腹痛,多與小茴香、烏藥、吳茱萸等同用。
4、治氣、血、痰、火、濕、食六鬱所致胸膈痞滿、脘腹脹痛、嘔吐吞酸、飲食不化等,可配川芎、蒼術、梔子等同用,如越鞠丸(《丹溪心法》)。
5、治月經不調、痛經,可單用,或與柴胡、川芎、當歸等同用,如香附歸芎湯(《沈氏尊生書》)。
6、治乳房脹痛,多與柴胡、青皮、瓜蔞皮等同用。
7、治脘腹脹痛、胸膈噎塞、噫氣吞酸、納呆,可配砂仁、甘草同用,如快氣湯(《和劑局方》),或上方再加烏藥、蘇葉同用,如縮砂香附湯(《世醫得效方》)。
相關配伍
1、香附配紫蘇:香附味辛微苦,性平,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理氣調中;紫蘇味辛甘溫,行氣寬中,安胎。香附入血分,行血中之氣;紫蘇走氣分,以行氣寬中。二藥配伍,一血一氣,氣血雙調,理氣解鬱、行氣止痛、消脹除滿之力增強。適用於氣血不調,胸腹脹滿不舒及妊娠嘔吐、腹脹等。
2、香附配藿香:香附辛散滯氣,苦降逆氣,芳香疏散,性平無寒熱之偏,為疏理脾胃氣結之良品;藿香辛香疏散,發表而不峻烈,微溫芳香,化濕而不燥濕,濕化氣行則脾胃調和而嘔逆自止,故有外散表邪,內化濕濁以和中止嘔之功。二藥伍用,理氣與化濕兼備。氣行則濕散,濕去則氣疏,二者相輔相成,共奏芳化暢中,理氣和胃之功。且具有理氣而不傷血,化濕而少劫陰之特點。適用於濕鬱或氣鬱致濕,癥見脅痛脘脹,嘔吐酸水不思飲食等;婦人妊娠惡阻、胎氣不調之證。
3、香附配高良薑:香附辛散苦降,藥性緩和,為理氣之良藥,能通行三焦,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為氣中之血藥;高良薑辛辣芳香,溫熱行散,功專溫胃散寒,行氣止痛,健胃消食。二藥配伍,相得益彰,香附得高良薑辛熱之助,則散寒行氣;高良薑得香附行氣之助,則可散寒除鬱,使溫中散寒、理氣止痛效力顯著。
4、香附配艾葉:香附辛散苦降,不寒不熱,善於理氣開鬱,調經止痛,為婦科調經之良藥;艾葉辛苦溫,溫經散寒,理氣暖宮。二藥配伍,一氣一血,氣血並調,溫經散寒、調經止痛功效顯著。適用於肝鬱挾寒,月經不調,經行腹痛或少腹冷痛,宮冷不孕,胎動不安,帶下綿綿等5.香附配當歸:香附味辛能散,苦能疏泄,具有理氣解鬱,調經止痛之功;當歸辛苦溫,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二藥配伍,一理氣一和血,互補為用,氣血共理,則疏肝和血、調經止痛效力增強。適用於月經不調,小腹脹痛,胸脅刺痛,乳房脹痛。
5、香附配木香:二者均有行氣止痛作用。木香辛溫,能行氣止痛,健脾消食,偏於行腸胃氣滯,主人氣分;香附辛平,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理氣調中,偏於宣暢十二經氣分,兼入血分。二藥配伍,行氣止痛作用加強。適用於胃腸脹氣,脘腹疼痛,腹中腸鳴。
鑒別用藥
1、生香附、醋炙香附、酒炙香附:生香附長於理氣解鬱,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脅肋脹痛,胸隔痞悶等;醋炙香附偏於疏肝止痛,並能消積化滯,用於傷食腹痛,血中氣滯,寒凝氣滯,胃脘疼痛等;酒炙香附能通經脈,散結滯,多用於疝氣疼痛及瘰癧、流註等。
2、香附與木香:香附與木香均有理氣止痛之功,並能寬中消食,均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痛、食少諸證,二者可配伍應用。但香附性質平和,主入肝經,可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主治肝氣鬱結之脅肋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為婦科之良藥。木香藥性偏燥,主亼脾胃,善治脾胃氣滯之食積不化,脘腹脹痛,瀉痢後重,並可用治脅痛、黃疽、疝痛及胸痹心痛,為理氣止痛之要藥。
相關藥品
定坤丹、養胃顆粒、樂脈顆、婦科十味片、胃康膠囊。相關方劑
艾附暖宮丸(《直指方》)、越鞠丸(《丹溪心法》)、柴胡疏肝散(《醫學統旨》)、香蘇散(《和劑局方》)、固經丸(《丹溪心法》)。藥膳食療
香附良薑雞肉湯
1、功效:行氣疏肝、祛寒止痛。
2、原材料:雞肉250克,香附12克,高良薑15克,紅棗5粒。
3、做法:雞肉洗凈,去肥油、斬件,用開水燙過,瀝幹水。香附、高良薑、紅棗(去核)洗浄,與雞肉一起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
4、用法:隨量食用。
香附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根莖,用火燎去須根,曬幹。炮制方法
1、香附:取原藥材,除去毛須及雜質,碾成綠豆大粒塊,或潤透切薄片,幹燥。
2、醋香附:取香附粒或片加入醋拌勻,悶潤至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每香附碎塊或片100kg,用米醋20kg。
3、香附炭:取凈香附,置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黃色,但須存性,噴淋清水,取出幹燥。
4、四制香附:取凈香附碎塊或片,用薑汁、鹽水、黃酒,米醋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每香附塊或片100kg,用黃酒、米醋各10kg,生薑5kg,食鹽2kg。
5、酒香附:取香附碎塊或片加黃酒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每香附100kg,用黃酒20kg。
香附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置陰涼幹燥處,防蛀。醋香附、四制香附、酒香附、香附炭應密閉。香附炭應散熱後貯存,防止復燃。香附藥材鑒別
鑒別
1、本品粉末淺棕色。分泌細胞類圓形,直徑35-72μm,內含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其周圍5-8個細胞作放射狀環列。表皮細胞多角形,常帶有下皮纖維和厚壁細胞。下皮纖維成束,深棕色或紅棕色,直徑7-22μm,壁厚。厚壁細胞類方形、類圓形或形狀不規則,壁稍厚,紋孔明顯。石細胞少數,類方形、類圓形或類多角形,壁較厚。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放置1小時,時時振搖,濾過,濾液揮幹,殘渣加乙酸乙酯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α-香附酮對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F254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80∶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深藍色斑點;噴以二硝基苯肼試液,放置片刻,斑點漸變為橙紅色。
藥材性狀
根莖紡錘形,或稍彎曲,長2-3.5cm,直徑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不規則縱皺紋,並有明顯而略隆起的環節6-10個,節上有眾多未除盡的暗棕色毛須及須根痕;去凈毛須的較光滑,有細密縱脊紋。質堅硬,蒸煮者斷面角質樣,棕黃色或棕紅色;生曬者斷面粉性,類白色,內皮層環明顯,中柱色較深,點狀維管束散在。氣香,味微苦。以個大、質堅實、色棕褐、香氣濃者為佳。飲片性狀
1、香附:參見藥材性狀。
2、醋香附:形如香附,表面色澤加深帶有斑點,略有醋氣。
3、香附炭:形如香附,表面焦黑色,內呈焦褐色,有焦糊氣。
4、四制香附:形如香附,表面深棕褐色,內呈黃褐色,具有清香氣。
5、酒香附:形如香附,表面紅紫色,帶有焦斑,略有酒氣。
常見偽品
混淆品:
大香附:為莎草科植物粗根莖莎草CyperusstoloniferusRetz.的幹燥根莖。呈紡錘形,稍彎曲長2-5cm,直徑0.5-lcm。表面棕褐或深褐色,具明顯隆起密集的環節及根痕,未去毛須者則節上有眾多棕色細長毛。質地稍輕而硬,斷面淺棕色或紅棕色。氣微香,味苦微辛。
香附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莎草科莎草屬植物莎草。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95cm。莖直立,三棱形;根狀莖匍匐延長,部分膨大呈紋外向型形,有時數個相連。葉叢生於莖基部,葉鞘閉合包於莖上;葉片線形,長20-60cm,寬2-5mm,先端尖,全緣,具平行脈,主脈於背面隆起。花序復穗狀,3-6個在莖頂排成傘狀,每個花序具3-10個小穗,線形,長1-3cm,寬約1.5mm;穎2列,緊密排列,卵形至長圓形,長約3mm,膜質兩側紫紅色有數脈。基部有葉片狀的總苞2-4片,與花序等長或過之;每穎著生1花,雄蕊3;柱頭3,絲狀。小堅果長圓狀倒卵形,三棱狀。花期5-8月,果期7-11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遼寧、陜西、甘肅、臺灣等地。道地產區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於廣東、河南、四川、浙江、山東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地、耕地、路旁水邊潮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