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蕕
来源:74U閱讀網
苦草別名:帶腳小草,小節草,
苦草簡介:苦草,中藥材名。為水鱉科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 Physkium natans Lour.的全草。具有燥濕止帶,行氣活血的功效。主治帶下色白,產後惡露不盡。
苦草功效作用
功能
燥濕止帶,行氣活血。主治
帶下色白,產後惡露不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化學成分
全草含粉苞苣甾醇,β-谷甾醇,二十(烷)醇,磷脂酰膽堿,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相關論述
《本經逢原》:苦草,香竄,味苦伐。胃,氣竄傷腦,膏粱柔脆者服之,減食作瀉,過服則晚年多患頭風。昔人畏多產育,以苗子三錢,經行後,曲淋酒服,則不受妊,傷血之性可知。苦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嗜食幹茶不已,面黃無力:苦草為末,和炒脂麻不時幹嚼之。(《本經逢原》)苦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4-5月采收,鮮用或曬幹用。苦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水鱉科苦草屬植物苦草。形態特征
多年生沉水草本。葡匐枝纖細。葉基生;無柄;葉片長條形,隨水深淺而長短不一,長可達2m,短不及15m,寬5-20mm,綠色或略帶紫紅色,質薄,半透明,全緣或有尖銳鋸齒。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佛焰苞長1.5-2cm,每 佛焰苞內含雄花200餘朵或更多,開放時雄花從苞中脫出,浮於水面上,萼片3,大小不等,成舟形;雌花佛焰苞綠色或暗紫色,長1.5-2cm,梗纖細,長30-50cm,開花時伸出水面,受精後花序柄旋卷,將子房帶入水中,萼片3,綠紫色,花瓣白色。果實圓柱形,長5-30cm。種子倒長卵形,有腺毛狀凸起。花期8-9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東、中南及河北、吉林、四川、貴州、雲南、陜西、臺灣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池沼、溪流中。生長見習
生長水域較淺沿岸淺灘地帶,底質有淤泥者較好。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栽培技術
將苦草籽用水浸泡1日,再把泡軟自果實揉碎把果實裡細小的種子搓出來,加人約10倍的細沙壤士拌勻後均勻撒開,播種時水位控制在15cm左右,水溫15℃以上,10日左右絕大部分可發新芽同時新植株可萌發匐莖進行無性繁殖,故夏至之前的水位控制在30cm以內。田間管理及時清除水體中的槐葉萍、喜旱蓮子草等雜草,不能用化學除草劑。播種當年盡量減少草食性魚的放養,第二年開始可以投放草食性魚,但在上半年應投喂顆粒飼料或草料。以放養河蟹為主的水域,在苦草發芽期應投喂飼料,在河蟹攝食旺季,及時撈除水面上被河蟹吃剩的殘渣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