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地菍

地菍

地菍別名:山地菍,地茄,鋪地錦,地吉桃,地葡萄,地紅花,金頭石榴,地石榴,鋪地菍,紅地茄,落地稔,地稔藤,矮腳補翁,杜茄,土地榆,小號埔淡,鋪地粘,

地菍簡介:地菍,中藥名。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MelastomadodecandrumLour.的地上部分。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於高熱,肺癰,咽腫,牙痛,赤白痢疾,黃疸,水腫,痛經,崩漏,帶下,產後腹痛,瘰癧,癰腫,疔瘡,痔瘡,毒蛇咬傷。

地菍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活血止血。

主治

高熱,肺癰,咽腫,牙痛,赤白痢疾,黃疸,水腫,痛經,崩漏,帶下,產後腹痛,瘰癧,癰腫,疔瘡,痔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用量加倍;或鮮品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註意事項

孕婦慎服。不宜與麥冬、硫磺、雄黃同用。

藥理作用

具有抑菌、抗脂質氧化、抗病毒、抗腫瘤等多種藥理作用。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洗疳痔,熱毒,麻疥,爛腳。理蛇傷。”

2、《湖南藥物志》:“清熱解毒,止痛,利大小便。主治黃疸,水腫,疳積,勞損白帶,經漏,瘰癧。”

3、《廣西本草選編》:“治痔瘡,濕疹,外傷出血。”

4、《福建藥物志》:“清熱涼血,消腫解毒。主治風濕痛、疝氣、腎炎、腎盂腎炎、菌痢、慢性扁桃體炎、喉炎、小兒脫肛、疳積、胎動不安,白帶,血崩,外傷出血,便血,內外痔,預防流行性腦脊腦髓膜炎;葉治牙疳,肺膿瘍、癰疽疔瘡。”

5、《廣西民族藥簡編》:“水煎當茶飲,治習慣性流產;搗汁服,治消化不良的嘔吐。”

6、《湖北中草藥志》:“清熱利濕,舒筋活絡,補血止血。用於腰腿痛、風濕骨痛、腸炎、痢疾、久瘧不愈、盆腔炎、月經過多等癥。”

地菍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胃痛:幹山地菍30-75g,樟木皮30g,水煎服。(《新會草藥》)

2、治肝炎,肝腫大:幹地菍全草60g,兔子1隻,分別水燉,兩液混勻,即呈白色塊狀,用瓷匙裝服。上為1劑。(《常用青草藥手冊》)

3、治小兒小便混濁(狀如牛乳,疳積引起):幹地菍全草30g,冰糖適量,水煎早晚分服。(《常用青草藥手冊》)

4、治膿皰瘡:鮮地菍全草1-1.5kg。水煎洗患處。(《常用青草藥手冊》)

地菍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5-6月采收,洗凈,除去雜質,曬幹或烘幹。

地菍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四棱形,多分枝,長10-25cm,直徑1-2mm,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扭曲,有縱條紋,節處有細須根。葉對生,深綠色,多皺縮破碎,展開後呈卵形或橢圓形,長1-4cm,寬0.8-3cm,僅上面邊緣和下面脈上生極疏的糙伏毛。花棕褐色,萼筒5裂,花瓣5。氣微,味微酸澀。

地菍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野牡丹科植物地菍。

形態特征

地菍,又名紫茄子、山辣茄、庫盧子、地櫻子、地枇杷。矮小灌木,高10-30cm。莖匍匐上升,逐節生根,分枝多,披散,地上各部被糙伏毛。葉對生;葉柄長2-6mm;葉片堅紙質,卵形或橢圓形,長1-4cm,寬0.8-3cm,先端急尖,基部廣楔形,全緣或具密淺細鋸齒;基出脈3-5條。聚傘花序頂生,有花1-3朵,基部有葉狀總苞2;花梗2-10mm;花5數,花萼管長約5mm,被糙伏毛,毛基部膨大呈圓錐狀,有時2-3簇生,裂片披針形,長2-3mm,邊緣具刺毛狀緣毛,裂片間具1小裂片;花瓣淡紫色至紫紅色,菱狀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長1.2-2cm,寬1-1.5cm,先端有1束刺毛,被疏緣毛;雄蕊5長5短,長者藥隔基部延伸,彎曲,末端具2小瘤;短者藥隔不伸延,藥隔基部具2小瘤;子房下位,先端具刺毛。蒴果壇狀球形,平截,近先端略縊縮,肉質,不開裂,長7-9mm,直徑約7mm,宿存萼被糙伏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50m以下的山坡矮草叢中,為酸性土壤常見的植物。

點櫻桃  拍賣行  搭簡  華龍區  花牛  結構部件  博卡  木質素  常會進  門羅  火光沖天  袖手  中藥店  說法  中心  武術班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