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蘭
来源:74U閱讀網
麻葉別名:火麻葉,火麻頭,
麻葉簡介:麻葉,中藥名。為桑科大麻屬植物大麻 Cannabis sativa L.的葉。具有止痛,定喘,驅蛔的功效。主治氣喘,跌撲疼痛,蛔蟲病。
麻葉功效作用
功能
止痛,定喘,驅蛔。主治
氣喘,跌撲疼痛,蛔蟲病。用法用量
內服:0.2-1.5g,搗汁;或入丸、散。外用:搗敷。註意事項
麻葉有毒,內服宜慎。多食會引起中毒反應,開始出現頭昏、頭痛、心煩、上腹部不適、心悸、全身發麻、舌及口周有麻木增厚遲鈍感,繼而口唇有緊束感、心悸加重、聯想力減弱,重者意識模糊、昏睡或昏迷。化學成分
葉含萜類:大麻酚,大麻二酚,9-反-四氫大麻酚,8-反-四氫大麻酚,二羥基大麻酚,大麻環醚萜酚,大麻聯苯二酚,四氫次大麻酚酸,次大麻二酚酸,次大麻色酚酸,次大麻萜二酚酸;黃酮類成分:芹菜素,木犀草素,大波斯菊苷,牡荊素,異牡荊素,葒草素,2"-O-葡萄糖牡荊素,2"-O-葡萄糖葒草素;生物堿類成分,大麻堿,脫水大麻堿,大麥芽堿。螺環化合物:大麻螺酮,大麻螺烯酮,β-大麻螺醇,大麻螺醇乙酸酯;含芪類成分:大麻異戊烯,3,4′-二羥基5-甲氧基聯芐;甾醇類成分: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5α-豆甾-7,24(28)二烯-3β-醇,麥角甾醇;氨基葡萄糖成分:N-乙酰氨基葡萄糖。N-乙酰氨基半乳糖。精油含:α-蒎烯,莰烯,β-蒎烯,α-松油烯,δ-松油烯,β-水芹烯,芳樟醇,反芳樟醇氧化物,水合香檜烯,α-香柑油烯,4-松油醇,β-金合歡烯,α-松油醇,α-芹子烯,薑黃烯,丁香烯氧化物。相關論述
1、《藥性論》:“與麻子同搗相和,浸三日,去滓,沐發,令白發不生,補下焦,治渴。”
2、《新修本草》:“搗葉水絞取汁服五合,主蛔蟲;搗敷蠍毒。”
3、《聖濟總錄》:“治打撲損疼痛。”
4、《東北藥用植物志》:“解痛,麻醉,利尿。”
5、《中國藥用植物圖鑒》:“夾入煙草中吸之,治喘息。”
麻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瘧疾:火麻葉,不問榮枯,鍋內,文武火慢慢炒香,連鍋取下,以紙蓋其上,令汗出盡,然後碾為細末。臨發以前兩時辰,用茶湯或溫酒濃調下。(《普濟方》
2、治小兒水皰瘡(天皰瘡):大麻葉片研細,油調敷患處。(《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麻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9月枝葉茂盛時采收,鮮用或曬幹。麻葉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果實呈卵圓形,長4-5.5mm,直徑2.5-4mm。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有微細的白色或棕色網紋,兩邊有棱,頂端略尖,基部有1圓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種皮綠色,子葉2,乳白色,富油性。氣微,味淡,嚼後稍有麻舌感。麻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桑科大麻屬植物大麻。形態特征
年生草本,高1-3m。莖直立,表面有縱溝,密被短柔毛,皮層富纖維,基部木質化。掌狀葉互生或下部對生,全裂,裂片3-11,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兩端漸尖,邊緣具粗鋸齒,上面深綠色,有粗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氈毛;葉柄長4-15cm,被短綿毛;托葉小,離生,披針形。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為疏散的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雄花具花被片5;雄蕊5,花絲細長,花藥大;雌花簇生於葉腋,綠黃色,每朵花外面有卵形苞;花被小,膜質;雌蕊1;子房圓球形,花柱呈二歧。瘦果卵圓形質硬,灰褐色,有細網狀紋,為宿存的黃褐色苞片所包裹。花期5-6月,果期7-8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生長環境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也有半野生。生長見習
喜溫暖濕潤氣候,幼苗期能耐-5--3℃霜凍,生長適宜溫度為19-23℃。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黏質壤土栽培為宜。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選生長健壯、結實多的雌株割下果枝曬千,脫粒,備用。春季3-4月播種。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開穴,每穴播種子10粒左右;條播:按行株距45cm×60cm開溝,將種子均勻播入,覆土,蓋草木灰一層。播後7-10天出苗。病蟲防治
病害有菌核病,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射;霜黴病用多菌靈防治;還有立枯病、斑點病等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