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根
来源:74U閱讀網
淡附片別名:
淡附片簡介:淡附片,中藥名。為附子(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的炮制品。長於回陽救逆,散寒止痛。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陰寒水腫,陽虛外感。
淡附片功效作用
功能
長於回陽救逆,散寒止痛。主治
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陰寒水腫,陽虛外感。用法用量
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時,至口嘗無麻辣感為度。不良反應
1、中毒表現:附子中含多種烏頭堿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毒性,尤其表現為心臟的毒性。但經水解後形成的烏頭堿,毒性則大大降低。烏頭堿類結構屬二萜類生物堿,具有箭毒樣作用,即阻斷神經肌肉接頭傳導,還具有烏頭堿樣作用,表現為心律失常、血壓下降、體溫降低、呼吸抑制,肌肉麻痹和中樞神經功能紊亂等。附子大劑量粗制生物堿可導致多種動物全身性及呼吸麻痹癥狀,癥狀表現為呼吸停止先於循環紊亂。
2、中毒原因:主要是誤食或用藥不慎(如劑量過大,煎煮不當,配伍失宜等)或個體差異等,嚴重者可致死亡。因此必須嚴格炮制,按照規定的用法用量使用,才能保證用藥安全。
3、中毒救治:早期催吐,洗胃;有呼吸麻痹癥狀時,及時使用呼吸興奮劑,給氧;心跳緩慢而弱時可皮下註射阿托品;出現室性心律失常可用利多卡因。
禁忌
孕婦及陰虛陽亢者忌用。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註意事項
若內服過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當,可引起中毒。化學成分
本品含烏頭堿,中烏頭堿,次烏頭堿,異飛燕草堿,新烏寧堿,烏胺及尿嘧啶等。藥理作用
附子煎劑、水溶性部分等,對蛙、蟾蜍及溫血動物心臟,不論是正常狀態或處於衰竭狀態均有明顯的強心作用;其正丁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及水提物對氯仿所致小鼠室顫有預防作用;附子有顯著的抗炎作用,能抑制蛋清、角叉菜膠、甲醛等所致大鼠足蹠腫脹,抑制醋酸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抑制肉芽腫形成及佐劑性關節炎;中烏頭堿、烏頭堿及次烏頭堿均有鎮痛作用。最近研究表明,附子能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具有抗衰老作用。相關論述
1、《本草匯言》:“附子,回陽氣,散陰寒,逐冷痰,通關節之猛藥也。諸病真陽不足,虛火上升,咽喉不利,飲食不入,服寒藥愈甚者,附子乃命門主藥,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歸原,則浮遊之火自熄矣。凡屬陽虛陰極之候,肺腎無熱證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2、《本草正義》:“附子,本是辛溫大熱,其性善走,故為通十二經純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裡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臟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
淡附片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附子配伍白芍:附子辛甘大熱,入於氣分,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脈,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功;白芍酸苦微寒,入於血分,性柔而主靜,有養血柔肝、斂陰和營、緩急止痛之效。附子得白芍,溫陽散寒而不傷陰血;白芍得附子,養血和營而無寒凝之弊。二者伍用,其溫陽散寒、養陰和營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血虛寒凝之四肢麻木、關節疼痛;寒滯肝脈之脅痛;寒凝胞宮之痛經等癥。
2、附子配伍白術、茯苓:附子溫腎助陽;白術健脾燥濕;茯苓滲濕利水。三者伍用,有溫腎健脾、利水消腫之功效,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濕濁聚集之水腫、小便不利、慢性泄瀉等。
3、附子配伍大黃:大黃苦寒,攻積導滯;附子辛熱,助陽散裡寒,且能制約大黃寒涼之性。二者相伍,寒熱並用,有溫下寒實積滯之功效,用於治療寒實內結而陽氣虛衰之腹痛便秘、手足厥冷等癥。
4、附子配伍幹薑:二者均有回陽救逆之功效,但附子走而不守,助腎陽而破陰寒;幹薑守而不走,暖脾胃而散寒邪。相須為用,有溫補脾腎、助陽散寒之功效,用於治療脾腎陽虛之畏寒肢冷、下利清谷、脘腹冷痛、五更泄瀉;或陽虛欲脫之四肢厥逆、汗出濕冷、脈微欲絕者。
5、附子配伍桂枝:附子辛熱,通行十二經,溫陽散寒、除濕止痛通關節;桂枝辛溫,輕揚升散,溫經通陽、祛風散寒止痛。二者配伍,其溫通經脈、祛風散寒止痛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素體陽虛、風寒濕邪侵襲之身體煩痛、不能轉側、關節不得屈伸者。
6、附子配伍花椒:附子溫腎助陽、散寒止痛;花椒溫中止痛、暖脾止瀉。二者同為辛熱之品,皆有溫裡散寒之作用。相伍為用,其通陽散寒、溫中止痛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中焦虛寒之胃脘冷痛以及寒邪直中之胃痛暴作。
7、附子配伍黃芪:附子溫補元陽;黃芪益氣固表。二者伍用,既有溫陽益氣、周表止汗之功,用於治療氣虛陽衰、衛表失固之虛汗出、倦怠、畏寒、形冷;亦有溫補脾腎、補火生土之效,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水濕內停之水腫、小便不利等癥。
8、附子配伍肉桂:附子辛熱燥烈,走而不守,為通行十二經之純陽之品,有回陽救逆之功;肉桂辛甘性熱,能走能守,偏暖下焦而溫腎陽,更能引火歸原。二藥相須為用,附子善入氣分而散寒止痛;肉桂善入血分而溫經通脈。共奏溫腎助陽、引火歸原、溫經散寒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下焦命門火衰、腎陽不足之腰膝酸軟、形寒肢冷、陽痿、尿頻、小便清長等癥以及風寒濕痹之關節酸痛、一身盡痛者。
淡附片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取凈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開後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幹燥。每100kg鹽附子,用甘草5kg,黑豆10kg。淡附片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毛茛科植物烏頭。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塊根倒圓錐形,長2-4cm,直徑1-1.6cm,栽培品的側根通常肥大,直徑可達5cm,外皮黑褐色。莖直立,中部以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葉互生;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中部葉有長柄;葉柄長1-2.5cm,疏被短柔毛;葉片五角形,長 6-11cm,寬9-15cm,基部淺心形,3裂幾達基部,中央全裂片寬菱彤、倒卵狀菱形或菱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近羽狀分裂,二回羽裂片2對,斜三角形,具1-3枚牙齒,間或全緣;側全裂片不等2深裂,各裂片邊緣有粗齒或缺刻,上面疏被短伏毛,下面通常隻在脈上疏被短柔毛,革質或紙質。總狀花序頂生,長6-25cm;花序軸及花梗被反曲而緊貼的短柔毛;下部苞片3裂,上部苞片披針形;花梗長1.5-5.5cm;小苞片生花梗中下部;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花瓣狀,上萼片高盔形,高2-2.5cm,基部至喙長1.7-2.2cm,下緣稍凹,喙不明顯,側萼片長1.5-2cm,藍紫色,外面被短柔毛;花瓣2,瓣片長約1.1cm。唇長約6mn,微凹,距長1-2.5mm,通常踡卷,無毛;雄蕊多數,花絲有2小齒或全緣,無毛或被短毛;心皮3-5,被短柔毛,稀無毛,蓇葖果,長1.5-1.8cm。種子多數,三棱形,長3-3.2cm,兩面密生橫膜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分佈區域
主產於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草坡或灌木叢中。生長見習
喜溫暖潮濕氣候,耐寒,怕高溫積水,在平壩和丘陵地區均可栽培,宜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水稻或玉米輪作4-5年以上的砂壤土或紫色土栽培,忌連作。繁殖方式
主要用烏頭塊根繁殖。栽培技術
選用四川中藥研究所選育出的川藥1號(南瓜葉型)、川藥6號(絲瓜葉型)和川藥5號(小花葉型)品種,產量較高。12月上、中旬為載種適期。按行株距各16cm穴錢,每穴1個,每隔10穴,在穴外多載1-2個,以備補苗用。栽後立即開溝,將畦溝泥土提到畦面覆蓋烏頭,厚約6cm,每畝可栽烏頭8500-10000個。病蟲防治
1、白絹病,夏季高溫多雨易發病,挖除病株病土,撒石灰消毒病穴,病株周圍鄰株用50%多菌靈500倍液灌穴。2、霜黴病,苗期徹底拔除病株,用1:1:150波爾多液噴葉面和葉背。3、葉斑病,發生在4-9月,可用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或1:1:150波爾多液每10-15d噴1次。萎蔫病,栽種時用40%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浸種3h。4、白粉病,為害葉,可用25%粉銹寧2000倍液噴葉面。5、黑絨鰓金龜,幼蟲為害烏頭。6、烏頭翠雀蚜,發生在5-10月。7、黑小卷蛾,發生在4-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