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波羅果
来源:74U閱讀網
樟樹子別名:樟梨,香樟子,大木薑子,樟木子,樟扣,樟子,樟太蔻,
樟樹子簡介:樟樹子,中藥材名。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的果實。具有散寒祛濕,行氣止痛的功效。主治吐瀉,胃寒腹痛,腳氣,腫毒。
樟樹子功效作用
功能
散寒祛濕,行氣止痛。主治
吐瀉,胃寒腹痛,腳氣,腫毒。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以水調敷患處。相關論述
1、《綱目拾遺》:磨塗腫毒;治中酒、心胃疼皆效。
2、《廣西中藥志》:治嘔吐,水瀉,腹痛。
3、《湖南藥物志》:利尿,解酒。
4、《廣東中藥》Ⅱ:祛風散寒,行氣止痛,開竅,消腫,祛濕。
樟樹子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頭暈頭痛,嘔吐泄瀉,腹痛:樟木子、千斤拔、牛大力、走馬箭,水煎服。煎水外洗治寒濕腳氣。(《廣東中藥》Ⅱ)
2、治胃腸炎,胃寒腹痛,食滯,腹脹:樟樹幹果三至五錢。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樟樹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采集成熟的果實,曬幹。樟樹子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幹燥果實,圓球形,棕黑色至紫黑色,表面皺縮不平,或有光澤,直徑約5-8mm,有的基部尚包有宿存的花被。果皮肉質而薄,內含種子1枚,黑色。氣香、味辛辣。以個大、飽滿、幹燥、無雜質者為佳。樟樹子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樟科樟屬植物樟。形態特征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m。樹皮灰黃褐色,縱裂。枝、葉及木材均有樟腦氣味,枝無毛。葉互生;葉柄細,長2-3cm,無毛;葉片薄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2cm,寬2.5-5.5cm,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全緣,有時邊緣呈微波狀,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綠色,微有白粉,兩面無毛,或下面幼時略被微柔毛,離基三出脈,側脈及支脈脈腋在葉下面有明顯腺窩,葉上面明顯隆起,窩內常被柔毛。圓錐花序腋生,長3.5-7cm,無毛,有時節上被白色或黃褐色微柔毛。花兩性,長約3mm,綠白色或黃綠色;花梗長1-2mm,無毛;花被簡倒錐形,長約1mm,花被裂片橢圓形,長約2mm,花被外面無毛,或被微柔毛,內面密被短柔毛;能育雄蕊9,長約2mm,花絲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箭頭形,位於最內輪,長約1mm,柄被短柔毛;子房球形,直徑約1mm,無毛,花柱長約1mm。果實近球形或卵球形,直徑6-8mm,紫黑色;果托杯狀,長約5mm,先端平截,直徑達4mm,花期4-5月,果期811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尤以臺灣為最多。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或溝谷,常栽培於低山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