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張綱

張綱

張綱簡介:張綱,宋代詞人,字彥正,號華陽老人,潤州丹陽(今金壇薛埠)人。他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靜退高”作為座右銘,天下人稱其不負所言,被民眾頌為“清官”典范。

生平

宋徽宗期間,張綱以首貢進入太學,應試內舍、上舍,均得第一。崇寧殿試禦賜狀元及第,授太學正。政和五年張綱被委任國子監。由於蔡京當權,士無大小皆出其門。張綱官居京都後隻去蔡傢造拜一次,以後絕然不往,引發蔡京不滿。政和六年,張綱遷任太學博士,後改任秘書省校書郎。他進朝入對,論"君子小人混雜,風俗奢靡,宜以祖宗為法"。因常與蔡京觀點分歧,遂出任主管玉局觀。期間,朝廷計議派遣宦官童貫、蔡攸率兵出使朔方,張綱力論不可受恩不報而出兵朔方,他的諫言未被采納。朔方加強聯盟,嚴守都城,戒嚴轄區,童貫、蔡攸領兵攻克不下。徽宗下詔:凡在上城垛固守滿月者皆調升俸祿。張綱又進言:主憂臣辱,義當而已,因此受賞嗎?誰料此言激怒徽宗,遂將張綱調離京都,出任兩浙提刑。

江南東路將領王進剽悍,手下官吏因很小過錯或得罪,皆被釘手於門。張綱奉詔前往究查。王遣兵圍攻起事,被張綱按下就問,嚴厲治罪。張綱因此遂為監察禦史,任上,他令郡城按月向提刑申報羈押囚犯存亡數,年終根據羈押人數多寡,考核評定政績優劣。

靖康元年(1126年)六月,東方出現彗星,欽宗詔諭求言。張綱上疏:求言易,聽察難,各主司部門應詳審奏章,考究真情實況,一般事宜則力求簡略。欽宗遂頻諭寬恤民力。張綱又奏利民80件事,求請頒佈中外,但因得罪秦檜被罷官回鄉,隱居茅山華陽洞20年,秦檜死後方出山任職。

孝宗登基(1163年),屢次召張綱出任輔政,他因年事已高,堅持不出。孝宗又專下辭赴行詔,令所在州郡對他常加存問,並賜羊、酒以示優賢。張綱常在案牘之餘埋頭著述,著有《華陽文集》40卷(收入《四庫全書》)、《確論》10卷等多種著作。卒謚文簡,祀七賢祠。《宋史》、《中國歷史人物辭典》皆載其跡。

生平

請兵救援

王智興年少時驍勇果敢,初在徐州刺史李洧屬下當親兵。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後期藩鎮的軍事叛亂不斷發生。建中二年(781年),淄青節度使李納謀叛,打算殺害李洧,李洧於是以徐州歸降朝廷。李納大怒,派兵拼命進攻徐州。李洧派遣王智興前往京城長安告急,王智興擅長跑路,不出五天便來到長安。唐德宗李適派出朔方軍五千名士兵,讓將領唐朝臣帶領著他們,與劉洽、曲環、李澄共同跟隨王智興前往援救徐州,很快就解除徐州之圍。從此,王智興成為徐州獨擋一面的將領,多次率軍抵抗李納。歷任滕、豐、沛、狄四州鎮將。

討伐師道

元和九年(814年),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反叛,朝廷派兵討伐吳元濟。平盧節度使李師道圖謀割據,便與吳元濟聯合謀劃襲擾朝廷軍隊,因此屢次出兵侵犯徐州。元和十年(815年),徐州刺史、武寧軍節度李願將步兵、騎兵全部交托給王智興,讓他率領前往抵抗叛軍。李師道的部將王朝晏正進攻沛縣,王智興率軍迎戰,將他擊敗,王朝晏於是逃回守衛沂州。當時李師道另一位部將姚海率領兩萬(一作五萬)精兵圍攻豐縣,進攻非常急迫。王智興進軍到豐縣北邊,打敗姚海的軍隊,俘獲三名漂亮的小妾,王智興害怕將士爭搶,便說:"軍隊裡有女人,怎能不打敗仗?她們雖然無罪,但卻違反軍法!"就把她們殺死示眾。王朝晏從沂州率領輕裝士兵襲擊沛縣,夜裡在狄丘會戰,王智興再次打敗王朝晏。後來,王智興經過多次升遷,官至侍禦史、武寧軍都押衙。

元和十三年(818年),朝廷大軍討伐李師道,王智興率領步兵、騎步八千人駐紮在胡陵,與忠武軍會合,將騎兵交給他的兒子王晏平、王晏宰率領作為先鋒,自己率領軍隊接應他們。王智興破壞黃河橋梁,收復黃隊,進攻金鄉,攻占魚臺,俘虜、殺死叛軍數以萬計。叛亂平定後,王智興因功升任禦史中丞。元和十四年(819年),朝廷召回王智興,任命他為沂州刺史。

征叛刮財

長慶元年(821年),河北藩鎮再度叛亂,朝廷派兵鎮壓叛亂。唐穆宗素聞王智興有勇有謀,便任命他為檢校左散騎常侍,兼任禦史大夫,充任武寧軍節度副使、河北行營都知兵馬使,讓他率領三千兵力渡過黃河,討伐叛軍。

長慶二年(822年)三月,王智興率領三千精兵討伐幽州、成德,武寧軍節度使崔群忌怕王智興,奏請朝廷任命王智興為節度使,或召其進京,授予其它官職,讓他離開武寧。朝廷尚未答復,王智興自己已產生疑心。正好這時朝廷下詔赦免王廷湊,諸道參加討伐的軍隊都已停罷。王智興率兵先行一步,回到武寧境內。崔群聽說王智興已率兵入境,十分恐懼,派人前往迎接慰問,並讓士卒放下武器,然後入城。王智興拒不從命,三月十四日,率兵徑直向徐州城挺進,城中人開門待命,王智興殺異已者十多人,然後來到節度使衙署,面見崔群和監軍,拜倒在地說:"這都是將士的意思,我個人毫無辦法。"他為崔群和判官以及隨行人員準備護送的人員、馬匹和行裝,其實都早已準備好。隨後率兵護送崔群前往京城,到埇橋返回。埇橋有朝廷設置的鹽鐵院倉庫,於是,王智興縱兵大掠鹽鐵院儲藏的錢幣和佈帛,以及諸道向朝廷進奉而經過汴河中的船隻,商人和行人在船上的財物。不久,王智興派遣輕裝士兵二千人襲擊濠州,三月二十五日,濠州刺史侯弘度棄城逃奔壽州。朝廷考慮到剛剛對幽州、成德的討伐,無力再討王智興的叛亂,三月二十八日,任命王智興為檢校工部尚書、徐州刺史、禦史大夫、武寧軍節度使、徐泗濠三州觀察使。從此,王智興搜刮錢財,交結權貴幸臣來沽名釣譽,開支不夠,開始在泗口收稅來幫助軍費開支。

長慶二年(822年)八月,王智興與宋州刺史高承簡聯合打敗宣武的軍隊,斬首一千多人,其餘兵眾逃亡。李騕進攻宋州時,王智興率領全部精兵進軍宋州西邊,在漳口打敗李騕。李騕叛亂平定後,王智興升任檢校尚書左仆射、司空。

長慶四年(824年)十一月,王智興借口唐敬宗要過生日,奏請在泗州設置戒壇,剃度僧尼,以此作為向唐敬宗生日的祝福,唐敬宗批準。自從元和年以來,朝廷下敕禁止各地設戒壇剃度僧尼這種弊政,王智興企圖積聚錢財,首先破例請求設置,於是,四方百姓雲集而來,其中,以江、淮尤多,王智興的傢財由此而達到數萬之多。浙西道觀察使李德裕上奏說:"如果不趕快制止,到陛下的生日時才停止的話,那麼總計浙江東道、浙江西道、福建道就會喪失六十萬個勞動力。"奏折送到朝廷的當天,唐敬宗命令王智興停罷。

大敗叛軍

太和元年(827年),橫海節度使李同捷占據滄、德二州反叛。同年七月,王智興上奏朝廷,請求率領本鎮三萬兵馬,自備五個月的糧餉,出兵討伐李同捷,唐文宗批準。八月,唐文宗下詔,消除李同捷的官爵,命令王智興與橫海節度使烏重胤、義成節度使李聽等人各率本鎮兵馬討伐李同捷。[24]十二月,唐文宗加任王智興檢校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任滄德行營招撫使。

太和二年(828年),王智興與叛軍交戰,招降叛軍將領十人、精兵三千。同年三月,王智興攻打叛軍所占據的棣州,焚燒三個城門。九月,王智興攻下棣州。眾將聽說後,作戰更加賣力,於是大敗叛軍。

陷害石雄

太和三年(829年)二月,當時武寧捉生兵馬使石雄作戰勇敢,愛護士卒。而王智興對部下殘虐無道,軍中打算驅逐王智興,然後擁立石雄為節度使。王智興得知後,就乘石雄在前線作戰立功的機會,奏請朝廷任命他為刺史,朝廷於是任命石雄為壁州刺史。石雄離開武寧後,王智興殺死軍中平日和石雄關系密切的將士一百多人。四月,王智興奏稱石雄煽動軍情,請朝廷把他殺掉。唐文宗知道石雄被王智興誣陷而無罪,於是,下令免死,流放到白州。歷任要職

太和三年(829年)十一月,王智興入京朝見唐文宗,唐文宗在麟德殿賜宴,對其賞賜豐厚,並授任他為守太傅,封爵雁門郡王,兼任侍中。十二月,改任許州刺史、忠武軍節度、陳許蔡等州觀察使。

太和七年(833年),改任河中尹、河中節度、晉磁隰三州觀察使等。太和九年(835年)五月,改任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宋亳汴潁四州觀察使等。

因病去世

開成元年(836年)七月,王智興病逝,時年七十九歲。朝廷追贈王智興為太尉[38],並停朝三日以示哀悼,將其安葬在洛陽榆林的北原,四鎮將校參加葬禮者有一千多人。

趣聞軼事

擇墓葬母

王智興在卑微時,曾經做徐州管門的職務。有個道士就住在大門旁邊的房子裡,王智興每天早晨起來都拿著掃帚清掃,除去道上的臟東西,而且每次一定要把道士的門前掃幹凈。天長日久,道士非常感謝他。後來王智興的母親去世,他就把這件事告訴道士,道士對王智興說:"我會看墓地,如果商議埋葬的事,我給你卜算找個風水寶地。"一天,王智興就帶著道士前去看墓地。道士用王智興拿著的竹桿在一處做上標記。道士說:"一定要把你的母親落葬在這個地方,這樣你可以長壽,而且兩代都可以做高官。"王智興第二次去挖墓穴時,那竹桿上長滿竹葉,他心裡感到特別奇怪,就把母親埋葬。

預言靈驗

王智興曾經從郡中到上都辦事,就住在郾城的旅館裡。正遇上店主的妻子將要臨產,看見兩個人進到王智興住的房間裡,驚訝地說:"徐州王侍中在這。"接著說:"店主妻子所生的孩子五歲時當因金瘡而死。"王智興記住這些話,等到第五年時,王智興再次路過這個店,就詢問婦人所生的孩子,那婦人說:"最近因為斧子砍傷而死。"

納士作詩

王智興初任徐州節度使時,文韜武略,很負盛名,在幕府初建時,他招納很多知名人士。一天,幕府中的從事們在使院中宴飲,和賓朋們賦詩。一會兒,王智興知道後,王智興便和護軍一起來到宴會上。從事們見他到來,便撤去筆墨,又擺上酒菜迎接。呆瞭一會兒他才問道:"方才聽說判官和你們作詩,怎麼看我來瞭就停止瞭?"馬上又讓人取來筆硯,把一些彩箋放在桌上。眾賓客正在疑惑,他和大傢一起舉杯喝酒,並說;"我本來是想看你們作詩的,並不是來為瞭喝酒。"小吏也把彩箋放到他面前,從事都讓他作一首詩,王智興說:"我是靠用兵打仗起傢的,對詩詞文章很少留心,今天和各位名士在一起,我就不怕獻醜瞭。"於是展紙提筆,一會就寫完一首:"三十年來老健兒,剛被郎官遣作詩。江南花柳從君詠,塞北煙塵我自知。"四座賓客看到後,都很驚訝贊嘆。當時文人張祜也在座,監軍對張祜說:"你看到這種場面,能沒有話說麼?"張祜便即席獻詩:"十年受命鎮方隅,孝節忠規兩有餘。誰信將壇嘉政外,李陵章句右軍書。"王智興看完笑著說:"你對我褒獎得有點過頭瞭。"他左右有人說:"這些讀書人,就會諂媚。"王智興訓斥那些人說:"有人若是說我壞,你們又能怎麼說?張秀才是國內知名人士,讓國內人聽說這事,還以為我王智興隻願聽好話似的。"他把張祜留住好些日子,臨走時,還贈送他一千匹絹。

傢庭成員

父祖

曾祖父:王靖,官至左武衛將軍。

祖父:王瑰,官至右金吾衛將軍。

父親:王縉,官至太子詹事。

兒子

王晏平,官至朔方靈鹽節度使。

王晏宰,後改名王宰,官至太原節度使。

王晏皋,官至左威衛將軍。

王晏實,官至天雄節度使。

王晏恭。

王晏逸。

王晏深。

王晏斌。

王晏韜。

山畈站  巖前發開區  我愛羅  一臉  超渡  粘性  波利  視像  雅羅斯拉夫  視若無睹  蛀齒  全球衛星定  宋徐  紅星照耀  奇航  幹邑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