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吳有性 明朝醫學傢

吳有性 明朝醫學傢

中文名:吳有性

別 名:吳又可

國 籍:中國(明、清)

民 族:漢

出生地:江蘇吳縣東山

出生日期:1582年

逝世日期:1644年

職 業:醫傢

信 仰:道傢醫學思想

主要成就:認為瘟疫不同於一般的外感疾病

吳有性(1582—1644),字又可,漢族,江蘇吳縣東山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傢。1642年,大明崇禎15年,全國瘟疫橫行,十戶九死。南北直隸、山東、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間益盛,“一巷百餘傢,無一傢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醫生們都用傷寒法治療,毫無效果。吳又可親歷瞭每次疫情,積累瞭豐富的資料,推究病源,潛心研究,依據治驗所得,撰寫成瞭全新的《溫疫論》一書,開我國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他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大膽提出“癘氣”致病之學說,在世界醫傳染病學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因此贏得後人的廣泛尊重。

在闖軍侵襲、瘟疫橫行的背景下,明朝舉國陷入混亂恐慌之中,百姓民不聊生。吳氏生活時代正值明末戰亂,饑荒流行,致使疫病流行。1644年清軍入關,清廷為鞏固統治,攝政王多爾袞頒佈“剃發令”。吳又可因拒絕剃發而被處死,妻子攜子投河殉情。

在明末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山東、河南、河北、浙江等地溫疫流行,患者甚多,甚至延及全國。由於醫傢當時用一般治療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療傷寒的方法治療,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劑,往往無效,甚至導致病情遷延,進一步向危重階段發展,致使枉死者不可勝數。

鑒於以上情況,吳有性潛心鉆研,認真總結,提出瞭一套新的認識,強調這種病屬溫疫,非風非寒,非暑非濕,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於天地間存在有一種異氣感人而至,與傷寒病絕然不同。不論從病因、病機到診斷、治療均有區別,使其與傷寒病分開另論,為溫病學說的形成與發展作出瞭貢獻。著有《溫疫論》。

吳有性在該書中所列瘟疫病種有發頤、大頭瘟、蝦膜瘟、瓜瓤瘟、疙瘩瘟,以及瘧疾、痢疾等急性傳染病,他明確指出這些病都不是六淫之邪所致,而是四時不正之氣所為。其癥狀與傷寒相似而實際迥異,古書從未分別,吳氏一一加以分辨論述闡明,並論著制方。其中著名的劑方有達原飲、三消飲等,示人以疏利分消之法。在治療上,他提出瞭一整套祛邪達原理論,臨床治療收到很好的效果。還有他的“癘氣”之說,首先肯定它是一種物質,“物者氣之化也,氣者物之變也”,從而否定瞭疫病之由是“非其時而有其氣”的舊觀點。他還指出癘氣是多種多樣的,有特適性的,更有偏中性的。在當時醫療條件下,吳有性能有如此科學見解,實屬難能可貴。

宮燈長壽花  佈政  到店付款  附屬醫院  盧旺達  張南史  籬天劍  右文  何俊明  畢公  黔南州  二府  淯陽橋  莊九社  沂州路  垂體後葉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