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鮑姑 我國醫學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傢

鮑姑 我國醫學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傢

本 名:鮑姑

別 稱:名潛光

出生時間:約309

去世時間:363

信 仰:道醫

鮑姑,名潛光(約公元309-363年)是中國古代4位(晉代鮑姑、西漢義妁、宋代張小娘子、明代談允賢)女名醫之一。她是晉代著名煉丹術傢、精通灸法,是我國醫學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傢。

人物簡介

鮑姑(288~343),名潛光,陳留人(今河南開封)。其父鮑靚,字太玄,曾任南海太守,師事陰長生真人,學得煉丹之術。鮑姑自幼耳濡目染,後來也參與煉丹和行醫。319年(東晉太興二年),鮑靚在越秀山南麓建越崗院(即今三元宮),供鮑姑居住修煉。與葛洪結為夫妻後,共同研究醫學和煉丹術,一起煉丹制藥,並到廣州一帶采集丹砂等20餘種藥物,作為原料。現南海西樵山附近的仙崗還存有他們早年煉丹的遺址。鮑姑一生行醫、采藥,足跡遍及廣州所轄南海郡的番禺、博羅等縣。醫德高尚,擅長灸法,尤精通艾炙法,善於醫治贅瘤與贅疣等病癥,為百姓解除病痛,被尊稱為“女仙”、“鮑仙姑”。鮑姑的灸法經驗主要記載在葛洪的《肘後要急方》內。全書記有針灸方109條,其中灸方占99條。該書較詳明的記述灸法的作用、療效、操作方法、註意事項等,豐富瞭中醫學的灸法內容。原存於廣州市三元宮的“鮑姑艾灸穴位圖”,對人體骨節經絡、五臟六腑均有詳細敘述,大致符合現代醫學原理,是中醫學的寶貴遺產。343年(建元元年)鮑姑患急病辭世(一說在羅浮山玉鵝峰千丈巖采藥墮巖身亡)

相關介紹

出生

她出生於一個官宦兼道士之傢,其父鮑靚是廣東南海太守。她以專治贅瘤和贅疣而聞名於時,以艾線灸人身之贅瘤,一灼即消,療效顯著。她長期與丈夫葛洪在廣州羅浮山煉丹行醫,嶺南人民尊稱她為“鮑仙姑”。

傢庭

父親鮑靚,亦名靜,晉代道教徒,字太玄, “稟性清慧,學通經史,修身養性,學兼內外,明天文河圖洛書。原籍東海人(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人)約生於公元260年。東晉元帝大興元年(318)鮑靚於蔣山遏真人陰長生授屍解術。多次奉命爭戰,升官至黃門侍郎,南海郡太守,(當時廣東廣西兩省分為三個郡:南海郡、蒼梧郡、象郡)。帶他的獨生女潛光(世稱鮑姑)赴任。

其夫葛洪字稚川,江蘇句容人,生於公元 282年,是我國一千七百多年前的科學傢,曾從鄭隱學習,又拜鮑靚為師,學丹術,盡得其傳。元帝召為丞相掾,以功賜爵關內侯,又選送他做散騎常侍,他堅辭不就,長期隱居廣東羅浮山沖虛古觀,過著丹鼎兼綜醫術生活。生平著書立說頗豐富,約有五百三十卷,主要著作有《抱樸子》《肘後救卒方》等書。

鮑姑生活在這樣的傢庭和環境,耳濡目染,專功道學醫學,學有所成。

成長

鮑姑的一生,幾乎都在廣東渡過,行醫、采藥,足跡廣闊,遍及南海縣,番禺縣,廣州市,惠州市,惠陽縣,博羅縣,羅浮山一帶,經常出沒崇山峻嶺,溪澗河畔。《西華仙籙》一書說:萍花溪 “常有老姥采萍其間,莫測她所自來,問之,答曰:我叫鮑姑。”萍,據《玉篇》註:“大萍”即浮萍,有解熱,抗菌,抗瘧等作用,主治風濕,麻痹,腳氣,打撲損傷,目赤翳膜,口舌生瘡,吐血等。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婦女,能這樣跋山涉水,采藥行醫,以救萬民,實在令人欽佩。她足跡所到之處,至今皆有縣志、府志及通史記載,這些地方志書,都把她作為仙人,稱為鮑仙姑,她制的艾也稱“神艾”,其實她是一位不平凡的民間女醫師。 她醫術精良,擅長灸法。她是采用越秀山腳下漫山遍野生長的紅腳艾絨進行灸療治疾,因此,後人稱此艾為“鮑姑艾”。曾有詩贊頌:“越井崗頭雲作嶺,棗花簾子隔嶙峋。我來乞取三年艾,一灼應回萬古春。”

龍眼  墨水  金暉  亞橋  不與  中裝  國民政府  毗盧遮那  黑與白  唇緣  半晌  這是水  器樂曲  吉水縣  副交感神經  鐵板魷魚須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