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述誠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李克農
外文名:又名澤田、峽公、種禾、曼梓、稼軒、天癡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炯煬鎮中李村
出生日期:1899年9月15日
逝世日期:1962年2月9日
職 業:將軍
信 仰:馬克思主義
主要成就:一級八一勛章
李克農(1899.9.15~1962.2.9),漢族,安徽巢縣(今巢湖市)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局長、紅軍工作部部長;參加長征後,任中共中央聯絡局局長;抗戰時,在國民黨統治區協助周恩來、葉劍英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社會部部長、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團委員兼秘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外交部副部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情報部部長。1953年起,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是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1962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
李克農是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傢、傑出的社會活動傢、外交傢,我黨我軍隱蔽戰線的卓越領導者和組織者。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以對黨無限忠誠和高度負責的精神,在緊急關頭保衛瞭黨中央的安全,在關鍵時刻向黨中央提供瞭決策性情報,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瞭重大貢獻。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899年9月15日誕生在蕪湖市吉和街(原名雞窩街)馬傢巷1號。父親李哲卿供職於蕪湖海關雍傢鎮關卡,生有3子,李克農居長。
1905年至1909年,李克農就讀於私塾和巢縣初等小學。
1910年,在李克農11歲時,進入蕪湖安徽公學附屬小學,與阿英編在一個班級,共度瞭4年同窗生涯。
1914年至1917年,李克農求學於當時蕪湖有名的教會學校——聖雅閣中學。
1917年,在北京《通俗周刊》做發行工作,張勛復辟,被迫回蕪,是年娶趙瑛為妻。
投身革命
1918年9月,經蔣光慈和李宗鄴等介紹,李克農和阿英一起加入主要由蕪湖省立五中學生發起組織的無政府主義團體——安社。安社出版發行《自由之花》,標榜反對強權、反對禮教、反對專制,在當時有著一定的進步意義,並在皖省內外學校中產生較大的反響。
1919年6月,當五四狂飆席卷全國之際,經蕪湖省立五中學監高語罕和教師劉希平的介紹,李克農到省府安慶,擔任《國民日報》副刊編輯,因著文反對皖省督軍倪嗣沖提出的淮鹽每包附加二角五分的新稅法,被省議會議長控告而入獄。7天後經省學聯和其他群眾團體向當局請願和抗議而獲釋,不久返回蕪湖。
1921年,李克農和阿英經劉希平等介紹,同赴六安縣,阿英任教於六安省立第三農業學校,李克農擔任縣政府第二科科長。
1925年5月,蕪湖學生掀起反對帝國主義奴化教育學潮,後李克農與宮喬巖、錢杏村等創辦民生中學,任事務主任。“五·卅”慘案後,任皖省“外交後援會”宣傳事務。1926年年底,經錢杏村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3月,國民黨蕪湖縣黨部成立,任宣傳委員,後奉中共蕪湖特支指示與阿英等打入蕪湖青幫組織。4月18日,蕪湖國民黨右派策劃反革命事變,李事先獲悉,使中共蕪湖特支及共青團蕪湖地方執行委員會主要骨幹得以隱避。克農等潛往巢縣,11月27日返蕪,以民生中學校董事會主席身份主持校務,此校成為中共安徽省臨委的秘密活動點,遵照臨委指示,在校內成立“濟難會”。
1928年1月27日蕪湖縣公安局圍捕濟難會負責人王紹虞等40餘人,28日晨,包圍民生中學,進行搜捕,李克農潛往上海,省長陳調元下令通緝。
1928年1月,李克農避過搜捕,逃至南京,在下關車站被敵人發現。在追捕之中,幸虧昔日民生中學同事王振武營救,他才再次脫險。
打入上海
1928年秋,李克農與當時的中共中央宣傳部負責人羅綺園取得聯系。根據黨的指示,他與宣傳部幹事潘漢年一道創辦小型報紙,先辦《鐵甲車》,後辦《老百姓報》,由李克農任經理,潘漢年任編輯。大約在1929年初,經中共江蘇省委研究決定,李克農被調到滬中區委任宣傳委員。
1929年11月,李克農在上海一傢電影公司看拍攝電影,他的昔日老友、安徽舒城人胡底將錢壯飛引薦給他。
1929年12月,經組織批準考入國民黨上海無線電管理局(局長為徐恩曾),任廣播新聞編輯,後任電務股長。同年,國民黨秘密組建特務組織,任命徐恩曾為國民黨中央組織部總務科主任(實為調查科主任),遵照周恩來的命令,李克農、錢壯飛、胡底設法打入其內部並組成黨的特別小組,李克農任組長,常往來於寧滬之間指導工作並負責與中央特科聯系。
1930年,李克農調中央特科工作,由中央政治局委員顧順章領導,陳賡聯系,從此國民黨CC組織的秘密經李克農小組有領導有計劃及時掌握。
1931年4月,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被捕叛變,敵人企圖利用顧順章將我黨中央在上海的機關一網打盡。在這千鈞一發的危急關頭,李克農得到錢壯飛派人送來的情報,設法報告瞭黨中央,為保衛黨中央和地下黨組織的安全作出瞭卓越貢獻,受到中央嘉獎。李克農機智勇敢與敵人鬥爭,被譽為“黨的秘密工作四傑”之一。
進入蘇區
1931年8月,李克農奉命撤離上海,奔赴江西蘇區。由於在廣東大埔附近遭敵阻擊,他隻好折回香港,直到1932年春才到達江西瑞金。由蘇區中央局委員兼組織部長任弼時分配至江西省保衛分局任執行部長。這期間,他奉省委負責人李富春指示,來往於江西石城、廣昌、雩都、興國、平安寨等地,慎重細致地審查瞭大批積壓的反革命嫌疑犯問題,糾正瞭一批整錯瞭的所謂AB團、社會民主黨、改組派、托派等案件,讓大批受冤枉的同志重見瞭天日。當他返回瑞金時,新的蘇區中央局書記周恩來正在組建黨委領導下的肅反機關——國傢政治保衛局,李克農被委任為該局執行部長。不久,又被調至前方,先後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局長和工作部部長等職。在他的領導下,紅一方面軍所屬一、三、五、七、九5個軍團的政治保衛分局迅速建立起來。
1934年10月,李克農參加瞭二萬五千裡長征,在長征中率領偵察部隊沿途進行地面偵察工作,並擔任中央縱隊駐地的衛戍司令,對保衛黨中央起瞭重要作用。他還協助葉劍英等,同張國燾分裂黨中央的陰謀活動進行瞭堅決的鬥爭。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後,根據當時世界法西斯主義抬頭、日寇侵華日深的形勢,黨中央決定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提出瞭“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在毛澤東關於做好東北軍和西北軍工作指示下,中共東北軍工作委員會宣告成立,周恩來擔任主任,李克農和朱理治被指定為周恩來的助手。不久,中共中央聯絡局成立,李克農又擔任局長,對外稱蘇維埃政府外交部長。這期間,他協助周恩來在瓦窯堡舉辦訓練班,並在周恩來和彭德懷的領導下,著重做瞭原東北軍第六十七軍一〇七師六一九團團長高福源的工作,經常找他促膝談心,使高氏覺悟很快提高,認識到隻有團結抗日才有出路,並表示回去做張學良等人的工作。最後由李克農等人介紹高福源加入瞭中國共產黨。
西安事變後,李克農任中共代表團秘書長,協助周恩來、葉劍英等同志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為爭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做出瞭重要貢獻。
抗戰勝後
1937年2月中下旬,李克農奉命搭乘國民黨中央委員張沖的飛機前往上海,進行國共合作的工作。
1937年8月29日,李克農奉命赴南京建立八路軍駐南京辦事處,任主任。在南京的4個月時間內,他完成瞭許多緊急而繁重的任務。他曾協助葉劍英參謀長為八路軍向國民黨軍事機關交涉軍餉、軍械、醫療藥品和其他軍用物資,並為陜甘寧邊區和八路軍采購、運去大批急需用品。他曾在秦邦憲的領導下,參與恢復和建立起長江流域和華南各地的中共地方組織。以李世農為書記、張愷帆和桂蓬為委員的中共皖中工委,就是在他的籌劃下於1937年11月宣告成立。他又協助周恩來、秦邦憲和葉劍英從國民黨監獄裡營救保釋出數百名中共黨員和進步人士。
1937年12月15日左右,李克農到達武漢,不久被任命為中共中央長江局秘書長和八路軍總部秘書長,分管機要、電臺和情報工作。
1938年11月中旬,李克農根據周恩來的指示,赴桂林建立八路軍駐桂辦事處,任主任。自從國民黨制造長沙大火事件之後,桂林就成為抗戰的一個重要據點。
1941年1月22日,在八路軍駐桂辦事處被撤銷後,他率領同志們沖破重重封鎖,勝利到達重慶八路軍紅巖辦事處。
延安工作
1941年2月,李克農奉命撤回延安,3月,擔任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9月,中共中央情報部成立,毛澤東提名李克農任副部長。這期間,他參與領導瞭各地秘密情報組織的建設工作,並著力建立瞭中情部西安情報系統,使之逐步成為我黨開展北方工作的基地,給黨及時地提供瞭決定政策行動的很多重要機密情報。
1946年1月,國民黨被迫同中共簽訂瞭停戰協定,在北平成立瞭軍事調處執行部,李克農擔任中共代表團秘書長兼代表團總支書記,主要負責領導電臺和機要科的工作。
情報主管
全國解放後,李克農歷任中央軍委情報部部長和中共中央情報委員會書記,在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後,又擔任外交部副部長。
1949年12月6日,毛澤東主席應邀赴蘇。李克農和公安部部長羅瑞卿等護送毛澤東安全抵達滿洲裡。
1950年12月,中共中央軍委總情報部成立,李克農被任命為部長。
1951年曾參加朝鮮停戰談判。1954年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代表之一,出席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會議。曾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2枚。
1955年7月1日,總參聯絡部改為中共中央調查部,總參副總長李克農兼任部長,並被批準列席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會議。
被授上將
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他是這次被授予上將軍銜的52名將軍中唯一一個沒有領過兵、打過仗的將軍。
1956年6月7日,毛澤東主席指定李克農為中央臺灣工作小組的召集人。在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上,他當選為中央委員。
晚年生活
1957年10月25日,李克農不幸摔倒造成腦溢血而住院治療。
1958年3月6日,在他的病情稍為平穩一些之後,黨中央任命他為中央外事小組成員。
1961年1月6日,他的夫人趙瑛病故。病中的李克農無限悲哀,深情地稱頌這位跟隨他44年的老伴是“母儀典范”。
1962年1月26日至2月6日,李克農抱病出席在京召開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2月9日21時,因腦軟化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2月10日,他的遺體被移置北京醫院,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和陳雲等領導人到醫院向其遺體告別。2月12日,經黨中央研究決定,李克農的靈堂設置在中山公園中山堂。13日首都各界2500多人在中山堂隆重舉行公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