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范 東漢末年荊南桂陽郡太守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張池明
別名:張傢相、張赤民、張傢駒
國籍:中國
出生地:河南省新縣泗店鄉傅山村傅傢窪
出生日期:1917年8月24日
逝世日期:1997年11月8日
職業:軍人
畢業院校:延安抗大
信仰: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中共第九、十屆中央委員
早年經歷
張池明(1917年—1997年),男,又名張傢相、張赤民、張傢駒,湖北省麻城縣乘馬區第四鄉傅山村(現河南新縣泗店)人。1917年8月24日出生於該村傅傢窪一戶貧苦農民傢中。傢庭五口人,租種三畝稻田。祖父年歲已高,勉強做些輕微農活。父親多病,經常帶病參加勞動。母親操持傢務,農忙時也下田做一些農活,他和姐姐年齡尚小,傢庭勉強維持生活。8歲時傢裡人省吃儉用,送他進瞭私塾讀書,學名張傢相。他幼時聰穎,老師常誇他將來能成大器。
土地革命
10歲時輟學在傢,跟隨叔父到處宣傳革命,1928年4月,他任區兒童大隊長,11月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改為為張赤民,並任光山縣兒童團總隊長。1929年冬,他出席鄂豫邊區共青團代表大會和工農兵代表大會。1931年5月,張池明調少共鄂豫皖分局工作,同年12月兒童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張池明當選為常委兼秘書長。紅四方面軍第四次反“圍剿”失利後向川陜轉移,張池明留任獨立十三團少共團書記,開始瞭他的戎馬生涯。是年,他剛滿15歲。1932年11月,重建紅二十五軍後,張池明被編入七十三師。後省委部分領導開始在軍隊中進行“肅反”,張池明被誣為“AB團”的頭頭,在押往刑場時被軍長吳煥先救下,留在軍部擔任秘書。同年11月,紅二十五軍開始長征,他沿途書寫標語、找向導、繪地圖,工作做得十分出色。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11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徐海東在向毛澤東匯報戰況時,毛澤東要查看地圖,張池明立即送去一張軍用地圖,受到主席的表揚。其後,他任紅十五軍團作戰科科長。不久,入抗大學習。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張池明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作戰科科長,參加瞭平型關戰役。1938年2月,三四四旅配合一二九師粉碎瞭日軍“九路圍攻”。後他任六八八團參謀長。為開展遊擊戰爭,他率第一營在山東荷澤、曹縣一帶抗擊日寇。他將地方的一些遊擊支隊合編為旅挺進縱隊,並出任政治部主任。不久,縱隊改為特務團。1939年春,張池明調任冀魯豫支隊遊擊第二大隊政治部主任,1940年2月,任六八七團政委。7月,他率部挺進蘇北,開辟蘇北抗日根據地。皖南事變後,張池明被編入新四軍四師八旅二十二團。不久,他任八旅政治部主任兼鹽阜軍分區政治部主任。他參加瞭皖東北、蘇北的反掃蕩、反蠶食、反頑軍鬥爭。1943年9月他到達延安進入中央黨校學習,更名為張池明。1945年4月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
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初期,張池明從延安進入東北,任松江軍區政治部主任。1946年4月,任哈爾濱衛戍區副政委。7月,任哈東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後調任東北民主聯軍獨立二師政委,參加瞭“三下江南”作戰,共殲敵4萬餘人。1947年5月,調任東野六縱十六師政委,8月,任六縱政治部主任。率部南下參加瞭平津戰役、渡江戰役、湘贛戰役、廣西戰役。後任四十三軍政委。1950年2月,他指揮海南戰役,殲敵3.3萬人。
建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部長兼政治委員。1955年初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參謀長。1955年10月調任後勤學院副院長。1962年任總後勤部副部長兼後勤學院院長,他分管作戰勤務和援外工作。1965年3月,張池明率一批同志對後勤部的後方基地進行瞭一個多月的考察、摸底,從河南省經川、陜到成都、昆明,又從湘、鄂到兩廣,走遍瞭大半個中國,為我軍後勤工作的合理化、科學化制定瞭更科學的工作方案。1967年7月,張池明出任總後勤部政委、黨委第二書記。同年10月,他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被抓到萬人大會上批鬥。1969年4月,出席瞭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第九屆中央委員和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1975年,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