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遁
来源:74U閱讀網
本 名:張載
別 稱:張子橫渠先生
字 號:子厚橫渠
所處時代:北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長安(今陜西西安)
出生時間:1020年
去世時間:1077年12月26日
主要作品:《崇文集》、《正蒙》、《橫渠易說》
主要成就:理學創始人之一關學創始人
宋天禧四年(1020年),張載出生於長安(今西安)。其名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載物”。張載從小天資聰明,十歲時隨外傅學習,就表現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志氣不群,知虛奉父命”。少年喪父,使他成熟較早。當時西夏經常侵擾宋朝西部邊境,宋廷向西夏“賜”絹、銀和茶葉等大量物資,以換得邊境和平。這些國傢大事對“少喜談兵”的張載刺激極大,宋仁宗慶歷元年(1041年),張載年近21歲時,寫成《邊議九條》,向當時任陜西經略安撫副使、主持西北防務的范仲淹上書,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打算聯合焦寅(陜西永壽人,精兵述)組織民團去奪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為國傢建功立業,博取功名。宋仁宗康定元年至慶歷二年(1040年—1042年),范仲淹知永興軍、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在延州軍府召見瞭這位志向遠大的儒生。張載談論軍事邊防,保衛傢鄉,收復失地的志向得到瞭范仲淹的熱情贊揚,但范仲淹說:“儒者自有名教,何事於兵? ”
認為張載可成大器,勸他作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須去研究軍事,勉勵他去讀《中庸》,在儒學上下功夫。張載聽從瞭范仲淹的勸告,回傢刻苦攻讀《中庸》,仍感不滿意。於是遍讀佛學、道傢之書,覺得這些書籍都不能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又回到儒傢學說上來,經過十多年的攻讀,終於悟出瞭儒、佛、道互補,互相聯系的道理,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學說體系。 慶歷二年(1042年),范仲淹為防禦西夏南侵,在慶陽府(今甘肅慶陽)城西北修築大順城竣工,特請張載到慶陽,撰寫瞭《慶州大順城記》以資紀念。嘉祐二年(1057年),三十八歲的張載赴汴京(今開封)應考,時值歐陽修主考,張載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在候詔待命之際,張載受宰相文彥博支持,在開封相國寺設虎皮椅講《易》。期間遇到瞭程顥、程頤兄弟,張載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虛心待人,靜心聽取二程對《易經》的見解,然後感到自己學得還不夠。第二天,他對聽講的人說:“易學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們請教。”二程由此在京中名聲大震。然而在同二程談論道學的要義後,他又很自信地認為自己已經求得道義,沒有什麼其他的事再值得追求,拋棄所有曾經研習過的學說,專心致志學道。表現瞭他在學術上積極開拓精神,其作《易說》就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張載進士登第,先後任祁州(今河北安國)司法參軍、雲巖縣令(今陜西宜川境內)著作佐郎、簽書渭州(今甘肅平涼)軍事判官等職。在作雲巖縣令時,辦事認真,政令 嚴明,處理政事以“敦本善俗”為先,推行德政,重視道德教育,提倡尊老愛幼的社會風尚,每月初一召集鄉裡老人到縣衙聚會。常設酒食款待,席間詢問民間疾苦,提出訓誡子女的道理和要求,縣衙的規定和告示,每次都召集鄉老,反復叮嚀到會的人,讓他們轉告鄉民,因此,他發出的教告,即使不識字的人和兒童都沒有不知道的。在渭州,他與環慶路經略使蔡挺的關系很好,深受蔡挺的尊重和信任,軍府大小之事,都要向他咨詢。他曾說服蔡挺在大災之年取軍資數萬救濟災民,並創“兵將法”,推廣邊防軍民聯合訓練作戰,還提出罷除戍兵(中央軍)換防,招募當地人取代等建議。
他還撰寫瞭《經原路經略司論邊事狀》和《經略司邊事劃一》等,展現瞭軍事政治才能。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禦史中丞呂公著向神宗推薦張載,稱贊張載學有本原,四方之學者皆宗之。神宗召見張載,問他治國為政的方法,張載“皆以漸復三代(即夏、商、周)為對”。神宗非常滿意,想派他到二府(中書省樞密院)做事。張載認為自己剛調入京都,對朝廷王安石變法瞭解甚少,請求等一段時間再作計議,後被任命為崇文院校書。當時王安石執政變法,想得到張載的支持。有一天見到張載,對他說:“朝廷正要推行新法,恐怕不能勝任,想請你幫忙,你願意嗎?”張載一面贊同政治傢應大有作為,但又含蓄地拒絕參與新政的行為,遂漸引起瞭王安石的反感。張載上奏辭去崇文院校書職務,未獲批準。不久被派往浙東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審理苗振貪污案,案件辦畢回朝。此時張載之弟監察禦史張戩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與王安石發生激烈沖突,被貶知公安縣(今湖北江陵),張載估計自己要受到株連,辭官回到橫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