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商浩
来源:74U閱讀網
本名:嬴嘉
別稱:秦德公
所處時代:春秋
民族族群:華夏族
主要成就:遷都雍城
秦德公,嬴姓,趙氏,名不詳,是秦憲公(亦作秦寧公)秦德公之子,其母名叫魯姬子。秦憲公共有三子,與魯姬子生下長子秦武公、次子秦德公,與其他姬妾生下少子秦出子。 秦憲公十二年(公元前704年),秦憲公去世,大庶長弗忌、威壘和三父廢掉太子秦武公,擁立秦出子為君。 秦出子六年(公元前698年),三父等人共同合謀派人暗殺秦出子,再次擁立秦武公為君。秦武公二十年(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去世。秦武公死後,群臣未立秦武公之子公子白為君,而是擁立秦德公為君。秦德公繼位後,將公子白封在平陽。梁芮朝貢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秦德公開始住在雍城大鄭宮,並用牛羊豬各三百頭在鄜畤祭祀天帝,命人占卜是否適宜居住在雍城。占卜的結果顯示吉利,居住在雍城之後,秦德公的子孫可以東到黃河飲馬。同年,梁國國君、芮國國君來朝貢。
設立伏日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秦德公下令在歷法中設立伏日 ,並下令修建在伏日祭祀的伏祠。農歷六月三伏天的說法就起自秦德公時期的秦國。伏就是隱伏避盛暑的意思,產生伏天的說法以後,人們一聽說入伏,就會想到盛夏來臨。伏天盛暑天熱,容易致病,人們要想辦法避暑、少動,自我保養的意識提高許多。在此之前,秦國沒有伏天的說法,周朝和其他諸侯國也不存在;在此之後,人們特別重視伏天的來臨,漢朝初期,朝廷甚至明確要求各地根據本地的自然氣候條件選擇伏日,不必求同。我們常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但是沒有幾個人知道是秦德公開始規定入伏。當然,既然入伏,總得想想避暑熱的辦法。當時的人認為熱毒惡氣會產生蠱,需要用狗血禳除。於是秦德公命令把狗殺死肢解,將狗的肢體懸掛在城邑的四門,用來驅厲鬼、避邪氣。 同年,秦德公去世,終年三十四歲。秦德公共有三子,都相繼成為國君,長子秦宣公,中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