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徐乾學 清代大臣學者藏書傢

徐乾學 清代大臣學者藏書傢

本名:徐乾學

字號:字原一、幼慧;號健庵、玉峰先生

所處時代:中國清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南直隸蘇州府昆山縣

出生時間:1631年

去世時間:1694年

主要作品:《澹園集》、《讀禮通考》

主要成就:嘉興組織十郡大社被任命為《明史》總裁官

早年時期

徐乾學出生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十一月二日(11月24日),自幼聰明,8歲能文。順治七年(1650)與吳偉業、尤侗、朱彝尊等在嘉興組織十郡大社。

順治十一年(1654年)徐乾學進入太學。康熙九年(1670)徐乾學參加殿試,禦賜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徐乾學是順治十六年(1659年)狀元徐元文、康熙十二年(1673年)探花徐秉義的大哥。人們稱徐氏三兄弟為“昆山三徐”。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是他們的舅父,三兄弟都曾得到顧炎武的捐助。

仕宦著學

康熙十一年(1672年),徐乾學作為副考官,與蔡啟観一起典考順天府鄉試。他從已被放棄的試卷中挑出瞭韓菼,可以說慧眼識才,最終韓菼奪魁,成為狀元。而由於他的此舉,使文體發生瞭古樸而清新文雅的變化。後來,由於副榜遺漏漢軍卷未取,遭給事中楊雍建彈劾,徐乾學、蔡啟観二考官被降一級調用。

康熙十四年(1675年),徐乾學捐復原官,後升為左春坊左贊善,充任日講起居註官。不久,他的父母先後去世,丁憂回老傢。

康熙十五年(1676年),徐乾學在別人幫助下,開始編纂一部關於喪禮的重要著作《讀禮通考》,計一百二十卷,他博采諸傢之說,剖析義理十分透徹。後來經多次校訂

,在他去世兩年後,由他的兒子開始刊行。應當指出,用於編纂此書的某些資料,乃抄襲萬斯同。

康熙十九年(1680年),他為納蘭性德搜集唐、宋、元、明學者的解經之書,纂輯成《通志堂九經解》一千七百九十五卷。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徐乾學被任命為《明史》總裁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為翰林院侍講。後來徐乾學升為侍講學士。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徐乾學的兒子徐樹屏、侄子徐樹聲等都考中順天鄉試。康熙帝一看所中大都是江南浙江籍,在來自南方的應試者中,居然有文理悖謬,文體不正的也中瞭舉,康熙帝命令再勘察考卷。結果將原來典考的官員革職嚴辦,徐傢兩名子弟也雙雙落第。年底,徐乾學遷任詹事府詹事。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大考翰林詹事於保和殿,徐乾學列為一等,徐乾學和韓菼、孫嶽頒、歸允肅等獲皇帝褒獎賞賜,隨即升徐乾學為內閣學士、在南書房值班。徐乾學出任《大清會典》、《一統志》副總裁,教習庶吉士,為庶吉士編纂一部《教習堂條約》,此書後來收入《學海類編》。同年,由他主持詮釋康熙帝欽定的《古文淵鑒》脫稿,全書六十四卷。這一年,戶部郎中色楞額疏請禁用明代舊錢,戶部尚書官科爾坤、全國柱等隨聲附和。徐乾學上奏,認為新、舊錢應兼行並用。指出如果設立嚴禁舊例,恐怕會無端產生麻煩和騷擾。最後,康熙帝采納瞭他的意見。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徐乾學授任禮部侍郎,充經筵講官。次年,升左都禦史,並兼任《一統志》編纂局總裁。一年後,徐乾學任會試主考官,不久,擢升刑部尚書。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徐任左都禦史時,與明珠親信佛倫、餘國柱結怨。後來徐乾學又與索額圖、熊賜履勾結,反擊明珠。徐乾學利用其門生郭琇彈劾明珠,明珠、餘國柱遂罷相。李光地說徐乾學“譎詭奸詐”。當時的民謠說:“九天供賦歸東海(徐乾學),萬國金珠獻澹人(高士奇)。”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徐乾學遷任左都禦史,復劾罷擢升刑部尚書。任上,他整肅臺綱,劾罷甘肅、山東兩總兵。

乞歸被劾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湖廣巡撫張汧爆發貪污案,張汧被逮捕問罪時,供出曾向徐乾學行賄,並涉及高士奇和陳廷敬。後為康熙所庇,事遂不瞭瞭之。後又被許三禮劾“既無好事業,焉有好文章,應逐出史館,以示遠奸”,徐乾學上疏請“放歸田裡”,五月,康熙準徐乾學罷官,攜書局即傢編輯,隨行有閻若璩、顧祖禹、胡渭與黃虞稷,致力於《大清一統志》編修,又仿司馬光《資治通鑒》體例,與萬斯同、閻若璩、胡渭等排比正史、參考諸書,纂成《資治通鑒後編》—百八十四卷。

康熙三十年(1691年),徐乾學因曾寫信給前任山東巡撫錢鈺,包庇朱敦厚,事發後,徐乾學、錢鈺均遭到革職。其子徐樹敏亦被舉發私收饋金。康熙三十年(1691年)江南江西總督傅拉塔(《清史稿》作傅臘塔,明珠的外甥)彈劾徐乾學及其弟徐元文不法之事“招搖納賄,爭利害民”共十五款,閏七月二七日徐元文“驚悸嘔血而死”。自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至三十一年(1692年)間,徐乾學一傢被控不法事有二十多起。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下諭大學士推舉文章學問超卓的人上來,王熙、張玉書等舉薦瞭徐乾學與王鴻緒、高士奇,康熙帝命他們來京修書。徐乾學在之前已經逝世,遺疏將自己編著的《一統志》進與康熙,康熙下詔恢復他之前的官職。

瀛海  職業道德  至今已有  鴨王  翎文  石沉大海  城站路翡  巴多  立身行事  褒義詞  吡嗪  憂國忘傢  垂死病中驚  陳江  話題  盧延讓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