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塗 《水滸傳》中的人物
来源:74U閱讀網
本 名:子昭
別 稱:武丁
所處時代:商朝
民族族群:華夏族
去世時間:公元前1192年
主要成就:復興商朝開創武丁盛世
職 業:商朝君主
在位時間: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
廟 號:高宗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盤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 ,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斷代工程將武丁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 武丁在位時期,勤於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說及甘盤、祖己等賢能之人輔政,勵精圖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展 ,史稱“武丁盛世”。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廟號高宗,死後由其子祖庚繼位。
繼承王位武丁是商王盤庚的侄子,商王小乙之子。相傳,武丁少年時期遵父命行役於外,與平民一同勞作,得以瞭解民眾疾苦和稼穡艱辛, 與下層民眾比較接近。武丁在位前,是一個“舊勞於外,愛暨小人”,武丁長期在外,不能不認為是小乙的有意安排;馬融曾說,武丁為太子時,其父小乙使行役,有所勞苦於外,與小人從事,知小人艱難勞苦7。公元前1251年,商王小乙去世,武丁繼任商朝君主之位。[1] 武丁繼位後,想要復興商朝,但沒有得力的大臣輔佐。武丁因此三年不說話,將一切政事交由塚宰決定,自己則觀察國傢風氣。
武丁繼位之初,朝中並非無人可用,《尚書·說命中》:“臺小子舊學於甘盤。”《史記·殷本紀》:“帝武丁即位… …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塚宰,以觀國風。”可見,除舊有的官僚體系外,武丁既有可托政事的塚宰,又有可以師事之的甘盤,並不缺乏治國的人才。後來,武丁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說擔任宰相,輔佐朝政。傅說盡力輔佐武丁,將商朝治理得很好。 史籍中多有記載:《墨子·尚賢》:“昔者傅說被褐帶縈,庸築於傅巖,武丁得而舉之,立為三公,使之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昔者傅說居於北海之州,圜土之上,衣褐帶索,庸築於傅巖之城。武丁得而舉之,立為三公,使之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孟子·告子下》:“傅說舉於版築之間。”《國語·楚語》:“昔武丁能聳其德… …而又使以夢象旁求四方之賢,得傅說以來,升以為公,而朝夕規諫。”《史記·殷本紀》記載:“武丁… …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商大治。故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
武丁利用“夢帝賚予良弼”的策略提高瞭傅說的宗教地位,同時也極力提高傅說在行政系統中的地位,稱傅說“朝夕納誨,以輔臺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啟乃心,沃朕心,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後,以康兆民”,使之成為權力系統中的關鍵人物。
武丁利用傅說進行強化王權的同時,也在理論和制度上對采取瞭集中權力的措施,集中王權的方法主要集中於三個方面,《尚書·說命》中比較詳細的記載:一是強調“惟天聰明,惟聖時憲,惟臣欽若,惟民從乂”的君臣秩序。二是改革用人制度,加強商王對官員的任免權。“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其賢。”建立任人唯能、任人唯賢的規則,力圖改變盤庚所強調的“惟圖任舊人共政”的用人模式,“最終取得瞭對官吏的最終任免權”。這實際上是對舊貴族在任職特權上的否定,大大加強瞭商王選拔官員的自由度,對王權的加強具有積極的意義。三是改革祭祀制度,把神權掌握到商王手中。商代前期與王權對立的貴族主要是依靠神權,《尚書·君 》:“時則有若伊陟、臣扈,格於上帝,巫咸乂王傢。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所以列舉的權臣皆是“格於上帝”的巫師,神權構成對王權的主要威脅。商代的神權最主要表現於祭祀權,研究表明,武丁前期的祭權十分分散,多種非王卜辭都有頻繁祭祀祖先的記錄,有的甚至祭祀商王的遠祖。針對這種情況,武丁提出:“黷予祭祀時謂弗欽。禮煩則亂,事神則難”,對祭祀進行改革。
武丁時期,特別是通過對土方、舌方和羌人等方國部落的一系列戰爭,不僅消除瞭邊患,有利於邊疆的開拓和發展,而且通過戰爭掠奪瞭大量財物和奴隸,從而又促進瞭商代奴隸制社會經濟的前所未有的發展。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廟號高宗 ,由其子祖庚繼位。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