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麟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湛若水
別 名:字元明號甘泉
國 籍:明朝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增城(今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
主要成就:建立“甘泉學說”
代表作品:《湛甘泉集》《心性圖說》 《楊子折衷》
謚 號:文簡
湛若水,明成化二年丙戌十月十三日(11月20日)巳時出生於增城縣甘泉都沙貝村(今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 。父湛瑛早喪,由母陳氏撫養成長。若水自幼聰敏,因故14歲始入學,16歲往廣州府庠就讀,明弘治五年(1492),他27歲(弘治五年)中舉人,29歲往江門就學於陳獻章(號白沙),毅然焚掉“路引”(赴考證件)以表學習決心。潛心研究心性理學,數年間學業大進。由於得到嚴師的耳提面命,學識大為長進深得陳的賞識,因而成為白沙學說的衣缽傳人。弘治十一年三月,白沙在信中贊其學術成就曰:“來書甚好,日用間隨處體認天理,著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處也”。第二年將“江門釣臺”作衣缽傳與若水執掌,作《贈江門釣臺詩》跋:“達摩西來、傳衣為信。江門釣臺,病夫之衣缽也!今與民澤收管,將有無窮之祝。珍重!珍重!”弘治十三年(1500年)白沙卒,若水為之服喪3年。若水不樂仕進,後在母親和廣州府僉事徐弦再三規勸下,至弘治十七年,始奉母命北上考試,受國子監祭酒章懋賞識,留讀於南京國子監。弘治十八年(1505年)上北京會考,文章受主考張元楨,楊廷和贊賞,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尋授翰林院編修。若水步入仕途後,有機會在中原宣揚其理學。當時與王陽明(守仁)、呂柟、王崇等人相與論道,學者相從甚眾,聲譽日隆。若水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自稱“陽明與吾言心不同,陽明所謂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謂心者,體萬物而不遺產也”。時稱“王湛之學”。
正德七年(1512年)奉使往安南國冊封安南王。次年正月十七日到達安南國,歸國時婉謝安南王厚饋,深得遠人之心,歸後作《南交賦》。50歲時母親病勢,從京奉柩歸葬,在傢守墓三年。滿服後到西樵山建書院,聚徒講學達4年。若水講學講究方法,要學生先習禮,明學規,現靜坐聚精會神,然後才授課。
嘉靖元年(1522年)都禦史吳廷舉、禦史朱節向朝廷推薦起用若水,始回京復職,補翰林院編修,同修武宗實錄。次年轉翰林院侍讀。又次年任南京國子監祭酒,作《心性圖說》。歷四年,升南京吏部右侍郎,次年轉禮部左侍郎,預南北郊分祭議。
嘉靖三年(1524),升為南京國子監祭酒,後又歷任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湛若水考取進士後,除長期擔任朝廷的官職外,致力於在南京、揚州、番禺、增城、南海等地開設書院講授理學,尤其是不遺餘力地傳播白沙學說。他在講學中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提出“格物為體認天理”與“為學先須認仁,仁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理念,並在弘揚白沙學說時有所創新,終至自成理學的一大門派,被譽為“甘泉之學”。時人將他創立的理學“廣派”與理學的另一大儒王陽明創建的“浙學”並稱為“王湛之學”,分執明代中葉理學的牛耳。他的影響幾及全國各地,其門徒達4千餘人。由於向他求學的人太多,以致在授學時往往要用弟子間代為傳授的方式進行。
68歲由禮部左侍郎升南京禮部尚書。71歲轉南京吏部尚書。 74歲轉南京兵部尚書,奉敕參贊機務。此時安南王莫登庸叛亂,嘉靖皇帝欲親征,若水上《治權淪》疏,反對出兵,因與文武大臣之議不合、遂請求致仕。75歲致仕,從此結束宦途生活、沿東南山水,遊覽講學而歸。回廣州後,在府第附近建“天關書院”講學(天關原名銅關,因若水曾任吏部尚書,俗稱“天官”,故人稱天關為“天官裡”,即今廣州東風中路一帶)。
若水官歷兩京,所至迭創建書院,著書、講學不息,回粵後更專心講學,故《廣東新語》稱:“甘泉翁官至上卿,服食約素,推所有餘以給傢人弟子,相從士三千九百有餘。於會城(廣州)則有天關,小禺、白雲、上塘、蒲澗等書院”。或時到西樵,回增城、登羅浮、上南香講學。在西樵有大科、增城有明誠、南香山有蓮洞、新塘有讀崗和甘泉等書院。若水學識淵博,著述豐富,工書法,生平著作及詩文積逾千卷。將致仕前曾在新塘江畔建鉤臺,紀念其師陳白沙,並作講學、憩息之所。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四月二十二日病逝於廣州禺山精舍,享年95歲。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廿五日歸葬天蠶嶺(增城永和鎮)。
隆慶元年(1567年)追贈太子少保,謚文簡。
湛若水關註傢鄉的教育事業,在廣東境內廣設書院扶持後學,造就瞭不少英才,有力地推動瞭嶺南文化的進程。嘉靖十九年(1540)五月,他獲準退休返回傢鄉,自此往返廣東境內各地講學。遺著有《心性圖說》與《聖學格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