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 明成祖朱棣兵部尚書
来源:74U閱讀網
盧思道簡介:盧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年輕時師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學重於當時,仕於北齊。齊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擇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時稱“八米盧郎”。北齊末待詔文林館。北周滅齊後入長安,官至散騎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學活動在北朝。
盧思道算是隋朝的大文士。隋朝卻是個短命王朝。公元581年隋朝建立,618年滅亡,滿打滿算歷時39載。其間隻歷經瞭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隋恭帝楊侑三代君王。而事實上的執政者隻是楊堅、楊廣兩位,楊侑不過是充名而已。以其在位時間則數楊堅最長,在位24年;楊廣其次,在位13年。楊侑能做六個月的皇上,完全是後來的唐高祖李淵設的局。楊侑本是楊廣的親孫子,生於公元604年。隋末,軍閥割據,民不聊生,內亂四起,李淵便乘其亂於617年10月兵占長安,巧行"挾天子令諸侯"之計,於11月份將13歲的楊侑扶上帝位,遙尊楊廣為太上皇。公元618年3月,隋煬帝死於兵變,同年5月份消息傳至長安,李淵便對楊隋王朝沒有瞭絲毫的顧忌,強逼楊侑下詔退位,自行稱帝,華夏大地於是換成李唐的王號。說起來,某些為王稱帝者也真算狠得可以,那十四歲的楊侑雖被捧上帝位,卻也不過是個孩子。便是如此,也難逃那個時期的"天命大劫"。公元619年五月,已正式登基的唐高祖李淵終究還是派人殺瞭楊侑。這一年的楊侑才僅15歲。 隋朝雖短,但有幾件劃時代的貢獻卻是功不可沒。一是消除瞭華夏大地南北分裂的局面,建立瞭統一的隋王朝。二是實行瞭有效的官制改革。綿延千載的封建中央官制始於隋所創下的"三省(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六部(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制,用現今話說,也算是一種"幹部制度方面的編制改革"吧!三是首創科舉制,用考試的辦法錄用官員,減少瞭考核任用上的失誤,特別是減少瞭很多人為的腐敗。這一項算作是"幹部制度方面考核任免上的體制改革"。四是歷時五年之久開鑿瞭貫通南北四千餘裡的大運河,對方便交通、繁榮經濟起到重要作用。
在這樣一個功過兼之、褒貶兼之的短暫王朝中,盧思道是如何應對世事、展現文才的呢?其實,盧思道雖最後供職於隋朝且逝於隋朝,但這僅是其52歲的一生中的最後三、五年,而他一生的大部時間是相繼供職於北齊和北周的。他的這種特殊經歷或許就是為什麼要寫這首《從軍行》的詮釋。讀史可知,北朝末年是個戰亂不斷、怨聲載道的年代,作為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僚和文人應該實事求是地反映人民大眾祈禱和平、期盼安生的淒苦願望,但他卻不能、也不敢諷嘲當時的戰事,隻能借助勾畫和品評漢時的邊塞戰爭抒發期望和平安定的心願。他期望漢時的民族和解源遠流長,希望將軍邀功好戰的悲劇不再發生。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安定不要動亂,就成瞭詩人《從軍行》的主旨。無怪乎以往的一些詩評直將《從軍行》稱為反戰詩瞭。
《從軍行》古樂府題,全詩28句。該詩立意好、句式新,是七言樂府詩中的佳品,亦被譽為盧思道的代表作。原詩為:"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犀渠玉劍良傢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裡。朝見馬嶺黃沙合,西望龍城陣雲起。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關山萬裡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從軍行,軍行萬裡出龍庭。單於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這首詩的白話大意是:北方邊塞的戰火已照在秦漢離宮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廣那樣的飛將軍兵出長安再出祁連山關隘。執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劍的士兵都是征來的良傢子弟,跨白馬執金韁的都是俠義少年。凌晨起就在邊塞之地擺下"偃月"之陣,夜幕臨近時便以"魚麗"之陣戰勝驅除匈奴的左賢之官。歷戰的山谷中都留下瞭狀如李廣以石為虎箭入石中的神力無窮的故事,山嶺上則是漢將霍去病勝敵後繳械敵方祭天用具的的美傳。戰事綿綿似天涯般沒有窮盡,戰場距薊門(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裡之遙。早上見到的是馬嶺關上的滾滾黃沙,晚上看見的是匈奴王庭處的兵陣如雲。(征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樹已長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戰的親人仍未回還。心如飄雪隨夫遠至於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雲飛懸到內蒙西部的五原城中。而那萬裡之遙的關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獨自應對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別離後的時光飛逝似流水使人有斷腸之痛,那塞外的苦戰和寒冷連戰馬之骨都屢屢受傷。塞外的節氣與物候與內地大不相同,冬秋長而春季短。蕭蕭長風尚可伴河而渡,南歸之雁也可依時不斷的逝向天邊。從軍而去,直到離皇城萬裡去遠征。想那漢宣帝渭橋見匈奴單於而和好罷戰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戰不能的將軍們還將何處尋求征戰以邀功名呢? 樂府詩的特點是通俗平直,多富有民歌意味,讀起來也是簡易上口。顯然,全詩主題部分為三層,從句首到第12句"西望龍城陣雲起",描述的是漢時戰事;從第13句到第24句"歸雁連連映天沒"講述的是傢人對征人的思念。最後四句則是詩人借詠漢時戰事,對戰亂與和平的立場、態度和感情抒發。
讀盧思道在隋史中的文學地位以及後人對《從軍行》的評價,一定認為盧思道必為與生俱來的天才、德才。其實遠不是想象的那般簡單。先讀這首詩,再讀《隋史.卷五七》《北史.卷三十》中的盧思道傳,你將有三大感慨。第一,才因於勤非因於天。隻要認真的讀一讀史,琢磨其中的所謂人才,真的是天才寡、勤才多,而勤才加機遇就成瞭人才。從這個定義上看,盧思道真的不是天才,隻能以勤才論。其傳載,盧思道16歲那年結識瞭一位名叫劉松的,如今的少年在這個年齡已是高一的學生瞭。那個劉松是專做碑銘的,而該是高中生瞭的盧思道對那些碑銘大多看不懂。正是有瞭這個刺激和窘迫,他方廣羅書籍,發憤而讀,數年後終成出眾之才。《北史》有兩處褒揚思道的才華,其一說得是北齊文宣帝高洋駕崩,朝廷令當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擇善而用。結果是作得好的也才選上一兩首,惟有思道被選中八首。由是時人稱之為"八米盧郎"。其二說得是思道在北周為官時曾與文友同作《蟬鳴賦》,"思道所為詞義清切,為時人所重。新野庾信遍覽諸同作者,而深嘆美之"。這些品評,應屬對他勤而苦學的褒揚。第二,才得於學更成於德。無才學時的盧思道自慚形穢,才名稍顯的盧思道卻不重修德,隋史對他的評價是"不持操行,好輕侮人"。就是這個原因,他在早年的為官任上常因話無忌、行無軌屢屢犯錯,人屢受斥、官屢受貶。《北史》中的第一例,說得是北齊天保中期的時候,朝廷剛將前朝的史籍編撰修成,無顧忌的思道便說瞭很多攻擊輕蔑之言,結果幾次受辱、落魄不堪。第二例講得是他供職北周時,有一年因母病回鄉探親,正值鄉人及親屬舉兵作亂,他便加盟進去。叛亂被平定後,按當時的律法,思道當被處死。幸而率兵平叛的將領宇文神舉知、慕其才名,把他保瞭下來,才使他再有機會供職於後來的隋朝。史書中說他在朝為官時的保密觀念也很差,曾因泄密受處分。隻是到瞭他在隋任官時,操行方面的口碑似乎好瞭些。這或許是年齡的緣故吧,這時的思道已是五十上下的年紀,用孔老夫子的話說已是"知天命之年"瞭。據載他逝前還給隋文帝提瞭一條官制設置方面的建議,當時叫做奏章,令楊堅深為感懷。史書的《盧思道傳》開首既言思道"聰爽俊辯,通脫不羈",那是從積極方面匯總瞭思道的性情和人格。第三,和因於戰亦借於戰。思道的一生都目睹著戰亂,他的反戰意願源於目、感於身、生於心、溢於情、凝於詩是很自然的事。對治與亂、戰與和的品評上,他是贊許漢代的,盡管再早些的周王朝綿延八百年,並不在他稱譽之內。為啥?因為他最向往的是漢時邊塞的適度用兵後,贏來的各交戰方的和解與安定。
盧思道,隋初范陽人,今保定市涿州人,和劉備是老鄉。說起來,他恐怕是中國古代讀書人中最有資格領世界吉 尼斯之"做官最多獎"的瞭。他最早做司空行參軍,長兼員外散騎侍郎,直中書省;接著擔任丞相西閣祭酒,歷太子舍人、司徒錄事參軍;數年後,復為京畿主簿,歷主客郎、給事黃門侍郎,待詔文林館。在周武帝平定北齊後,又授之儀同三司,後除掌教上士,再遷武陽太守;晚年盧思道辭官後又被征召,奉詔郊勞陳使;最後死在散騎侍郎,奏內史侍郎事任上。由此看來,單單憑借盧公官職之多(雖然都是小官),且調任之頻繁(雖然都是平級調動)的壓倒性優勢,就實在是該獎得主的不二人選。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終生不得志,一輩子輾轉流離、沉淪下僚呢?主要就是因為他性格上的偏激固執和恃才傲物。 盧思道從小就聰明善辯、灑脫不羈,在他十六歲的時候卻觸瞭他平生的第一個大黴頭。某一天,他在一個山澗旁遇到瞭中山人劉松,劉松這個人,工於鐫刻碑銘,一看到盧思道斜著眼背著手瞧著他做事的樣子,就決心要奚落奚落他,於是劉松隨便指著一塊刻好瞭的碑文對盧思道說:"能看得懂嗎,小子?"盧思道捧起來盯著看瞭半天也看不來個所以然來,接著就一言不發的低著頭走瞭,背後理所當然的傳來瞭劉松的哈哈大笑聲。從此盧思道關起門來,發奮讀書,並拜當時著名詩人邢劭為師,果然不出幾年,學問大進,義理精通。
好,故事講到這裡,各位讀者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到定鼎漢朝四百年江山的韓信瞭,韓信當年抱著"大丈夫必有所忍"的態度忍受市井之徒的胯下之辱,不與之計較,後來大展奇才,輔佐高祖劉邦囊括四海,平定天下,自己也擁兵稱王,獨霸一方,做成大事。衣錦還鄉之後,竟親自找到那個曾經羞辱過他的無賴,不但沒有責罰他,反而給瞭他一大筆錢,韓信這種以德報怨的舉動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嘆服,成為一段充分演繹"知恥而後勇"精神的佳話。但是話說回來,各位讀者如果以韓信之心度盧思道之腹的話,那就大錯特錯瞭,因為我們這位老兄下面所做的事情會讓大傢匪夷所思。
盧思道詩書滿腹學成歸來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極盡他全部的才思做瞭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緊接著下一步就是在第一時間內找到瞭那個當初傷盡瞭他的心而現在又滿臉無辜的劉松,一把將文章扔到劉松面前,"讀讀!"現在輪到該這個可憐的劉松倒黴瞭,劉松顫抖著手從地上撿起文章,大著腦袋將之硬看瞭一遍,然後搖搖頭,"看不懂......" "看不懂?"盧思道長嘆一口氣(史書上記載的是喟然嘆曰,喟然這一舉動,值得品味)道,"我這幾年的學習嘛,還是有益處的,難道是白白浪費光陰嗎?"(學之有益,豈徒然哉)學習當然不算浪費光陰,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我盧思道之所以努力拚命學習這幾年的目的,不是為別的,就是為瞭報復你劉松當年那惡言相辱之仇!
唉,就沖上面這句充滿偏狹自負之情的話,盧思道以後的一切就都可以知道瞭。這還真應瞭西方一個成功學傢說的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一定要引以為鑒,避免重蹈覆轍,最後借用杜牧的一句話: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盧思道一生,聰爽俊辯,通侻不羈;不持操行,好輕侮人。因而,他的仕途並不通暢,但文章詩詞卻是非同尋常。其代表作《聽鳴蟬篇》抒發瞭"暫聽別人心即斷,才聞客子淚先垂"的鄉思,也譏諷瞭長安權貴們"富貴功名本多豫,繁華輕薄盡無憂"的生活,詞意清切,為時人所重。其《從軍行》無疑是古代邊塞詩的佳作,"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裡"、"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真切描寫瞭征人思婦的離愁別緒。其文以《勞生論》最負盛名,揭露瞭北齊、北周官場中趨炎附勢之徒的醜態,頗為生動傳神:"為此者,皆衣冠士族,或有藝能,不恥不仁,不畏不義,靡愧友朋,莫慚妻子。外呈厚貌,內蘊百心,繇(介詞:作"自"解)是則紆青佩紫,牧州典郡,冠幘劫人,厚自封殖。妍歌妙舞,列鼎撞鐘,耳倦絲桐,口飫珍旨。雖素論以為非,而時宰之不責,末俗蚩蚩,如此之敝。"——被近代文學傢錢鐘書贊譽為:北朝文章的壓卷之作。
盧思道的詩長於七言,對仗工整,善於用典,氣勢充沛,語言流暢,已開初唐七言歌行的先聲,在北朝後期和隋初有較高地位。代表作《鳴蟬篇》抒發客愁鄉思,譏諷長安權貴"繁華輕薄"的生活,詞意清切,寄托較深,曾受到庾信的贊賞。《從軍行》描寫征人思婦的離愁別緒,諷刺武將邀功求賞,是一首較好的邊塞詩。盧思道的文以《勞生論》為最著名,文中揭露北齊、北周官場中趨炎附勢之徒的醜態,頗為生動傳神,被今人錢鐘書譽為北朝文壓卷之作。他還有《北齊興亡論》、《後周興亡論》等史論,通過親身經歷,論二代滅亡之原因,也具識見。
盧思道(約531—582或535—586)隋代詩人。字子行。范陽(今屬河北涿縣)人。北齊時,為給事黃門侍郎。北周間,官至儀同三司,遷武陽太守。入隋後,官終散騎侍郎。終年52歲。其卒年一說為隋開皇六年,即公元586年。
盧思道是"北朝三才"之一邢劭的學生。北齊天保年間,即以文章著名。北齊文宣帝死後,當朝文士各作挽歌10首,擇善用之。魏收、祖孝徵等人不過得一二首,唯盧思道得8首,故時人稱為"八米盧郎"。
盧思道的詩長於七言,對仗工整,善於用典,氣勢充沛,語言流暢,已開初唐七言歌行的先聲,在北朝後期和隋初有較高地位。代表作《鳴蟬篇》抒發客愁鄉思,譏諷長安權貴"繁華輕薄"的生活,詞意清切,寄托較深,曾受到庾信的贊賞。《從軍行》描寫征人思婦的離愁別緒,諷刺武將邀功求賞,是一首較好的邊塞詩。盧思道的文以《勞生論》為最著名,文中揭露北齊、北周官場中趨炎附勢之徒的醜態,頗為生動傳神,被今人錢鐘書譽為北朝文壓卷之作。他還有《北齊興亡論》、《後周興亡論》等史論,通過親身經歷,論二代滅亡之原因,也具識見。
有集30卷,已佚。今傳《盧武陽集》1卷。《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27首,《全隋文》存其文10餘篇。事跡見《北齊書》、《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史》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