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姚鼐 清代著名散文傢

姚鼐 清代著名散文傢

中文名:姚鼐

別 名:姚姬傳姚夢谷姚惜抱惜抱先生

國 籍:清朝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桐城

職 業:散文傢

信 仰:儒傢思想

主要成就: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代表作品:《登泰山記》、《淮上有懷》、《復魯絜非書》

清雍正九年(1731)十二月二十日,一個嬰兒呱呱墜地,他的哭聲繚繞在桐城南門樹德堂內。樹德堂裡喜氣洋洋,街坊們也紛紛前來道賀:姚氏又添瞭一丁。姚氏是桐城世傢大族,人丁一直很興旺,人們隻道姚傢又得瞭一讀書種子,不知這種子日後會如此茁壯,直將這閥閱門庭又光大瞭一重。

桐城姚氏是顯赫的吳興姚氏的後裔,其傢族始遷於浙江餘姚。一世祖姚勝三隨父宦居安慶,由浙江餘姚遷居麻溪,五世祖姚旭於明景泰間遷居桐城城裡。至姚鼐,其傢族居桐城縣城已300餘年。姚鼐1731年十二月二十日(1732年1月17日)出生於桐城南門的一個官宦書香人傢。先祖姚旭為明雲南佈政使司右參政,姚之蘭為江州府知府加按察副使銜,皆載入《明史循吏傳》;姚孫棐曾以“五裡三進士(姚孫棐、龍鯉門、許鯉躍),隔河兩狀元(劉若宰、龍汝言)”而聞名遐邇.。高祖姚文然,康熙時任刑部尚書;曾祖姚士基,曾任湖北羅田知縣,均賢良清廉,辭世皆享名宦祠祀。伯父姚范,進士及第後為翰林院編修,著有《援鶉堂文集-詩集》,學貫經史,與桐城派祖師之一的劉大櫆情深意篤,使姚鼐得以跟其伯父受經學,跟劉大櫆學文。其祖父姚孔瑛二十六歲時即去世,父淑終生為一介佈衣。姚鼐出生時,傢庭已衰落,

姚鼐幼嗜學,伯父姚范授以經文,又從劉大櫆學習古文,劉大櫆對姚鼐特別器重,稱其“時甫冠帶,已具垂天翼”,“後來居上待子耳”。乾隆十五年(1750),他二十歲考中舉人後,經過五次禮部會試均名落孫山,直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三十歲第六次應禮部試,才中進士,授庶吉士,3年以後,散館改主事,分屬兵部;旋又補禮部儀制司主事。後歷任山東、湖南鄉試副考官,會試同考官和刑部廣東司郎中等職。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開四庫全書館,姚鼐被薦入館充纂修官。此職本應翰林方可充任,獨鼐與休寧戴東源、興化伍大椿、歙縣程晉芳等8人破格當選。《四庫全書》成,鼐乞養歸裡,不入仕途,時年44歲。大學士於敏中、梁國治先後動以高官厚祿,均被辭卻。

自乾隆四十二(1777)年起,姚鼐先後主講揚州梅花書院、安慶敬敷書院、歙縣紫陽書院、南京鐘山書院,致力於教育,因而他的弟子遍及南方各省。其中最著名的有本邑的方東樹、姚瑩、劉開;上元梅曾亮、管同;宜興吳德旋;陽湖李兆洛;婁縣姚椿;新城魯九皋和他的外甥陳用光等。這些學生都是篤守師說,遵桐城傢法的文人,對桐城派的傳播作用甚大。桐城派古文之傳,自方苞以文章稱海內,上接震川,同邑劉大櫆繼之益振,傳至姚鼐則集大成。因此有“桐城傢法,至此乃立,流風作韻,南極湘桂,北被燕趙”之說。歷城周書昌說:“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

乾隆四十四(1779)年,八十二歲的劉大櫆去世。姚鼐毫無疑義的成為瞭桐城派的核心。他耗盡心血編纂的《古文辭類纂》終於完成,共75卷,是古文辭賦選本,按照文章的應用分分十三類: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志、雜記、箴銘、頌贊、辭賦、哀祭。所入選的作品以戰國策、兩漢散文、唐宋八大傢,以及歸有光、方苞、劉大櫆等為主,表明瞭桐城派推崇古文的傳統,為桐城派樹立瞭散文史的“正宗”的地位,體現瞭姚鼐的文學主張。這本集子很受人們喜愛,有很大的影響。

乾隆四十九年(1784),姚鼐辭去官職。他希望騰出時間來提倡桐城派主張,開始瞭他四十餘年的講學生涯。姚鼐先後在江寧、揚州、徽州、安慶先後主持鍾山、梅花、紫陽、敬敷書院,“士子得以及門為幸”。他的門下有很多後來成為瞭桐城派的著名作傢,如有名的姚門“四大弟子”梅曾亮、管同、方東樹、姚瑩,以及劉開等,他們使桐城派聲勢更高。有很多籍貫不是桐城的作傢也自認為桐城派

嘉慶十五年(1815)九月十三日(10月15日),85歲的姚鼐卒於南京鐘山書院,歸葬桐城楊樹灣。此時的桐城派在古文上的地位已無可撼動。道光咸豐年間,桐城派在曾國藩及曾門弟子手中又呈一時之盛,一直延續到嚴復、林紓和新文學的誕生。

西楚霸王  大砂坪  石涼  利潤總額  幸福橋  逃亡之路  唐傢  古歐  罩起來  晾米臺  蓖麻毒蛋白  西沖村  萬美  發育遲緩  婆羅門教  涇渭大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