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廖承志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傢

廖承志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傢

中文名:廖承志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廣東惠陽

出生日期:1908年

逝世日期:1983年

參加革命

1908年9月25日生於日本東京大久保。出生時,父母親希望其長大後繼承革命先輩的志向,為中國的獨立自由而奮鬥,因而給他起名“承志”。青少年時代,跟隨父母為革命奔走廣州、上海和日本。

1924年8月加入中國國民黨。

1925年參加廣州學生運動並參與領導所在學校嶺南大學的工人罷工鬥爭。6月參加沙基反帝遊行示威。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憤而脫離國民黨,去日本入早稻田大學第一高等學院學習。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東京特支組織的社會科學研究會活動。

1928年5月,因參加聲討日本帝國主義制造的濟南慘案,被日本當局拘捕並驅逐出境。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反日大同盟上海分會工作,編輯“反日新聞”。11月受中共派遣到德國做漢堡中國海員工作,任“國際海員工會”執委、漢堡國際海員碼頭工人總工會俱樂部支委、書記。

1930年夏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1930年冬,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31年春到荷蘭鹿特丹,領導中國海員工作,建立中華全國總工會西歐分會。

1932年回國,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宣傳部長、全國海員總工會中共黨團書記。

1933年3月被國民黨逮捕,經營救獲釋。9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任川陜蘇區省委常委。

1934年任紅軍第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12月因反對張國燾的錯誤被張關押並開除黨籍。後被押解參加長征。

1936年冬,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後,經周恩來同志解救獲釋,恢復黨籍。

1937年4月任黨報委員會秘書,參加籌備出版中共中央政治理論刊物《解放》雜志。為黨報、黨刊和通訊社做瞭大量工作。10月到南京八路軍辦事處工作。

抗日

1938年1月任八路軍香港辦事處負責人,負責領導南方各省的工作及八路軍廣州辦事處,兼任“保衛中國同盟”秘書長。4月任中共廣東省委委員。為協助宋慶齡領導的保衛中國同盟開展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工作,作瞭積極的努力。10月召開省港地下黨會議,決定建立廣東人民抗日武裝,開展敵後遊擊戰爭。

1941年皖南事變後,創辦和領導香港《華商報》。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1月到粵北參加領導中共南方工委的工作,奉黨中央指示,組織領導秘密大營救,在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總隊惠陽大隊護送下,與連貫、喬冠華由香港九龍潛入惠陽縣田頭山、淡水、茶園、惠州等地沿途交通接待站,部署營救困留香港的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把他們安全轉移到東江後方地區。5月被國民黨逮捕,在獄中進行瞭英勇鬥爭。

解放戰爭

1945年6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

1946年1月經中共中央營救出獄。5月到南京中共代表團協助周恩來工作。9月任新華通訊社社長,為新華社的建設做出瞭積極的貢獻。

1946~1948年曾歷任中共南方局委員、軍調部重慶三人小組中共代表、中共南京局外事委員會副書記、十八集團軍辦事處發言人、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宣傳部長、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新中國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被遞補為中央委員。4月被選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副書記。5月當選為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總會主席。10月任政務院華僑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為團結海外僑胞做出瞭卓越的貢獻。

1952年12月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中央外聯部副部長。為祖國的團結統一事業,做出瞭重大貢獻。同年負責領導中日民間友好工作(1963年任中日友好協會會長),為發展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促進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瞭特殊貢獻。

1953年7月被選為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主席。11月被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在反對侵略勢力、維護世界和平的鬥爭中,成為著名的國際和平戰士。

1958年3月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

1959年任政務院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

1960年任華僑大學首任校長及黨委書記。

1972年任外交部顧問。

1978年起任國務院僑辦主任、黨組書記,港辦主任。是歷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第四屆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的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八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暨南大學復辦後任第一屆董事會董事長。

1982年7月發表致蔣經國先生信,殷切期望臺灣當局捐棄前嫌,以國傢民族利益為重,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在國內外產生瞭深遠的影響。廖公與蔣經國先生相識巳久,“幼時同袍,蘇京把晤”,有世交之情,同窗之誼。但兩人又各為本黨骨幹中堅,在政治上各持己見,針鋒相對,廖公曾兩次被捕,受到國民黨的迫害。但其信仰堅定,意志頑強,將身傢性命置之度外,與國民黨進行鬥爭。當中國共產黨重新提出國共合作兩岸統一的主張之後,蔣經國一再聲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廖公以國傢統一為重,且念及“世交深情”,認為“於公於私,理當進言”,於是致書蔣經國,勸其審時度勢,順應民心,善為抉擇。廖公不計前嫌,虛懷若谷,令萬民仰慕,贊譽不絕,而致蔣信亦成為中共開拓和平統一大道的一座輝煌的裡程碑。

從寫作角度評價,致蔣信堪稱上品佳作。析事論理、表情達意、佈局用語及格式規范等皆恰到好處,令人嘆服。中國寫作史上書信名篇如林,內容不一,各有千秋,歷代欣賞。致蔣書不但可與之媲美,而且出類拔萃,充分顯示瞭廖公雄健的筆力。(節選自《應用寫作》雜志1995年第6期《和平統一祖國的裡程碑——廖承志賞析》)

廖承志先生學識淵博,通曉五國語言,擅長詩詞、書畫、戲劇,才華橫溢。1983年6月6日,在六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被提名為國傢副主席候選人,正當黨和人民委以重任時,不幸於1983年6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斜角  喜臨門  路青秀路  義字  黃翊  樂久  薄荷酒  脂肪含量  東皇鐘乃  再生  章閣  茶洞  多種經營  僧肇  翠堤麗苑  承擔者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