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於謙

於謙

於謙簡介:於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於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佈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後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後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於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於忠肅集》。於謙與嶽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評價

於謙一生,可謂歷經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的磨難。先是參加科舉考試時,以狀元的文才被降到三甲第九十二名,幾乎名落孫山。無它,就因為他不肯對主考官溜須拍馬招致妨恨而已。等到當上官,又因為敢於為民請命,嚴懲作奸犯科權貴,而受到排擠打擊。人傢當官前呼後擁,盡顯官威;於謙當官便服一套 瘦馬一匹。同僚並不以其為謙虛清廉,卻說他壞瞭官場規榘。

公元1449年,蒙古侵略軍席卷南下,明英宗偏聽全無軍事常識的太監指劃,結果土木堡一戰,明朝最精銳的三大營,共約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明英宗做瞭階下囚。消息傳到京城,有人主張南逃,有人主張投降。危急關頭,於謙挺身而出,痛斥種種逃跑主義投降主義,調集各路兵馬保衛京城。敵方以明英宗為人質,要明朝朝廷投降,否則就殺掉英宗。有人又主張獻城投降以保英宗之命。於謙卻義正詞嚴地質問:到底國傢民族重要,還是英宗的個人生命重要?堅決拒絕敵軍最後通牒。於謙帶領22萬大軍,堅守京城,一次又一次打退敵人的進攻。侵略者見死傷慘重撈不到半點油水,又顧慮中原畢竟國大力大,正所謂爛船尚有三斤釘,一個不小心被於謙反攻過來恐怕後果堪虞。就賣個順水人情,在退軍之時將明英宗送回明朝廷。明英宗回朝登位不思於謙抗敵之功,卻恨於謙不聽蒙古兵之勸,幾乎命喪刀下,就找個借口把於謙下獄,隨即斬首,一泄私憤。一直到明英宗死後,明憲宗登位,才為瞭平息民憤收買人心,下令為於謙落實政策,平反昭雪。生衰死榮,令人握。怪不得民諺說:忠忠直直,終須乞食,奸奸狡狡,朝煎晚炒。

介紹

於謙(1398-1457),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庵[ān]。永樂進士,宣德初授禦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xù]之叛。平叛後,身為禦史的於謙因數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頌聲滿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一年(1446年)進京覲見因不向王振獻媚送禮,引起王振不滿遭其暗地指使其黨羽李錫給他加上對皇帝不滿的罪名下獄論死。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復任。十四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征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裡外無不惕息。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成化初,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謚肅愍。萬歷中,改謚忠肅。有《於忠肅集》。

後代

位於河北省石傢莊市井陘縣中西部的於傢石頭村現有400多戶人傢,當地人說,其中大多都姓於,是明代著名政治傢、民族英雄於謙的後裔。

於傢村是於傢鄉政府所在地,建於明朝成化年間,距今約有五百年的歷史。1988年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命名為"於傢石頭民俗村"。石頭村是一個環山的小村子,村南面還有一座小山,但海拔並不高。地理位置可謂奇特:小村莊建在一個四面環山,中間不到一平方華裡的小盆地裡。道路在山腳下,蜿蜒曲折好多圈,終於柳暗花明,看到"於傢村"三個大字,"不到村口不見村"果然名不虛傳。

當地老人說,800年前先祖於謙遇害後,其子前往冀晉交界娘子關的南峪村隱居,後生有三子。成化年間因生活所迫,於謙之長孫於有道遷居到於傢村。於氏先人靠勤勞的雙手,代代開山鑿石,輩輩壘房蓋屋,建造瞭規劃有序、工藝奇特、粗獷豪放、獨具特色的石頭村落。500年後的今天,於傢村已是河北省知名的石頭村旅遊區,石樓石閣,

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橋石欄,隨處可見。於氏宗祠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石頭四合院,宗祠的大院北面(正房)是祠堂,門首懸掛"僾見愾聞"(音ài jiàn xì wén,寓意仿佛看到先祖的身影聽到先祖的嘆息)金字匾額。門口兩邊掛有鐫木楹聯,上書:

基業遠遺祖德恩澤大,藻蘋時薦百世水源香。

於有道有五個兒子,傢譜上分為五股,黃緞圍帳制成的傢譜上星羅棋佈的排列著先逝者姓名。這裡每年會舉行盛況宏大的祭祀活動,吸引瞭許多中外遊客。

遙想於謙當年以石言志,如今澤被後世,今日餘傢後人秉先祖遺德,將當年與世隔絕的避難之地,改造成現實的世外桃源,開放的山村。於傢村獨特的石頭文化、淳樸的民風已經成為致富的金鑰匙,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許多學生到於傢村寫生,畫的是風景,學到的是品德。

於傢村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仿佛在沉靜中回味著這個村落五百年來的文化積淀,它不僅是一部用石頭抒寫的村落史詩,更是一部用石頭抒寫的傢族史詩。

多少年來,於謙是如何被害的卻成瞭一個千古之謎。於謙後裔於德培老人告訴記者,2008年的2月28日,塘頭於氏後裔到在杭州的"於謙詞墓"進行瞭祭拜。有人說於謙被害時是被砍頭的,可他卻不認同。從塘頭於氏後人世世相傳得知,他認為當時於謙遇害時卻是被"腰斬"的,而且有遺存為證。在塘頭老街北頭德源橋向東有個"半腰巷",巷名的來歷於氏老人口口相傳,它是紀念於氏遠祖於謙的悲慘歷史,於謙慘遭奸臣迫害時,是被"腰斬"於北京,所以就把這條老巷取名為"半腰巷",此巷至今仍存。

人物生平

年少有為

於謙傢族世居考城(故裡在今河南省民權縣程莊鎮於莊村)。太祖於伯漢先居山西後遷至蘇州,高祖於夔仕元為官。於謙的曾祖父於九思任杭州路大總管,遂遷居杭州錢塘縣太平裡,故史載於謙為浙江錢塘人。祖父於文明洪武年間任工部主事,父親於彥昭隱居傢鄉錢塘不仕,於謙少年時即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氣節,懸文天祥像於座位之側,幾十年如一日。

於謙七歲時,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拯救時局的宰相。"八歲時,他穿著紅色衣服,騎馬玩耍。鄰傢老者覺得很有趣,戲弄他說:"紅孩兒,騎黑馬遊街。"於謙應聲而答:"赤帝子,斬白蛇當道。"下聯不僅工整,而且還顯露出他非同尋常的氣勢。

永樂十九年(1421年),於謙考取辛醜科進士。

巡按江西

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叛,於謙隨明宣宗朱瞻基親征。於謙被任命為禦史,待高煦出降,明宣宗讓於謙數落他的罪行。於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朱高煦在這位禦史的凌厲攻勢下,被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不停地發抖(伏地戰栗),自稱罪該萬死。明宣宗大悅,當即下令派於謙,平反冤獄數百起。於謙巡撫晉豫於謙上書奏報陜西各處官校騷擾百姓,詔令派禦史逮捕他們。

宣德五年(1430),宣宗知道於謙可以承擔重任,當時剛要增設各部右侍郎為直接派駐省的巡撫,於是親手寫瞭於謙的名字交給吏部,越級提升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於謙到任後,輕裝騎馬走遍瞭所管轄的地區,訪問父老,考察當時各項應該興辦或者革新的事,並立即上書。一年上書幾次,稍有水旱災害,馬上上報。

正統六年(1441年)上書說:"現在河南、山西都積蓄瞭數百萬斤糧食。請在每年三月份時,令府州縣報上缺少食物的下等民戶,然後按分額支給他們糧食,先給豆類和高粱,其次給小米和麥子,最後給稻谷,等秋收後償還。因年老有病以及貧困而不能償還的則給予免除。州縣官吏任期已滿應當升遷的,如果預備糧不足,不能離任。還要命令風憲官員經常監察。"皇上下令施行。河南黃河沿岸,經常被洪水沖開缺口。於謙令加厚建築堤壩,每個鄉裡都要設亭,亭設亭長,責令其督率修繕堤壩。又命令百姓種樹挖井,結果當地榆柳夾路,行人也不再受渴瞭。大同孤立在塞外,按撫山西的官員常走不到,於謙請另設禦史來治理。又把鎮邊將領私人開墾的田地全部收為官傢屯田,以資助邊防開支。於謙的恩威遠為流行,太行山的盜賊為此而不敢露面。

巡撫晉豫

正統年初,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內閣朝政,都很重視於謙。於謙所奏請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準,都是"三楊"主辦的。但於謙每次進京商議國事時,都是空著口袋進去,那些有權勢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

到瞭"三楊"已經去世,太監王振開始掌權,作威作福,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而於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於謙瀟灑一笑,甩瞭甩他的兩隻袖子,說:"隻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後於謙入朝,推薦參政王來、孫原貞。

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於謙因為長期未得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門判處死刑,關在獄中三個月。後來百姓聽說於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瞭個理由給自己下臺,稱從前也有個名叫於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那個"於謙"和被關起來的於謙搞錯瞭,才把於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後囚山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於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於謙為巡撫。當時的山東、陜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餘萬人,於謙請求發放河南、懷慶兩府積儲的粟米救濟。又奏請令佈政使年富安撫召集這些人,給他們田、牛和種子,由裡老監督管理。前後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時,都讓他回去辦理喪事,不久便起用原職。

正統十三年(1448年),於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保衛京師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大舉進犯,王振挾持明英宗親征。於謙和兵部尚書鄺埜極力勸諫,但明英宗不聽。鄺埜跟隨明英宗管理軍隊,留於謙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師大為震驚,大傢都不知道該怎麼辦。郕王監國,命令群臣討論作戰和防守的方略。

侍講徐珵(即徐有貞)說星象有變化,應當遷都南京。於謙厲聲說:"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京師是天下根本,隻要一動便大事去矣。難道不見宋朝南渡的故事嗎?"於謙力主抗戰,得到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愛國官員的支持。郕王肯定瞭他的說法,防守的決策就這樣定下來瞭。

當時京師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憊的士卒不到十萬,人心惶惶,朝廷上下都沒有堅定的信心。於謙請郕王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立即奔赴順天府,依次經營籌畫部署,人心遂稍稍安定。隨後,於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

鏟除奸黨

郕王剛剛攝政朝議時,右都禦史陳鎰上奏請求誅殺王振全族,廷臣一時紛紛響應。朱祁鈺無法做決定,於是下令擇時改議,廷臣則抗議不依。此時,王振黨羽、錦衣衛都指揮使馬順站出叱斥百官。戶科給事中王竑突然帶頭在朝廷上猛擊馬順,眾臣紛紛跟隨,馬順當即斃命,一時血濺朝堂,而士卒亦聲洶欲誅。郕王朱祁鈺看後大懼,欲起身離去,於謙擠到郕王身前,扶臂勸導道:"馬順等人罪該誅死,打死勿論",眾人聽後方止,而此時於謙的袍袖已經裂開。在他退出左掖門時,吏部尚書王直握著於謙的手嘆道:"國傢正是倚仗您的時候。今天這樣的情況,即使是一百個王直也處理不瞭啊!"在那時,朝廷上下都倚重於謙,而於謙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

輔助朝綱

當初,大臣擔憂國傢沒有君主,太子年幼,敵寇將至,請皇太後立郕王為皇帝,郕王再三推辭。於謙大聲說:"我們完全是為國傢考慮,不是為個人打算。"郕王於是受命。九月,郕王即帝位為代宗,於謙進去回答問話,情緒激昂地哭著說:"敵寇得意,要挾持扣留太上皇,這樣形勢下他們必然輕視中國,長驅南下。請命令各邊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營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瞭,需要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輒、張儀、雷通分兵據守九門重要的地方,軍隊駐紮在外城的外面。都禦史楊善。給事中王竑亦參與這些事,遷徙外城附近的居民進入城內。儲存在通州的糧食,令官軍自己去支領,用裝足的米作為代價,不把糧食留給敵人。文臣像軒倪這樣的人,應該用為巡撫。武臣像石亨、楊洪、柳博這樣的,應該用為將帥。至於軍隊裡面的事情,我自己承擔,沒有成效就判我的罪。"對他的意見,明代宗全都認真地接納瞭。

十月,敕令於謙提督各營軍馬。而也先挾持著太上皇(英宗)攻破紫荊關直入,進窺京師。石亨建議收兵固守使敵兵勞累衰竭。於謙不同意,說:"為什麼向他示弱,使敵人更加輕視我。"馬上分別調遣諸將帶領二十二萬兵士,在九門外擺開陣勢:都督陶瑾在安定門,廣寧伯劉安東直門,武進伯朱瑛朝陽門,都督劉聚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阜成門,都指揮李端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崇文門,都指揮湯蘆宣城門,而於謙自己和石亨率領副總兵范廣、武興在德勝門外列陣,抵擋也先。把兵部的事交給瞭侍郎吳寧,把各城門全部關閉,自己親自督戰。下令:臨陣將領不顧部隊先行退卻的,斬將領。軍士不顧將領先退卻的,後隊斬前隊。於是將士知道必定要死戰,都聽命令。副總兵高禮、毛福壽在彰義門北面抵擋敵人,俘虜瞭一個頭目。明代宗高興,令於謙選精兵聚集在教場,以便調動;再命太監興安、李永昌同於謙一起管理軍務。

當初,也先部隊深入,以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見到明朝官軍嚴陣以待,有些喪氣。叛變瞭的宦官喜寧教唆也先邀明朝大臣迎接上皇,索取黃金和絲織品以萬萬計;又邀於謙及王直、胡濙等出城談判。明代宗不準許。也先更加沮喪。庚申,也先部隊窺伺德勝門。於謙令石亨率神機營在空屋裡設下埋伏,派幾個騎兵引誘敵人。敵人用一萬騎兵逼近,副總兵范廣發射火藥武器,伏兵一齊起來迎擊。也先的弟弟孛羅,平彰卯那孩被炮打死,也先部隊轉移到西直門,都督孫鏜抵禦他,石亨亦分瞭部分兵力來到,敵寇撤退。副總兵武興在彰義門攻打敵軍,和都督王敬一起挫敗瞭也先的前鋒。敵軍正要退卻,而幾百個騎著馬的宦官想爭功,沖馬爭著向前。陣腳亂瞭,武興被亂發的箭射死。寇兵趕到土城,居民爬以屋頂,呼喊著用磚石投擲敵人,喧聲震天。王竑和福壽的援兵趕到,敵軍於是撤退。相持瞭五天,也先的邀請沒人理他,作戰又失利,知道不可能達到目的,又聽說各地勤王的部隊馬上要開到,恐怕截斷瞭他的歸路,於是擁著上皇由良鄉向西去。於謙調各將領追擊,到居庸關才回來。評功,加於謙少保、總督軍務。於謙說:"四郊多保壘,是卿大夫的恥辱,怎麼敢求取賞賜功勞呢!"堅決推辭,明代宗不準。於是增兵守真定、保定、涿州、易州等府州,請求用大臣鎮守山西,防止敵寇南侵。

景泰元年(1450年)三月,總兵朱謙奏稱敵兵三萬圍攻萬全,敕令范廣擔任總兵官抵禦他:不久,敵寇退,於謙請求即駐兵居庸關,敵寇來則出關剿殺,敵寇退則回京師駐守。大同參將許貴奏北面有三個人到鎮上,想朝廷派使者講和。於謙說:"以前派指揮季鋒、嶽謙前往講和,而也先跟著入寇。接著派通政王復、少卿趙榮,見不到上皇就回來瞭。顯然,不能依靠和談。況者我和他的仇不共戴天,從道理上來說也絕不可以講和。萬一和瞭他要滿足無窮無盡的要求,答應則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難,不答應又會發生變亂,這形勢也不能講和。許貴是武臣,而這樣恐懼畏縮,怎能敵汽同仇,按法律該處死。"發出文書嚴厲譴責他。從此邊境的將領人人都主張堅守作戰,沒有敢說講和的。

當初,也先諸多要挾,都是由喜寧策劃的。朱祁鎮(英宗)策劃鎮守大同的將領抓瞭喜寧,把他殺瞭。又給王偉想辦法,讓他引誘殺瞭奸細田小兒。而且利用間諜實行離間,請求特別釋放瞭忠勇伯把臺傢,答應封給爵位,讓他從中想辦法。也先開始有放回上皇的意思,派使者來聯系,京師的戒備才稍稍放松瞭一點。於謙上言:"南京重地,需要有人加以安撫穩定。中原有很多流民,假如遇上荒年,互相呼應聚集成群,這是很值得擔心的。請敕令內外守備和各處巡撫用心整頓,防患於未然,召回派往內地召募發兵的文武官員和鎮守中宮。"

到瞭八月,太上皇被留在北方已經一年。也先見中國沒有什麼事端,更想講和,使者接連前來,提出把上皇送回。大臣王直等商議派使者前往迎接,明代宗不高興地說:"朕本來不想登大位,當時是被推上來的。"於謙從容地說:"帝位已經定瞭,不會再有更改,隻是從情理上應該趕快把他接回來罷瞭。萬一他真有什麼陰謀,我就有話說瞭。"明代宗看看他便改變瞭面色說:"聽你的、聽你的。"先後派遣瞭李實、楊善前往。終於把上皇接瞭回來,這是於謙的功勞。

太上皇已經回來,瓦剌請求朝貢。先前貢使不過百人,正統十三年增加到三千餘人,對給予的賞賜總不滿足,便入侵。瓦剌又派三千人來朝,於謙請求列兵居庸關以備不測,在京師隆重陳兵,設宴招待。因此說到和議很難依靠,逐條進上安定邊境的三個策略。請求敕令大同、宣府、永平、山海、遼東各路總兵官增修墻準備防禦。京兵分別隸屬於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雖然各設有總兵。但不相統一,請求選擇精銳十五萬人,分為十營團操,從此開始瞭團營的制度。這事記載在《明史·兵志》中。瓦剌入貢,常常攜帶以前擄去的人口來。於謙一定奏請酬勞使者,前後贖回瞭幾百人。

當初,永樂年中,投降過來的人被安置在京畿附近的很多。也先入侵時,很多成瞭內應。於謙想分散遣送他們。因為西南有戰事,每次出征,都挑選他們精銳的騎手,從厚資助他們前往,然後再遣送他們的妻子,內患得以平定。楊洪以獨石入衛,八個城都給瞭敵人。於謙使都督孫安率輕騎兵出龍門關占據瞭它,招募百姓屯田,邊戰邊守,八個城得以收復。貴州苗未平定,何文淵建議撤去佈使、按察兩司。專設都指揮使司,用大將鎮守。於謙說:"不設兩個司,是放棄瞭這地方。"建議遂作罷。於謙認為上皇雖然回來瞭,但國恥未洗雪,正值也先和脫脫不花結怨,請求趁機派大軍,自己前往征討他,以報復從前的仇恨,清除邊患。明代宗不準。

於謙主持兵部工作時,也先的勢力正在擴張,而福建鄧茂七、浙江葉宗留、廣東黃蕭養各自擁有部眾和自封的封號,湖廣、貴州、廣西、瑤、侗、苗、僚到處蜂起作亂,前後的軍隊征集調遣,都是於謙獨自安排。當戰事匆忙急迫,瞬息萬變的時候,於謙眼睛看著手指數著,隨口講述奏章,全都能按照機宜采取正確的方針方法。同事和下屬接受命令,彼此看著都感到驚駭佩服。號令嚴明。雖然是勛臣老將稍有不守法度,立即請聖旨切實責備。一張小字條送到萬裡外,沒有不謹慎小心執行的。他才思的暢通敏捷,考慮的周到仔細,一時沒有人能比得上。他性情淳樸忠厚過人,忘身憂國。上皇雖然回來瞭,一點也不說自己的功勞。東宮改易以後,明代宗命令凡是兼東宮太子宮屬者支取兩份俸祿。諸臣都表示推辭,隻有於謙一再推辭。自己的生活很簡單儉樸,所居住的房子僅僅能夠遮擋風雨。明代宗賜給他西華門的府第,推辭說:"國傢多難,臣子怎麼敢自己安居。"堅決推辭,明代宗不準。於是把明代宗前所賞賜的璽書、袍服、銀錠之類,全部封好寫上說明放到那裡,每年去看一看罷瞭。

明代宗很瞭解於謙,所議論奏請的事沒有不聽從的。明代宗曾經派使者到真定、河間采擇野菜,去直沽制造魚幹,於謙一說便馬上停止。任用一個人,一定悄悄訪問於謙。於謙實事求是地回答,沒有隱瞞,也不躲避嫌疑怨恨。因此那些不稱職的人都怨恨他,而不像他那樣被明代宗信用的,亦往往嫉妒他。當敵寇剛剛撤退時,都禦史羅通立刻上奏章彈劾於謙登記的功勞薄不實在。禦史顧曜說於謙太專權,幹預六部的大事奏請實行,好像他就是內閣一樣。於謙根據祖制反駁他們,戶部尚書金濂亦上疏為他爭辯,但指責他的人還是不斷收集他的材料。各禦史多次用苛刻的文詞上奏彈劾他,全靠景泰帝力排眾議,加以任有,他才得以盡量實現自己的計劃。

於謙的性格很剛強,遇到有不痛快的事,總是拍著胸脯感嘆說:"這一腔熱血,不知會灑在哪裡!"他看不起那些懦怯無能的大臣、勛臣、皇親國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又始終不贊成講和,雖然上皇因此能夠回來,但上皇並不滿意。徐珵因為提出遷都南京,受到於謙斥責。這時把名字改為有貞,比較容易得到提升進用,經常咬牙切齒地恨於謙。石亨本來因為違犯瞭軍法被削職,是於謙請求明代宗寬恕瞭他,讓他總理十營兵,但因為害怕於謙不敢放肆,也不喜歡於謙。德勝門一仗的勝利,石亨的功勞並不比於謙大,而得到世襲侯爵,內心有愧,於是上書推薦於謙的兒子於冕。明代宗下詔讓他到京師,於謙推辭,明代宗不準。於謙說:"國傢多事的時候,臣子在道義上不應該顧及個人的恩德。而且石亨身為大將,沒有聽說他舉薦一位隱士,提拔一個兵卒,以補益軍隊國傢,而隻是推薦瞭我的兒子,這能得到公眾的認可嗎?我對於軍功,極力杜絕僥幸,絕對不敢用兒子來濫領功勞。"石亨更是又愧又恨。都督張輒因為征苗時不守律令,被於謙彈劾,和內侍曹吉祥等都一向恨於謙。

奪門之變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迎接上皇恢復瞭帝位,宣諭朝臣以後,立即把於謙和大學士王文逮捕入獄。誣陷於謙等和黃囗制造不軌言論,又和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策劃迎接冊立襄王。石亨等拿定這個說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禦史蕭維禎審判定罪,坐以謀反,判處死刑。王文忍受不瞭這種誣陷,急於爭辯,於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瞭,分辯有什麼用處?"奏疏上呈後,英宗還有些猶豫,說:"於謙是有功勞的(謙實有功)。"徐有貞進言說:"不殺於謙,復辟這件事就成瞭出師無名。"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瞭。正月二十三日,於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瞭他最後的結局——斬決。史載:天下冤之!於謙被殺之後,按例應該抄傢,可抄傢的官員到於謙傢時,才發現這是一項十分容易完成的工作,因為於謙傢裡什麼也沒有,除瞭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財(傢無餘財)。遂溪的教諭吾豫說於謙的罪應該滅族,於謙所推薦的各文武大臣都應該處死。刑部堅持原判這才停止瞭。千戶白琦又請求寫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國公佈。

誣告被殺

於謙自從土木之變以後,發誓不和敵人共生存。經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傢。一向有痰癥病,明代宗派太監興安、舒良輪流前往探望。聽說他的衣服、用具過於簡單,下詔令宮中造瞭賜給他,所賜東西甚至連醋菜都有瞭。又親自到萬歲山,砍竹取汁賜給他。有人說明代宗太過寵愛於謙,興安等說:"他日夜為國分憂,不問傢產,如果他去瞭,讓朝廷到那裡還能找到這樣的人?"到抄傢的時候,傢裡沒有多餘的錢財,隻有正屋關鎖得嚴嚴實實。打開來看,隻有朱祁鈺賜給的蟒袍、劍器。於謙死的那天,陰雲密佈,全國的人都認為他是冤枉的。有一個叫朵兒的指揮,本來出自曹吉祥的部下,他把酒潑在於謙死的地方,慟哭。曹吉祥發怒,鞭打他。第二天,他還是照樣潑酒在地表示祭奠。

都督同知陳逢被於謙的忠義感動,收斂瞭他的屍體。過瞭一年,於謙的養子於康將其歸葬於杭州西湖南面的三臺山麓。陳逢,是六合人。曾被推舉為有將領之才,是從李時勉門下舉薦的。皇太後開始時不知道於謙的死,聽說以後,嘆息哀悼瞭幾天。英宗也後悔瞭。

沉冤得雪

於謙已死,由石亨的黨羽陳汝言任兵部尚書。不到一年,所幹的壞事敗露,貪贓累計巨萬。明英宗召大臣進去看,鐵青著臉說:"於謙在景泰朝受重用,死時沒有多餘的錢財,陳汝言為什麼會有這樣多?"石亨低著頭不能回答。不久邊境有警,明英宗滿面愁容。恭順侯吳瑾在旁邊侍候,進諫說:"如果於謙在,一定不會讓敵人這樣。"明英宗無言以對。這一年,有貞被石亨中傷,充軍到金齒口。又過瞭幾年,石亨亦被捕入獄,死於獄中;曹吉祥謀反,被滅族,於謙事情得以真相大白。

明憲宗成化初年,將於冕赦免回來,他上疏申訴冤枉,得以恢復於謙的官職,賜祭,誥文裡說:"當國傢多難的時候,保衛社稷使其沒有危險,獨自堅持公道,被權臣奸臣共同嫉妒。先帝在時已經知道他的冤,而朕實在憐惜他的忠誠。"這誥文在全國各地傳頌。

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采納瞭給事中孫需的意見,追贈於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謚號肅愍,賜在墓建祠堂,題為"旌功",由地方有關部門年節拜祭。萬歷中,改謚為忠肅。杭州、河南、山西都是歷代奉拜祭祀不止。

萬歷十八年(1590年),改謚為"忠肅"。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南巡,題寫匾額"丹心抗節"。

紀念建築

北京祠

在東城區西裱褙胡同23號,原有門匾書"於忠肅公祠"。成化二年(1466),憲宗皇帝特詔追認復官。將其故宅改為忠節祠。萬歷十八年(1590)時改謚"忠肅",並在祠中立於謙塑像。清順治年間,像毀,祠也廢。清光緒年間又重建。祠坐北朝南,東為於謙故宅,院內東側建有奎光樓,為兩層小樓。上層為魁星閣,懸"熱血千秋"木匾,正房5間為享堂,硬山合瓦頂,內供於謙塑像。1890年,義和團曾在此設神壇。1976年魁星閣在地震時被震毀,小樓亦被拆除。祠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杭州祠

於謙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風景秀麗的三臺山麓,西湖烏龜潭畔。於謙祠位於於謙墓旁。明朝弘治二年(1489),於謙冤案得以平反,孝宗皇帝表彰其為國效忠的功績,賜謚"肅愍",並在墓旁建祠紀念,取名 "旌功祠"。五百多年來,於謙祠屢毀屢建,現存建築為 清同治 八年重建的舊跡,格局尚屬完整,自91年5月起,先後經四次修繕,至1998年,值於謙誕辰600周年之際,於謙祠重新對外開放。於謙祠為傳統型的祠堂建築,白墻灰瓦,朱漆大門,"於忠肅公祠"幾個篆書大字顯得莊嚴肅穆。祠堂共有三進,為前殿、正殿和後殿,前殿與正殿間,有南北廂房各一,廂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間,建築面積約900多平方米。庭院裡草木蔥蘢、綠樹成蔭,是一處清幽之所。前殿辟為序廳,殿門兩側楹聯是林則徐所撰:"公論久而後定,何處更得此人"。清朝嘉慶壬午年(1822)六月,林則徐任浙江杭嘉湖道,他倡議集資整修於謙祠墓,並帶頭捐獻自己的官奉。上懸匾額"百世一人",是對於謙一生功績的高度概括。序廳正中一巨大石灰巖上鐫刻著前言,石灰巖造型取意於謙青少年時所作詩作《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也正是於謙一生剛正不阿、兩袖清風高潔品性的真實寫照。兩側墻上陳列於謙年表、於謙世系表,一張繪於清代的於謙夫婦像尤為引人註目。廳內還放置造型簡潔的案幾、椅等明式傢具以渲染氣氛。正殿是於謙祠的主體部分,也是陳列最具特色的地方,通面寬21.8米,進深14.15米。大殿正中是一座於謙全身立像,於公威嚴肅立,雙目炯炯,正氣凜然。像高3.2米,基座1.3米,為海水浪花圖案。像後襯以由徐向前元帥書寫的《石灰吟》壁面,塑像上方懸掛乾隆禦題匾額:"丹心抗節",黑底金字,為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杭州憑吊於謙時所題。殿柱上懸掛數幅頌揚於謙不朽功績的楹聯,均是明清時期的名傢所撰,經當代書法傢題寫。大殿墻面為兩幅半圓大型浮雕壁畫,左側是"北京保衛戰",右側是"土木堡之變"的有關場景,每幅畫相對獨立,但在整體上又呵成一氣,場面頗為凝重、壯觀,運用明暗變幻的燈光效果,再輔以鏗鏘激越的《十面埋伏》背景音樂,使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恍如置身於刀光劍影、殺聲震天、塵土飛揚的古戰場,正與於謙一起抵禦外侮。壁畫高3米,寬46米,是經專傢多次論證修改,在中國美術學院雕塑傢王卓予先生的指導下完成。壁畫突破瞭一般祠堂陳列的窠臼,使壁面不見柱子,與匾額、楹聯、塑像遙相呼應,具有強烈的藝術震撼效果。塑像背面的墻壁上嵌有清代石碑若幹塊,其中包括湘鄉楊昌 題的線刻《明少保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像》碑一塊,袁枚題《重修於忠肅廟碑》殘碑九塊。後殿陳列於謙生平事跡,采用圖版和照片相結合的形式,分"少年壯志"、"勤政廉明"、"保衛北京"、"永垂青史"四個部分,詳細介紹瞭於謙高尚的品格、卓越的功績以及悲壯的人生。兩側的陳列櫃中,分別展示瞭於謙的著作和歷代有關於謙的評述著作,有《於肅愍公集》、《於少保萃忠全傳》、《於忠肅公祠墓錄》等。南北廂房分別作為兵器室和接待室。兵器室陳列明代的各種軍械,包括神機營用的火銃、火炮等。明代的兵器門類多、數量大、制作精、技術高,有較高的研究和欣賞價值。前殿與後殿間的天井裡,赫然立著一尊威武、雄壯的鐵犀牛,身高約2米,圍長約2.5米,周身烏黑,獨角朝天,背上鑄有於謙親撰的《鎮河鐵犀銘》,它是於謙勤政愛民、治理黃河的一個歷史見證。黃河自古多泛濫,巡撫河南期間,他勵精圖治,奔波於大河上下,全心治理水患。為鼓舞人民戰勝洪災的信心,在1446年,派人鑄瞭這尊"鎮河鐵犀",表達瞭希望根除黃河水患,使百姓過上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原物現存於河南開封鐵牛村。天井右側有口井,井旁立碑,名之為"忠泉"。根據祠內清時李鐸遺碑記載:康熙乙亥年,在改建於謙祠時發現此泉,泉水色清而味甘,因念"公之大忠誠如水之在地中",故以此命名。後殿的院子裡還保存著數明清兩代的石碑,分別是四塊大碑(弘治、嘉靖、萬歷、康熙)及一塊乾隆年間的殘碑。於謙祠是杭州市第五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經過幾年的規劃與建設,已形成瞭包括於謙祠、於謙墓、墓道、牌坊等文物建築與自然山林、綠地相結合的於謙祠景區,面積也由最初的6000平方米擴大到31000平方米。景區正在修建於謙雕塑廣場、忠泉池、於謙詩碑廊,計劃把配殿恢復為祈夢殿,隨著西湖西進工程的進展,於謙祠景區將成為一處重要的人文景觀。

杭州墓

於謙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風景秀麗的三臺山麓,西湖烏龜潭畔。明弘治二年(1489),明孝宗表彰其為國效忠的功績,賜謚"肅愍",並在墓旁建旌功祠,設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出於謙祠大門向北約50米,可見一明式牌坊,墓道長長,芳草萋萋,兩旁肅立的石翁仲、石獸,為墓區平添幾分肅穆與莊嚴。百米墓道的盡頭,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謙墓,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是1982年修復墓時重新鐫刻的,碑下的浮雕纏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均為明時原物。1966年,於謙墓於1966年文革中區被毀。1982年,重建於謙墓,將原七座墳塋改為一座,墓高2米,青磚環砌,重刻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墓前設祭桌、香爐。1998年,為紀念於謙誕生600周年,在墓道兩側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獸及牌坊,整治墓區環境,修復於謙祠,建成於謙景區。在這次湖西綜合保護工程中,於謙祠又經保護整修,恢復瞭於謙祠牌坊和甬道,現已成為湖西重要的人文景觀。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墓坐西朝東,呈馬蹄形,有七座墳,墓側建旌功祠,又名於謙祠,南北寬23米,進深30米,墓道長90米。後毀於1966年,今於謙墓為1982年重建。對於謙,清代袁枚曾贊頌道:"賴於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2006年05月25日,於謙墓作為明至清古墓葬,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詩碑廊

位於謙墓右側,建於2002年,廊內陳列於謙自撰詩及後人緬懷詩碑刻十七塊。

杭州故居

於謙故居位於杭州清河坊祠堂巷41號。於謙,杭州人,15歲考中秀才,16歲起就讀於吳山三茅觀,寫下瞭有名的《石灰吟》,這詩成為他一生為人的寫照。因於謙少上上吳山讀書,至今吳山上尚有"於街"之稱。明成化二年(1466),於謙案昭雪,故宅改建為憐忠祠,以資紀念,巷亦名祠堂巷。如今,故居的忠肅堂、思賢庭、古井已照原貌修繕一新,陳列於謙生平事跡,原有的旗桿石、造像碑等遺物,亦一並展出。於謙故居占地不大,進們便可看見影壁上刻者於謙的名詩《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現為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於謙讀書處吳山三茅觀景區位於吳山景區的南面,北與吳山城隍閣景區、吳山阮公祠景區接壤;西與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相連;東面景區大都鍥入市區,與南宋皇城遺址、南宋太廟遺址相貼;南面與鬱鬱蔥蔥的五雲山山林腹地景觀相切。三茅觀原名三茅堂,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因東都舊名賜額"三茅寧壽觀"。殿名太元,內奉徽宗禦畫茅君像。三茅真君是指秦漢時得到成仙的茅氏三兄弟:長盈、次固、季衷。宋時此觀極為顯赫,歷朝賜是觀的禦書有:高宗《黃庭度人經》,寧宗"道紀堂"字,理宗《養生論》。紹興年間(1131-1160),賜古器三種:一宋鼎,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作;又一為唐鐘,本唐澄清觀舊物,上有河東薛此銘;另一則是褚遂良小楷《陰符經》。近志則增以吳道子《南方星君像》、玉靶劍、七寶數珠、軒轅鏡為觀中七寶,一時連山都以七寶為名。時並於觀後築"七十二"瑤臺,遍植桃花,春時郊祭,時有"瑤臺萬玉"之稱 ,為當時"吳山八景"之一。元朝時三茅觀毀於兵火,明初重建。時觀內設有書館,於謙曾在此讀書,並寫下瞭千古傳唱的《石灰吟》。抗戰時三茅觀為日軍拆毀,然而其規模甚大的遺跡仍依稀可辨 ,水池、小橋、巨石構建仍存。石壁間近十方摩崖石刻均已漫漶,僅存一方明萬歷時重刻的紹興年間賜額寧壽觀的尚書省牒文。牒文為:牒奉敕宣賜寧壽觀,牒到準敕,故牒。紹興二十年。尚書省奉赦賜題臨安府七寶山三茅堂,太師尚書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押),參知政事餘(押)。簽書樞院事參知政事巫(押),紹興二十年天牒。經考古發掘,三茅觀遺址上保留較為完整的圍墻墻址,園路(有部分香糕磚路)和建築格局,通過挖掘整理後作為遺址保護向公眾展示,將成為吳山景區三期工程中的重要景點。《詠於謙》 (臨安·萬寬)毓秀山河正氣微,浮雲久蔽遁天威。龍顏欲觸先生死,鳳詔即承有是非。清白才能持懸日,淡寧成性著寬衣。一生難得春秋夢,萬丈青松大國稀。

快活林  平川  洋蔥醬  百朋  格力空調  代代相傳  加班  大於  身邊  手濕疹  通橋村三隊  蒲皇村  考前  鎮盛圩口  細水長流  武原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