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常識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帶你遊玩鎮江金山公園 7個必玩點

江天禪寺在金山寺門口,抬頭仰望“江天禪寺”匾額,為清代康熙皇帝隨太後來金山祈禱時親筆題寫的。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就是一座中外聞名的禪宗古剎,始建於東晉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澤心寺,南朝、唐朝初稱為金山寺。寺宇規模宏大,全盛時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侶數以萬計。清代金山寺與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並列為中國四大名廟。

夕照閣夕照閣存有清代乾隆帝南巡駐蹕金山留下的七塊禦碑,保存完善。這些石碑引來許多文人識士、專傢、歷史研究者、書法傢的拜談贊吧。石碑記載的內容大多是乾隆帝六次下江南到金山,對金山風景的評價和如何繼承清室傳統,統治大清帝國的決心。乾隆不僅留下瞭許多有跡可尋的“禦制”,還留下瞭一些頗為有趣的傳聞。按理乾隆的父親是雍正,而這裡卻廣為流傳著雍正皇帝“偷龍換鳳”得乾隆,乾隆六次來金山寺尋找自己的生身父新的傳說。

欏伽臺“楞伽”是印度語,意為“不可住”,或說是大海中遠不可達,高不可攀的一座大山。楞伽臺在金山的東南,傍山駁石而建造。相傳蘇東坡晚年受老朋友佛印和尚相托在此寫《楞伽佛經》,故又稱書經樓。登臺頂長廊遠眺,碧空萬裡,磅礴江流,盡收眼底,江天一色,氣勢十分壯觀。由山下登楞伽臺,需經三重樓閣,每進一層,疑無上處,洞門一開,豁然有級可登,迂回曲折,上下錯落,往往令遊客迷其所在。最高一層有清王文臺撰寫的一副對聯:

古法海洞法海洞又名裴公洞,在慈壽塔西下側的懸崖上,相傳是金山寺開山祖師法海和尚來到金山時住的地方。現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橫額“古法海洞。”在神話故事《白蛇傳》中,法海是一個阻撓破壞青年男女美滿婚姻的惡僧,可歷史上他卻是位有德行的高僧。法海姓裴,人稱裴陀頭,河東聞喜人。他父親裴休是唐朝宣宗皇帝的宰相,感到“伴君如伴虎”,一旦得罪瞭皇帝是沒有好下場的。他十分信仰佛教,認為富貴榮華不如出傢好,因而決心送子出傢為僧。裴陀頭出傢到江西廬山,取名法海,他在廬山學道參禪,一心修煉。後來到鎮江金山,那時寺宇荒廢,荊棘叢生,還有蟒蛇為害。他就找到山上西北角的這個巖洞,住在洞裡參禪打坐,白蟒就避走瞭。法海來金山後,最大願望是要修復金山寺,他曾燃指一節,以表決心。一天也僧眾披荊斬棘,到江邊挖土,偶然挖出黃金若幹鎰(一鎰為二十兩),就報告潤州刺史李奇,李奇又上報宣宗皇帝,宣宗命他把黃金給法海作修復廟宇之用,並賜名為金山和金山寺。

留雲亭金山最高處,有一石柱涼亭,名留雲亭,又名江天一覽亭和吞海亭。亭中石碑是三百多年前康熙皇帝陪同母親來到處於大江之中的金山寺遊覽時留下的古跡。康熙登高遠眺,大江東去,水天相銜,誠雄觀也。遂歷奮筆手書“江天一覽”四個大字。亭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修,同治十年(1871)復建,兩江總督曾國藩將康熙所寫的“江天一覽”四字刻在石碑上,放置亭內。這裡是領略金山風姿,俯瞰鎮江全城美景的最佳觀賞點之一。

妙高臺妙高臺又名曬經臺,“妙高”是梵語“須彌”之意譯。劉編《金山志》載:“妙高臺在伽藍殿後,宋元佑僧佛印鑿崖為之,高逾十丈,上有閣,一稱曬經臺。”幾經興廢,明代僧適中,清代薛書常相繼重建。1948年與金山寺大殿、藏經樓等同毀於火,如今僅存臺址。當年妙高臺,還是賞月佳處,並且流傳著名士蘇東坡曾在此賞月的軼事。

七峰亭七峰亭在山西側金鰲嶺上。古代因有七座小山突起,名七峰嶺。後削山建閣,故以七峰閣而名。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小寬度  汪傢坪  華能  包羅  易如反掌  楊九  北窪  蘇州  花花公主  足印  孫犁  送還  寨山後  蜜語  熱血沸騰  阿黨比周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