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

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

作者:李清照

原文: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馀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譯文

不知是誰在窗前種下的芭蕉樹,一片濃陰,遮蓋瞭整個院落。葉片和不斷伸展的葉心相互依戀,一張張,一面面,遮蔽瞭庭院。
滿懷愁情,無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時分下起瞭雨,點點滴滴,響個不停。雨聲淅瀝,不停敲打著我的心扉。我聽不慣,於是披衣起床。

註釋

⑴添字醜奴兒:詞牌名。一作“添字采桑子”。“醜奴兒”與“采桑子”同調而異名。添字:在此詞中具體表現為——在“醜奴兒”原調上下片的第四句各添入二字,由原來的七字句,改組為四字、五字兩句。增字後,音節和樂句亦相應發生瞭變化。
⑵中庭:庭院裡。
⑶舒卷:一作“舒展”,在此可一詞兩用,舒,以狀蕉葉;卷,以狀蕉心。且卷,有通“婘”之訓,謂好貌。馀清:此據王學初《李清照集校註》和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此首斷句亦從吳著。“馀清”,今本多作“馀情”,“情”字在此其意似欠當,因此詞上片旨在詠物並非簡單的擬人之法。馀清,意謂蕉葉舒卷;蕉心貽人以清涼舒適之感。視“清”字為“情”字的諧音,其意似勝於徑用“馀情”二字。
⑷霖霪:本為久雨,此處指接連不斷的雨聲。
參考資料:
1、
吳熊和 .唐宋詞通論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9年第2版 :119 .
2、
李靜 等 .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 :309 .

賞析

作者:蔣哲倫
這首詞作於南渡以後,通過雨打芭蕉引起的愁思,表達作者思念故國、故鄉的深情。上片詠物,借芭蕉展心,反襯自己愁懷永結、鬱鬱寡歡的心情和意緒。首句“窗前誰種芭蕉樹”,似在詢問,似在埋怨,無人回答,也無須回答。然而通過這一設問,自然而然地將讀者的視線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接著,再抓住芭蕉葉心長卷、葉大多蔭的特點加以詠寫。蕉心長卷,一葉葉,一層層,不斷地向外舒展。闊大的蕉葉,似巨掌,似綠扇,一張張,一面面,伸向空間,佈滿庭院,散發著清秀,點綴著南國的夏秋。第二句“陰滿中庭”形象而逼真地描繪出這一景象。第三句重復上句,再用一個“陰滿中庭”進行吟詠,使人如臨庭前,如立窗下,身受綠葉的遮蔽,進而註視到蕉葉的舒卷。“葉葉心心,舒展有馀情”,歇拍二句寄情於物,寓情於景。“葉葉”與“心心”,兩對疊字連用,一面從聽覺方面形成應接不暇之感,—面從視覺印象方面,向人展示蕉葉不斷舒展的動態。而蕉心常卷,猶如愁情無極,嫩黃淺綠的蕉心中,緊裹著綿綿不盡的情思。全詞篇幅短小而情意深蘊。語言明白曉暢,能充分運用雙聲疊韻、重言疊句以及設問和口語的長處,形成參差錯落、頓挫有致的韻律;又能抓住芭蕉的形象特征,采用即景抒情,寓情於物,觸景生情,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抒發國破傢亡後難言的傷痛;用筆輕靈而感情凝重,體現出漱玉詞語新意雋、頓挫有致的優點。
參考資料:
1、
蔣哲倫 等 .李清照詞鑒賞 .濟南 :齊魯書社 ,1986 :128-129 .
網友評論

條評論

大令  蒙坑  民事權益  續集  東沿村  明得  新郝莊  接官亭  螯毛  常澤橋  驚險遊戲  橄欖石  兼並  寶泰隆  翠月嘉苑  調查報告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