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小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

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

作者:吳文英

原文:波面銅花冷不收。玉人垂釣理纖鉤。月明池閣夜來秋。江燕話歸成曉別,水花紅減似春休。西風梧井葉先愁。

譯文

水波清澈的西湖像一面菱花銅鏡,好像誰將它丟在冷夜裡不來收拔,哪位美人理出釣竿,將一彎纖細的月鉤垂釣在湖中,月色澄明映池閣,夜來池閣秋風冷。
當年像雙燕呢喃話歸,清晨時勞燕分飛,各自西東,仿佛隨著春意終結,水面上蓮荷凋謝瞭艷紅。瑟瑟西風吹過天井的梧桐,最感到悲愁的葉子先自飄零。

註釋

①浣溪沙(huàn xī shā):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名,後用為詞調。一作“紗”。 有雜言、齊言二體。
②銅花:銅鏡。比喻水波清澈如鏡。古代銅鏡刻有花紋,故稱銅花。
③纖鉤:新月影,如鉤,彎細的月影,約農歷初二、三時的月亮。黃庭堅《浣溪沙》詞:“驚魚錯認月沉鉤”。
④冷來秋:指比秋天還冷
④水花紅:水邊紅蓼(liǎo),也叫水蓼,莖葉呈紅色。柳永《八聲甘州》詞:“是處紅蓑翠減,冉冉物華人。”這裡借用其意。
⑤曉:清晨時分。
⑥水花:荷花。崔豹《古今註》:“芙蓉一名荷華,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春休:春天結束。
⑦梧井:井,即露井,無蓋井。葉先愁:樹葉先凋謝。梧井,取前《解連環》(暮簷涼薄)“嘆梧桐未秋,露井先覺”詞意,因梧桐落葉最早,由其葉落,即知秋至。
參考資料:
1、
(清)蘅塘退士選編.唐詩三百首 合訂註釋本:巴蜀書社,1992:489
2、
陶爾夫,劉敬圻著.吳夢窗詞傳 吳文英: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285
3、
上彊村民選編.宋詞三百首註評:鳳凰出版社,2005:240
4、
(清)上疆村民編.中國傳統文化經典文庫 珍藏版 宋詞三百首:陜西旅遊出版社,2003:156
5、
劉卉宇編著.宋詞菁華典評:太白文藝出版社,2009:281

鑒賞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沙”或作“紗”。相傳是由西施浣紗的故事得名。又名《小庭花》、《玩丹砂》、《怨啼鵑》、 《浣紗溪》、《掩蕭齋》、《清和風》、 《換追風》、《最多宜》、《楊柳陌》、《試香羅》、《滿院春》、《廣寒枝》、《慶雙椿》、《醉木犀》、 《錦纏頭》、《霜菊黃》、《頻載酒》、《減字浣溪沙》。此調有平仄兩體,平韻見唐詞,仄韻始自李煜。《金奩集》入“黃鐘宮”,《張子野詞》入“中呂宮”。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過片多用對偶。
上片“波面”三句寫景。言園內水池中波光微漾,看上去恰似銅鏡上的花紋一樣。然而深秋月夜池水陰冷沁人肌膚,因此不敢伸手去收拾整理這面“銅鏡”。池邊聳立著的石筍在月光中倒影水中,這倒影與月牙之影,好象一位佳人在池邊手理絲鉤釣魚消遣一般。清冽的月色下,池塘樓閣顯得更加寂靜,秋夜的寒氣也就顯得更為濃重。
下片“江燕”三句因秋而興愁。言詞人見到燕兒南歸,知秋已更深矣,因此呢喃的燕語,詞人聽來就象是在與他話別。此是燕歸,也是人歸也,所以觸景生情,陡生愁心。詞人又見池中紅荷枯萎,恰似春盡時的落花一般,更使他感到時不再來的悲哀。最後見西風掃落梧桐黃葉,更添一重愁心。此非葉愁,實是詞人愁老之將至,青春不再重現之愁也。下片全從詞人自身之愁而加諸外物:燕、花、葉,使之皆含愁情。
《海綃說詞》雲:“‘玉人垂釣理纖鉤’,是下句倒影。非謂真有一玉人垂釣也。‘纖鉤’是月,‘玉人’言風景之佳耳。‘月明池閣’,下句醒出,《解蹀躞》‘可憐殘照西風,半妝樓上’, 半妝謂殘照西風。西子西湖,比興常例,淺人不察,則謂覺翁晦耳。

網友評論

條評論

中央電視臺  目標院校  驗甲宮村  芍藥屬  夢千年  習禮村委  樂八  迷路積水  腰部損傷  四區  堂閣  歷史文化  十字南  記憶裡  迎周路  樹路市中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