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檳榔
来源:74U閱讀網
大駁骨丹別名:鴨仔花,逼迫樹,大還魂,大駁節,大接骨草,救命王,大駁骨,鴨公青,十月青,大葉駁骨草,黑葉接骨草,
大駁骨丹簡介:大駁骨丹,中藥名。為爵床科植物黑葉爵床Adhatodaventricosa(Wall.)Nees的莖葉或根。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接骨,祛風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主治跌打傷腫,骨折,勞傷腰痛,風濕痹痛,胃氣痛,肺癰,乳癰,無名腫毒,外傷紅腫。
大駁骨丹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止痛,化瘀接骨,祛風除濕,消腫解毒。主治
跌打傷腫,骨折,勞傷腰痛,風濕痹痛,胃氣痛,肺癰,乳癰,無名腫毒,外傷紅腫。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註意事項
孕婦慎服。
相關論述
1、《本草求原》:“專治乳癰,功勝於蒲公英,同黃糖、酒糟搗敷。”
2、《嶺南采藥錄》:“理跌打傷,接合筋骨,取葉搗敷之。”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濕,理跌打。主治骨折,跌打扭傷,風濕性關節炎,創傷紅腫,肋間神經痛。”
4、《全國中草藥匯編》:“活血散瘀。主治腰腿痛,外傷出血。”
5、《廣西民族藥簡編》:“葉水煎服,治肝炎(仫佬族)。”
大駁骨丹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跌打:大駁骨根15g,山荔枝15g,鳥不企6g,浸酒60g。內服少許,外擦患處;或大小駁骨各15g,透骨消15g,澤蘭15g,血見愁15g,兩面針根9g。煎水沖酒服。(《廣東
省惠陽地區中草藥》)
2、治骨折:大駁骨、小駁骨、酢漿草、兩面針根(皆鮮用)各30g。搗爛,加黃酒少許,骨折復位後外敷患處,小夾板固定,每日換藥1次。(《全國中草藥匯編》)
3、治風濕骨痛:鮮大駁骨、莪術各60g,香附子30g。共搗爛,酒炒敷患處。(《梧州地區中草藥》)
4、治胃氣痛:大駁骨根30g,樹邦子30g,細葉白蘭香15g。煎水調白糖服。
5、治外傷出血:大駁骨葉曬幹為末,外撒傷口。(4-5方出自(《廣東省惠陽地區中草藥》)
大駁骨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幹。
大駁骨丹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枝圓柱形,多切成段,長4-6cm,直徑0.6-1cm。表面光滑,微具縱棱,灰綠色或棕黃色,節部膨大,略帶紫色,斷面中空有髓。葉對生,具短柄;葉片橢圓形,革質,長10-15cm,寬3-6cm,先端鈍,基部楔形,全緣,葉面青綠色,葉背黃綠色,微顯光亮,無毛。氣微,味微辛。
以莖枝細、葉多、色青綠者為佳。
大駁骨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爵床科植物黑葉爵床。形態特征
常綠灌木,高1-2.5m。莖直立,圓柱形;新枝綠色,老枝灰黃色,節顯著膨大呈膝狀。葉對生;具短柄;葉片近革質;橢圓形,長10-15cm,寬4.5-6cm,先端鈍,基部漸窄,全緣。穗狀花序頂生,長達10m;有多數寬卵形的苞片,長約1.2cm,寬約1cm,綠色,稍有毛,內有3-4花;小苞片極小;萼片5,長約5mm;花冠二唇形,長約1.5cm,花白色而有紅色斑點,上唇2裂,下唇較大,3淺裂,中裂較寬;雄蕊2,著生於花冠喉部,伸出,花柱線形,2淺裂。蒴果卵形或橢圓形,長約8mm,有毛。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生長環境
常栽培作綠籬。野生於山坡、水邊、路旁灌木叢中或林下濕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