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鹿尾

鹿尾

鹿尾別名:

鹿尾簡介:鹿尾,中藥材名。為鹿科動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的尾巴。具有補腎陽,益精氣的功效。主治腎虛遺精,腰脊疼痛,頭昏耳鳴。

鹿尾功效作用

功能

補腎陽,益精氣的。

主治

腎虛遺精,腰脊疼痛,頭昏耳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劑。

註意事項

陽盛有熱者禁服。

藥理作用

對生殖系統的作用:公鹿尾粉劑給大鼠灌胃,增加雄性大鼠睪丸、前列腺、貯精囊、提肛肌海綿球肌的重量,也增加雌鼠子宮和卵巢的重量。

相關論述

1、《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壯陽生精,暖腰膝。用於腎虛腰脊疼痛,屈伸不利,遺精及頭昏耳鳴。”

2、《內蒙古藥用動物》:“主治滑精。”

3、《中國動物藥》:“治腎虛遺精,腰膝酸痛。”

鹿尾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腎虛腰脊疼痛,遺精及頭昏耳鳴:鹿尾、杜仲、補骨脂、枸杞、菟絲子、黃芪、黨參、白術、牛膝、狗脊各等量。為丸。每服5-10g,每日2次。(《四川中藥志》1979年)

鹿尾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商品分為“毛鹿尾”和“光鹿尾”,宰鹿後,將鹿尾在薦椎與尾椎相接處割下,洗凈,在通風處掛起,陰幹,稱為“毛鹿尾”;或將割下的新鮮帶毛鹿尾用濕佈或濕麻袋片包上,放在20℃左右溫度下悶2-3d,然後取出拔掉長毛,放涼水中浸泡片刻,取出,刮凈絨毛和表皮,去掉尾根殘肉和多餘的尾骨,用線繩縫合尾根及斷離的皮膚,將尾拉直,掛通風處,陰幹,稱為“光鹿尾”。

炮制方法

1、鹿尾:取帶毛鹿尾,用火燎去毛茸刷洗幹凈,切成小碎塊,幹燥。

2、酒鹿尾:取光鹿尾小碎塊用黃酒拌勻,悶潤,置籠屜內,加熱蒸透,取出,幹燥。每凈鹿尾塊100kg,用黃酒20kg。

鹿尾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幹燥處,防蟲蛀。

鹿尾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1、馬鹿尾:呈鈍圓形似豬舌狀。雌鹿尾體形粗短,尾頭較鈍圓;雄鹿尾體形較細長,尾頭較尖。毛馬鹿尾長15-20cm,基部稍扁寬,割斷面不平整,背面有棕黃色長毛,雜夾少許白毛;腹面為淡黃色短毛,具尾骨。光馬鹿尾較短,長13-15cm,基部稍扁寬,割斷面通常縫合,邊緣肥厚,背面隆起,腹面凹陷。表面紫紅色至紫黑色,光滑,油潤,有光澤,可見凹點狀微細毛孔及少許茸毛,間有縱溝。質堅硬,斷面肉厚。氣微,味咸。

2、梅花鹿:較馬鹿尾狹長而薄小。帶毛者多數具有背線延續的黑線,黑線逐漸變寬至3.5-4.5cm;尾的邊緣有白色長毛;腹面有稀疏的白毛,露膚。少數鹿尾不具黑線。不帶毛者稍短。基部略扁寬,割斷面縫合,尾尖略向下彎,呈紫紅色或紫黑色,表面光滑,油潤,有光澤,可見凹點狀微細毛孔及少許茸毛,具縱向皺溝。質堅硬,氣腥,味咸。

一般以馬鹿尾為好。梅花鹿尾瘦小,甚少采用。以身幹,無黴爛腐臭、無蟲蛀者為合格;以肥短粗壯者為佳。

鹿尾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

形態特征

1、梅花鹿:梅花鹿體長1.5m左右,體重100kg左右。眶下腺明顯,耳大直立,頸細長。四肢細長,後肢外側踝關節下有褐色蹠腺,主蹄狹小,側蹄小。臀部有明顯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長全時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與眉叉較遠,主幹末端再分兩小枝。梅花鹿冬毛栗棕色,白色斑點不顯。鼻面及頰部毛短,毛尖沙黃色。從頭頂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線。白色臀斑有深棕色邊緣。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外側同體色,內側色稍淡。夏毛薄,無絨毛,紅棕色,白斑顯著,在脊背兩旁及體側下緣排列成縱行,有黑色的背中線。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較體色為淺。2、馬鹿:體形較大,體長2m,體重超過200kg。肩高約1m,背平直,肩部與臀部高度相等。鼻端裸露,耳大呈圓錐形。頸長約占體長1/3,頸下被毛較長。四肢長,兩側蹄較長,能觸及地面。尾短。雄性有角,眉叉向前伸,幾與主幹成直角,主幹稍向後略向內彎,角面除尖端外均較粗糙,角基有一小圈瘤狀突。冬毛灰褐色。嘴、下頜深棕色,頰棕色,額部棕黑色。耳外黃褐、耳內白色。頸部與身體背面稍帶黃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線。四肢外側棕色,內側較淺。臀部有黃赭色斑。夏毛較短,沒有絨毛,呈赤褐色。

分佈區域

1、梅花鹿: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2、馬鹿:分佈於東北、西北及內蒙古等地。

人工制造

1、生活習性:野生梅花鹿在森林中生活。喜群居,性溫順,善跳躍,感官靈敏。具有季節性垂直遷徙習性,夏季鹿群多到高山地帶活動,冬季多到低山區的河谷或向陽山坡越冬。植物性食性,能采食上百種植物的枝葉、果實、樹皮和雜草。食性廣泛,對酸、甜、苦味的食物均可采食。尤對柞樹的細枝、嫩葉和果實更喜食。鹿角春季脫落並萌發新角。4-8月份為生茸期,到9月初鹿角停止生長,鹿茸皮脫落,僅遺留下分成4個枝杈的裸露骨角質,是配種期毆鬥和冬季雪下尋食的工具。2、養殖技術:梅花鹿為季節性發情的動物。秋季配種,幼鹿2周歲時性成熟。每年9-11月份時,公鹿變得膘肥體壯,頸圍粗,毛色暗,陰囊下垂,性暴好鬥,常與其他公鹿爭偶。母鹿在此時期可發情3-4次,每次持續18-36h。鹿的配種方式有幾種:①群公群母式,即將25-30隻參配母鹿與3-5隻種公鹿組成配種群,直到11月底配種結束再分開。②單公群母式,即將1隻優良公鹿與15-20隻母鹿組群配種。但要每隔一段時期中間替換種公鹿。③單公單母定時放對式。即每日早、晚,將公鹿撥入母鹿群中與發情母鹿交配,配後即將公鹿撥出。④人工授精,其中包括采精,精液稀釋和輸精幾個步驟。可以充分利用優良種公鹿進行配種。每隻發情母鹿要復配2-3次才能保證高受胎率。妊娠期為235d左右。每年5-6月份為產仔期。產前要做好準備工作,並對個別難產母鹿要進行接產,梅花鹿多為每胎1仔,雙仔率僅占5%-15%。初生子鹿要保證吃到初乳才能提高成活率。3、飼養管理:梅花鹿從野生變為傢養,馴化是技術關鍵。馴化工作要從早期發育階段開始,如人工哺乳,幼鹿訓練等。以期發育到成年後更好地接受人工飼養管理,促使鹿茸優質高產和提高後裔的繁殖成活率。梅花鹿以各種糧、豆類及農副產品為精飼料,以農作物莖、葉和多種樹木枝葉及青草為粗飼料。青貯玉米秸更是人工養鹿的重要飼料。還要每天補給適量的食鹽和維生素。為保證營養全面要力求飼料多樣化。公鹿生茸期、母鹿哺乳期和育成期幼鹿要多投給精料。在馴化的基礎上可將公鹿、母鹿和育成鹿分別組成放牧群,引導到牧場上去放,大幅度降低飼養成本和提高生產力。放牧管理主要防止鹿隻逃失;收茸期管理主要防止鹿茸傷損;配種管理主要防止公鹿傷亡;產仔期管理主要是對難產鹿接產。在日常管理中要建立起完整的定時、定量、定點投料給水的飼喂制度和每天清掃圈舍、定期消毒等環境衛生制度,並嚴格執行,防止各種災害給鹿群造成損失。4、疾病防治:養鹿人員毎天對鹿隻活動情況、采食、飲水、排便等進行細致觀察。對發病鹿要提倡早發現,早治療。鹿病基本上可分為疫病和普通病兩類。疫病危害大,主要有結核病,壞死桿菌病,佈氏桿菌病和血尿病等,要通過定期接種疫苗進行預防。普通病主要有食毛癥,飼料中毒,寄生蟲病等。主要通過改善飼養管理阻斷病源,並對患病鹿對癥治療來解決。5、馬鹿養殖要點與梅花鹿大致相似,其體形較大,生存競爭能力強,野生鹿較多,每年配種、產仔和生茸期都要稍早於梅花鹿。

挫志怒吼  百和  九坑子  半元音  河隴  耿慶  七拱八翹  阿富汗  數詞  奎文區  摩西  精誠大醫  下尖五隊  薑壩  靈湖  陸合浜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