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火草
来源:74U閱讀網
鉤藤別名:釣藤,吊藤,鉤藤鉤子,釣鉤藤,金鉤蓮,大鉤丁,釣藤勾,鶯爪風,嫩鉤鉤,金鉤藤,
鉤藤簡介:鉤藤,中藥名。為茜草科鉤藤屬植物鉤藤Uncaria rhynch0phylla(Miq.)Jacks.、大葉鉤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毛鉤藤Uncaria hirsuta Havil.、華鉤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或無柄果鉤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的帶鉤莖枝。具有清熱平肝,息風止痙的功效。主治肝風內動,驚癇抽搐;肝火上攻或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等;風熱表證之頭痛目赤,斑疹透發不暢等。
鉤藤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平肝,息風止痙。主治
1、主要用於肝風內動,驚癇抽搐;肝火上攻或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等;風熱表證之頭痛目赤,斑疹透發不暢等。
2、西醫診為高血壓病、腦腫瘤、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神經性頭痛、急性腦梗死等屬肝陽上亢甚至肝風內動者及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紫癌等屬實熱證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30g。不宜久煎;或入散劑。
禁忌
中西藥配伍禁忌:鉤藤具有中樞性降壓作用,可降低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兩者不宜同用。註意事項
1、甘寒,有一定的清熱作用。牌胃虛寒腎陽虛者,以及外感風寒,內傷生冷等證不宜大量長期服用。
2、有明顯的抑制中樞神經的作用。昏迷病人禁用;老年人和嬰幼兒不宜長期大量服用。
3、可以減慢心率,降低血壓。心動過緩、低血壓患者不宜大量長期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4、有興奮子宮平滑肌的作用,孕婦及先兆流產者慎用。
5、高血壓病人服用鉤藤總堿治療量時,副作用輕微,個別岀現心動過緩、頭暈、皮疹、月經量減少等,但停藥後可自行消除。
化學成分
含吲哚生物堿,其中具有藥理活性的成分主要有鉤藤堿、異鉤藤堿、柯諾辛因堿、異柯諾辛因堿、柯楠因堿、二氫柯楠因堿、硬毛帽柱木堿、硬毛帽柱木因堿。大葉鉤藤含柯諾辛、柯諾辛B。此外,鉤藤尚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兒茶素類化合物、鞣質及萜類化合物。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有降壓、抗實驗性心率失常作用,對血流動力學有影響。
2、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鉤藤堿明顯抑制花生四烯酸、膠原及腺苷二磷鈉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並能明顯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
3、鎮靜和抗驚厥作用:鉤藤對小鼠有眀顯的鎮靜作用而無催眠作用。鉤藤乙醇浸液能制止豚鼠實驗性癲癇的發作,並有一定的抗戊四氮驚厥作用。
4、其他作用:鉤藤總堿能抑制組織胺引起的豚鼠哮喘;鉤藤煎劑能短時間降低離體回腸腸肌的張力,同時很快使收縮幅度顯著增大,並有對抗組織胺作用。臺灣產鉤藤對膀胱結石有溶解作用。鉤藤還能抑制在體及離體蛙心、兔心,抑制蛙和小鼠呼吸和縮小瞳孔的作用。
鉤藤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療小兒夜啼:采用蟬蛻鉤藤散加減,鉤藤、蟬蛻、白芍、木香、川芎、延胡治療小兒夜啼有效。
2、治療面神經麻痹:用芍藥鉤藤木耳湯加味配以針灸治療面神經麻痹有效。此外,臨床上還有用鉤藤治療鏈黴素反應、腳癬、百日咳等報道。
相關配伍
1、鉤藤配天麻:鉤藤清熱息風;天麻息風祛痰,平肝止痙。二藥合用,鉤藤能減天麻之燥,平肝息風而無弊害。治療肝風內動,風痰上擾之眩暈頭痛,頭重腳輕,走路不穩,手足麻木。
2、鉤藤配牛膝:鉤藤甘寒,質輕味薄,清熱平肝,息風止痙,並能降壓;牛膝苦酸平,補肝腎,強筋骨,活血祛瘀,疏筋通絡,引血下行而降壓。二藥配伍,一清一補,清上補下,平肝息風並能降壓。治療頭暈目眩,頭痛頭脹,半身麻木,膝軟乏力等
3、鉤藤配菊花:鉤藤清泄肝熱而平肝陽,息風止痙;菊花長於平降肝陽,疏散風熱二藥合用,一疏一清,平降肝陽,清熱祛風。治療外感風熱或肝陽上亢之眩暈頭痛。
4、鉤藤配薄荷:鉤藤甘、微寒,清熱平肝,息風止痙,作用偏於清;薄荷清熱疏風,透疹清利咽喉、頭目,作用偏於散。二藥配伍,祛風熱,利咽喉,平肝風。對於小兒初起風熱,有預防抽搐之效;也可治療風陽上擾之頭脹頭痛,頭暈目眩。
5、鉤藤配全蠍:鉤藤清肝泄熱而平肝陽,息風止痙,治療手足抽搐,肌肉跳動;全蠍息風止抽,通絡止痛,解毒散結,引各種風藥直達病所。對於治疔頻頻抽動,手足震顫,疼痛的作用均強。二藥合用,清熱息風,通絡止痛。治療肝風內動,頭暈,口眼歪斜,四肢抽搐,煩躁不安等。
6、鉤藤配紫草:鉤藤質輕味薄,有透發清熱之力;紫草甘寒,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二藥合用,透疹之力較強。治療疹出不暢。
鑒別用藥
鉤藤與菊花:二者皆入肝經,平肝陽,清肝熱,又能疏散風熱,治療肝陽上亢及肝火上炎之頭痛目眩和外感風熱、頭痛目赤等,常相伍為用。然鉤藤偏於息風止痙,菊花偏於疏風泄熱。相關藥品
清青腦降壓片、癲癇寧片、心脈通片、天麻鉤藤顆粒。相關方劑
鉤藤飲(《醫宗金鑒》)、羚角鉤藤湯(《通俗傷寒論》)、鉤藤飲子(《奇效良方》)、鉤藤散(《本事方》)。
藥膳食療
天麻鉤藤茶:
1、功效:平肝、熄風、鎮靜。用於肝陽上亢之高血壓、頭暈目眩、神經衰弱、四肢麻木等。
2、原材料:天麻5g,鉤藤6g,綠茶10g。
3、做法:將天麻、鉤藤洗凈,加水適量,煎煮2次,去渣。以其汁液沖泡綠茶,蓋嚴,浸泡5-10分鐘即可。
4、用法:每日1劑,代茶飲用。
鉤藤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栽後3-4年釆收,在春季發芽前,或在秋後嫩枝已長老時,把帶有鉤的枝莖剪下,再用剪刀在著生鉤的兩頭平齊或稍長剪下,每段長3cm左右,曬幹或蒸後曬幹。即秋、冬兩季采收。以雙鉤、莖細、鉤結實、光滑、色紫紅、無枯枝鉤者為佳。炮制方法
入煎劑,或入散劑。入煎劑宜後下,不宜久煎,鉤藤含有揮發油成分,久煎容易降低療效。鉤藤保存方法
置通風幹燥處。鉤藤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枝呈圓柱形或類方柱形,長2-3cm,直徑2-0.5cm。表面紅棕色至紫紅色者具細縱紋,光滑無毛;黃綠色至灰褐色有的可見白色點狀皮孔,被黃褐色柔毛。多數枝節上對生兩個向下彎曲的鉤(不育花序梗),或僅一側有鉤,另一側為凸起的瘢痕;鉤略扁或稍圓,先端細尖,基部較闊;鉤基部的枝上可見葉柄脫落後的窩點狀痕跡和環狀的托葉痕。質堅韌,斷面黃棕色,皮部纖維性,髓部黃白色或中空。無臭,味淡。
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小段,莖節上有一對或單個向下彎曲的鉤,表面紅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黃棕色,髓黃白色或中空,無臭,味淡。鉤藤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茜草科鉤藤屬植物鉤藤、大葉鉤藤、毛鉤藤、華鉤藤、無柄果鉤藤。形態特征
1、鉤藤:常綠木質藤本,長可達10m小枝四棱柱形,褐色。葉腋有成對或單生的鉤,向下彎曲,先端尖,長1.7-2cm葉對生;具短柄;葉片卵形、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5-12cm,寬3-7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上面光亮,下面在脈腋內常有束毛,略呈粉白色,幹後變褐紅色;托葉2深裂,裂片條狀鉆形。頭狀花序單個腋生或為頂生的總狀花序式排列;總花梗纖細,長2-5cm;花黃色,花冠合生,上部5裂,裂片外被粉狀柔毛;雄蕊5;子房下位。蒴果倒卵形或橢圓形,被疏柔毛,有宿存萼。種子兩端有翅。
2、華鉤藤:本種與鉤藤的區別在於:葉片無毛;托葉全緣,寬三角形至圓形,或有時頂端略微陷;萼裂片線狀長圓形;花和小蒴果近於無柄,花間小苞片存在。
3、大葉鉤藤:本種與前兩種的區別在於:葉片大,革質;花萼裂片線狀長圓形;花和小蒴果具柄,花間小苞片無。
分佈區域
1、鉤藤:分佈於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陜西等地。
2、華鉤藤:分佈於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3、大葉鉤藤: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道地產區
主產於廣西、江西、浙江、湖南、廣東、福建、雲南、貴州、四川、湖北等地。生長環境
1、鉤藤:生於山谷溪邊的疏林中。
2、華鉤藤:生於山地林中。
3、大葉鉤藤:生於山地次生林中。
生長見習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嚴寒。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栽培為宜。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或分株繁殖。
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10-11月釆收成熟種子,隨即播種,條播,按行距12-15cm開條溝,將種子均勻撒入,覆細土薄層。越冬後翌春出苗,註意澆水、施肥等管理。培育1年後春季移栽。
2、分株繁殖:春季在母株旁邊,用鋤在周圍適當地將根挖傷,促使萌發不定芽,經1年後,割取連根的新苗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