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白芥子

白芥子

白芥子別名:辣菜子,

白芥子簡介:白芥子,中藥名。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的種子。具有溫肺化痰,利氣,散結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寒痰喘咳,懸飲,陰疽流註,肢體麻木,關節腫痛。

白芥子功效作用

功能

溫肺化痰,利氣,散結消腫。

主治

1、主要用於寒痰喘咳,懸飲,陰疽流註,肢體麻木,關節腫痛。

2、西醫診為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滲出性胸膜炎、結核性胸膜炎、感冒、急慢性鼻炎屬於寒痰停飲者,風濕性關節炎、化膿性骨髓炎、淋巴結腫大等屬於痰濕阻滯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穴位敷貼。

不良反應

1、白芥子油對皮膚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能引起局部充血、灼痛,甚至發泡;內服過量可引起嘔吐、腹痛、腹瀉。

2、出現不良反應後,應立即對癥處理,並口服牛乳、蛋清等以保護胃黏膜不被灼傷,從而減輕或消除癥狀。

註意事項

1、辛溫走散,耗氣傷陰,久咳肺虛及陰虛火旺者忌用。

2、消化道潰瘍、出血者及皮膚過敏者忌用

3、用量不宜過大。

化學成分

種子含芥子油苷,內有白芥子苷。還含脂肪油,芥子酶,芥子堿和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等氨基酸。又含4-羥基苯甲酰膽堿,4-羥基苯甲胺。

藥理作用

1、呼吸系統的影響:小劑量能引起反射性氣管分泌增加,而有惡心性祛痰作用。

2、對皮膚黏膜的作用:白芥子苷水解後的產物白芥油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可致皮膚充血、發泡。

3、對消化系統的影響:白芥子粉能使唾液分泌,淀粉酶活性增加,小量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胰液的分泌,大量則催吐。

4、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水浸劑對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蓋白芥子主痰,下氣寬中;紫蘇子主氣,定喘止嗽;蘿卜子主食,開痞降氣。

2、《本草正》:白芥子,消痰癖瘧痞,除脹滿極速,因其味厚氣輕,故開導雖速,而不甚耗氣,既能除脅肋皮膜之痰,則他近處者不言可知。

3、《藥品化義》:白芥子味辣,橫行甚捷,體細,通行甚銳,專開結痰,痰屬熱者能解,屬寒者能散。痰在皮裡膜外,非此不達;在四肢兩脅,非此不通。若結胸證,痰涎邪熱固結胸中及咳嗽失音,以此同蘇子、枳實、瓜蔞、杏仁、芩連為解熱下痰湯,誠利氣寬胸神劑。

4、《本草新編》:或疑白芥子止能消膜膈之痰而不能消胃肺之痰,似乎消肺之痰必須貝母,消胃之痰必須半夏也,而誰知不然。夫膜膈之痰,經胃肺而言之也,胃肺中之膜膈,尤善藏痰者也,白芥子消膜膈之痰,是有痰之處,無不盡消,泥肺胃淺近之間,豈有反不能消之理?

5、《醫林纂要》:(白芥子)辛能行,而生春月濕地,性尤專行濕痰。色青專肝木,行於兩脅,肝氣不能行水則成支飲。子專人肝經,故行脅下支飲,炒研用,非脅痰不必用。

6、《本草求真》:(白芥子)蓋辛能人肺,溫能散表。痰在脅下皮裡膜外,得此辛溫以為搜剔,則內外宣通而無阻隔窠囊留滯之患矣。是以咳嗽、反,胃、痹木腳氣、筋骨癰毒腫痛,因於痰氣阻塞,法當用溫用散者,無不藉此以為宜通。

7、《藥義明辨》:(白芥子)其性降收,其用溫散,故每於凝結之患而得開發,於逆上之窮而得降折,不止以利氣豁痰竟其功也。

8、《國藥詮證》:白芥子性味辛溫,《別錄》主發汗,以辛溫能散濕而利氣,因濕阻氣滯而無汗者,故散濕利氣可以發汗也。胸膈間有痰而為寒濕所阻,不能運化則氣逆,故曰上氣。以辛溫散其寒濕,則痰化而氣行,故能治胸膈痰冷上氣也。濕阻而化熱則面目黃赤,故散濕利氣可以治面目黃赤。白芥子有散濕利氣之效,治寒濕阻滯之氣病,有豁痰開胃、溫中止痛、散濕消腫之效。若病不在氣者,不可用以主治也。

白芥子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高年咳嗽,氣逆痰痞:紫蘇子、白芥子、蘿卜子。上三味各洗凈,微炒,擊碎,看何證多,則以所主者為君,餘次之。每劑不過三錢,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韓氏醫通》三子養親湯)

2、治風濕涎痰,結成痞塊:外用白芥子為末,醋凋敷患上。內用白芥子為末,神曲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錢,清晨參棗湯下。(《方脈正宗》)

3、治翻胃,吐食上氣,及羸弱不欲動:白芥子,曬幹,為末,酒服方寸匕。(《普濟方》)

4、治傷寒後,肺中風冷,失音不語:白芥子五合(研碎)。用酒煮令半熱,帶熱包裹熨項頸周延,冷則易之。(《聖濟總錄》芥子酒熨方)

5、治臂痛牽引背胛,或輟或作,由榮衛循行失度,痰滯經絡,或似癱瘓:真白芥子、木鱉子各三兩(麩炒),沒藥(另研)、桂心、木香各半兩。上為末,每服一錢,溫酒下。(《婦人良方》白芥子散)

6、治風濕腳氣腫疼無力:白芥子、蕓薹子、蓖麻子、木鱉子(去殼)、白膠香各一兩,胡桃五枚(去殼)。上六味,一處搗三千杵,成膏。每用皂子大,摩疼處。(《聖濟總錄》芥子膏)

7、治腫毒初起:白芥子末醋調塗之。(《瀕湖集簡方》)

8、治小兒乳癖:白芥子研末水調,攤膏貼之,以平為期。(《本草權度》)

9、治牙痛:白芥子、舶上莎羅、蕓薹子各一兩。搗細羅為散。每用一字,如患左邊疼,即吹右鼻中,如患右邊,即吹左鼻中,仍先凈洗鼻中,吹藥。(《聖惠方》白芥子吹鼻散)

相關配伍

1、白芥子配馬錢子:白芥子辛散溫通,既溫肺化痰,又通絡散結;馬錢子最善搜筋骨之風濕,開通經絡,透達關節。兩藥伍用,可增強活血通絡止痛之力。適用於寒濕痹阻之肢體麻木、關節腫痛。

2、白芥子配細辛:白芥子辛散溫通,長於溫化寒痰;細辛辛溫發散,外能發散風寒,內能溫肺化飲。兩藥伍用,共奏溫化寒痰之功。適用於寒飲咳喘證。

3、白芥子配甘遂:白芥子辛溫,善化寒痰,逐水飲;甘遂苦寒性降,長善行經隧之水濕,瀉下逐飲力峻。兩藥相配,寒溫並施,共奏豁痰逐飲之功。適用於懸飲咳喘,胸悶脅痛之證。

4、白芥子配肉桂:白芥子辛散溫通,善消除阻滯於經絡之痰而通絡散結;肉桂辛甘大熱,既能溫通經脈,運行氣血。兩藥相配,共奏溫經通陽、散寒行滯之功。適用於陽虛寒凝之陰疽腫痛。

5、白芥子配鹿角膠:白芥子辛散溫通,善消除阻滯於經絡之痰而通絡散結;鹿角膠能溫補腎陽,益精養血。兩藥伍用,可增強溫經通陽之功。適用於陽虛寒凝之陰疽腫痛。

鑒別用藥

1、紫蘇子與白芥子:二者皆為辛溫之品,均有降氣化痰之功,同治痰壅氣逆,咳嗽氣喘。然白芥子辛溫走散,偏於溫肺化痰逐飲,通經絡,善消“皮裡膜外之痰”,主治寒痰壅肺之咳喘痰多,胸悶氣短;又能消腫散結,通絡止痛,治陰疽流註及痰阻經絡之肢體麻木、關節腫痛。紫蘇子辛溫潤降,長於降氣化痰,潤燥滑腸,尤宜喘咳痰多而兼有便秘者。

2、萊菔子與白芥子:二者均能化痰,且可相伍為用。但白芥子性溫,既善溫肺豁痰又可散結通絡止痛,適用於寒痰咳喘氣急,痰滯經絡痹痛麻木,陰疽流註等。萊菔子性平,功能降氣化痰,消食除脹,適用於痰壅咳喘,食積氣滯之胸悶腹脹,噯氣吞酸,瀉痢不爽等。

3、白芥子與瓜蔞:二者均能利氣寬胸化痰,皆可治痰濁阻肺所致氣機不利、胸痛痞滿之證。然瓜蔞性寒而潤,長於清熱化痰,利氣寬胸,潤腸通便,善治痰熱互結引起的咳嗽痰黃、胸膈痞滿及胸痹等;白芥子辛溫燥烈,以溫肺化痰、利氣散結見長,適宜於寒痰壅滯之胸脅痞滿、咳嗽氣喘。此外,二者又能治瘡疽,但瓜蔞性寒,主治陽瘡癰腫、內癰等;白芥子性溫,善祛皮裡膜外之痰,善治陰疽胂痛等。

4、華山參與白芥子:二者均能溫肺化痰,皆可治外感、內傷引起的咳嗽痰多之證。但白芥子辛溫走散,善散肺寒,利氣機,通經絡,化痰濁,兼能散結消腫,多用於寒痰喘咳,懸飲,陰疽流註,肢體麻木,關節腫痛等。華山參甘微苦而性溫,溫肺祛痰力雖遜於白芥子,但止咳平喘力更強,對於長年久咳可短期見效,尤其對哮喘有特效。

相關藥品

降氣定喘丸、氣管炎橡膠膏、消喘膏、痰飲丸、吊筋藥。

相關方劑

三子養親湯(《韓氏醫通》)、控涎丹(《三因極一病證方論》)、陽和湯(《外科全生集》)、白芥子散(《婦人大全良方》)。

白芥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播於 7-8月采收,秋播於5月中、下旬采收,待果實大部分出現黃色時割下全株,後熟數日,選晴天曬幹,脫出子粒,簸除雜質即可入藥。

炮制方法

1、白芥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用時搗碎。

2、炒白芥子:取凈白芥子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深黃色或棕黃色,有爆裂聲,香辣氣逸出時,取出放涼。炒後藥性緩和,擅長於溫肺豁痰利氣。

白芥子保存方法

貯幹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幹燥處,防潮,防蛀。

白芥子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種子呈球形,直徑1.5-2.5mm。表面灰白色至淡黃色,具細微的網紋,有明顯的點狀種臍。種皮薄而脆,破開後內有白色折疊的子葉,有油性。無臭,味辛辣,粉碎濕潤後,有特殊的辛烈臭氣。

飲片性狀

1、白芥子:參見藥材性狀。

2、炒白芥子:形如白芥子,表面深黃色或棕黃色,破裂,微有焦香氣。

白芥子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十字花科白芥屬植物白芥。

形態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粗壯草本,高40-120cm。莖直立,具縱棱,上部多分枝,被散生白色硬毛。葉互生。質薄,具柄;莖基部葉片大頭現狀裂或近全裂,寬橢圓形或卵圓形,長6-15cm,寬2-3cm,頂裂片大。有側裂片l-3對,邊緣具疏齒;莖生葉較小,具短柄,向上裂片數漸少。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牛;萼片小4,綠色,直立,披針形或長圓形.基部具爪;雄蕊6,4長2短,長雄蕊長8.5-9.5mm,短雄蕊長6-6.5mm;雌蕊l,子房長柱形,長9-10mm,密被白爭長刺毛。長角果圓柱形長2-2.5cm,密被白色硬刺毛,果瓣在種子間縊縮成念珠狀,角果先端具扁平劍形的喙。種子近球形,淡黃色。花期4-6月,果期5-7月。

分佈區域

原產於歐洲。我國遼寧、山西、新疆、山東、安徽、四川、雲南多有栽培。

道地產區

主產於安徽、河南、四川等地。

生長見習

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幹旱,喜陽光,適宜肥沃濕潤的砂質壤土栽培,忌瘠薄或低窪、積水地。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春播或秋播。

栽培技術

播種前,先將種子放在15%食鹽水中浸泡20min,或在30℃溫水中浸泡2-4h,取出,稍晾幹,摻倍量細土,進行條播,覆土10cm,稍加鎮壓,澆水。播後約10-15d出苗,苗高15cm左右間苗,株距10-15cm,定苗後,追肥1次,並進行澆水,澆水次數視土壤幹濕程度而定。生長期間忌施過量氮肥,以防枝葉徒長,影響產量。

病蟲防治

病害有油菜炭疽病,發病初期可噴代森錳鋅或多菌靈。油菜苗核病,發病期間可噴40%紋枯利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3%紋枯利粉劑。

雙薪  紳士  有期徒刑  巴斯刷牙法  達康  務北口  樊營村五組  中廖村  高山下  老師會  十五間頭  心靈獵人  低點  豐集  頸椎脫位  總要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