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蛋
来源:74U閱讀網
赤小豆花別名:腐婢,
赤小豆花簡介:赤小豆花,中藥名。為豆科豇豆屬植物赤小豆 Vigna umbellate( Thunb.) Ohwi et Ohashi或赤豆V.angularis(Willd.)Ohwi et Ohashi的花。具有清熱,止渴,醒酒,解毒的功效。主治瘧疾,痢疾,消渴,傷酒頭痛,痔瘺下血,丹毒,疔瘡。
赤小豆花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止渴,醒酒,解毒。主治
主要用於瘧疾,痢疾,消渴,傷酒頭痛,痔瘺下血,丹毒,疔瘡。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散劑。外用:研末撒;或鮮品搗敷。相關論述
1、《本經》:主痎瘧寒熱邪氣,泄痢,陰不起,病酒頭痛。
2、《別錄》:止消渴。
3、《藥性論》:解消酒毒,明目,散氣滿不能食。煮一頓服之。又下水氣,並治小兒丹毒熱腫。
赤小豆花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主痎瘧,寒熱邪氣,泄痢,陰氣不足,止渴及病酒頭痛:小豆花於豉中煮,五味調和,作羹食之。(《食醫心鏡》)
2、治疔腫:小豆花為末敷之。(《普濟方》)
赤小豆花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7月采花,陰幹或鮮用。赤小豆花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豆科豇豆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形態特征
1、赤小豆: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莖長可達1.8m,密被倒毛。三出復葉;葉柄長8-16cm;托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小葉3枚,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長6-10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闊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具3淺裂,兩面均無毛,紙質;小葉具柄,脈3出。總狀花序腋生,小花多枚,花柄極短;小苞2枚,披針狀線形,長約5mm,具毛;萼短鐘狀,萼齒5;花冠蝶形,黃色,旗瓣腎形,頂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漸狹的爪,龍骨瓣狹長,有角狀突起;雄蕊10,二體,花藥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線形。莢果線狀扁圓柱形。種子6-10顆,暗紫色,長圓形,兩端圓,有直而凹陷的種臍。花期5-8月,果期8-9月。
2、赤豆: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cm。莖上有白色長硬毛。三出復葉;托葉披針形,被白色長柔毛,小托葉線形;葉柄長達20cm,被疏長毛;頂生小葉卵形,例生小葉斜方狀卵形,長5-10cm,寬3.5-7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微3裂,兩面被疏長毛;小葉柄很短;基出脈3條。花2-6朵,著生於腋生的總花梗頂部,黃色;小苞片線形,較萼長;萼鐘狀,5齒裂,萼齒三角形;旗瓣扁圓形或近腎形,常稍歪斜,頂端凹,翼瓣寬於龍骨瓣,具短爪及耳,龍骨瓣上端彎曲近半卷,其中一片在中下部有一角狀突起,基部有爪;雄蕊10枚,分成9與1二體;於房線形,花柱彎曲,近先端有毛。莢果圓柱形稍扁,成熟時種子間縊縮,含種子6-10粒。種子橢圓形,兩端截形或圓形,暗紅色,種臍白色,不凹。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佈區域
1、赤小豆:分佈於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南方各地普遍栽培。
2、赤豆:全國廣為栽培。
生長環境
赤小豆:栽培或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