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花參
来源:74U閱讀網
黑面葉根別名:
黑面葉根簡介:黑面葉根,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黑面葉 Breynia fruticosa(L.)Hook.f.的根。具有祛風,清熱,散瘀,消腫的功效。主治頭面熱毒,扁桃體炎,熱瀉,漆瘡。
黑面葉根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清熱,散瘀,消腫。主治
主要用於頭面熱毒,扁桃體炎,熱瀉,漆瘡。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4.5-9錢;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搗蝦。相關論述
1、《本草求原》:浸酒,祛風壯骨。”“散皮膚頭面熱毒,解中百藥毒,酒煎飲治楊梅瘡毒。
2、《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消腫止血。治熱瀉,痧氣,跌打刀傷。
3、《廣西中藥志》:散瘀消腫,洗瘡,治漆瘡。
黑面葉根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扁境體炎,咽喉炎:黑面葉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白濁:黑面葉根一兩。煎水沖蜜糖服。(《嶺南草藥志》)
3、治鶴膝:青凡木根四兩,松節一兩。浸好酒二斤。每日服二次,每次服五錢至一兩。同時用藥酒擦患處。(《廣西中草藥》)
黑面葉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幹。黑面葉根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幹燥根呈圓柱狀,略彎曲,長短不一,徑2-4cm,表面棕紅色,微有皺紋,皮部厚至1.5mm。切斷面淡黃色,年輪明顯,射線細密而清晰。黑面葉根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大戟科植物黑面葉。形態特征
灌木,全株無毛,高1-3m。樹皮灰棕色,枝上部常呈壓扁狀,紫紅色,多叉狀彎曲,表面有細小皮孔,小枝發綠色。單葉互生;葉柄長3-4mm;托葉三角狀披針形,長約2mm;葉片革質,菱狀卵形、卵形或闊卵形,長3-7cm,寬1.8-3.5cm,兩端鈍或急尖,下面粉綠色,具細點,每邊具3-5條側脈。花小,單性,雌雄同株,單生或2-4朵成簇;雌花位於小枝上部,而雄花位於小枝下部各葉腋內,或雌花及雄花生於同一葉腋內,或分別生於不同小枝上;雌花花梗長2-3mm;花萼陀螺狀或半圓狀,長約2mm,6細齒裂;雄蕊3,緊包於花萼內,花絲合生成柱狀,花藥2室,縱裂,貼生於花絲柱上,無退化雌蕊;雄花花梗長2-3mm;花萼鐘狀,6淺裂,直徑約4mm,裂片近相等,頂端近截平,中間具小突尖,果時增大約1倍,上部輻射張開呈盤狀;子房卵圓形,花柱3枚,外彎,先端2裂。蒴果球形,直徑約6-7mm。花期4-9月,果期5-12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道地產區
產廣西、廣東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平地、曠野疏林下或灌木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