籬天劍
来源:74U閱讀網
別名:黃耆、膜莢黃耆、一人挺、黃芪、木黃芪
禁忌人群:凡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癰腫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者均忌服北芪的常用量為9~30克由於北芪升陽助火性微溫對於邪氣盛、無汗陽亢有熱毒的患者均不宜使用
適宜人群:表虛自汗、脾胃虛弱的人群適宜食用
北芪的基本介紹
北芪,即黃芪,又名黃耆、膜莢黃耆、一人挺、黃芪、木黃芪,因盛產於我國北方,故名北芪,是常用中藥之一,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主產於中國的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春秋兩季采挖,出去須根幾根頭,曬幹,切片,生用或蜜炙用。拉丁文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豆科、黃耆屬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常用中藥之一,北芪為膜莢黃芪的根。主產於我國吉林省長白山區各縣地。春秋兩季采挖,出去須根幾根頭,曬幹、切片,生用或蜜炙用。主產於中國的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
北芪的功效與作用
1、補脾益氣
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之癥,以及脾虛泄瀉,久瀉脫肛等。北芪的補氣力強,善補肺氣,可以治療肺虛氣短,聲低懶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癥。常配黨參、白術、淮山、炙甘草同用。用蜜制後的北芪補益力更強。
2、固表止汗
用於表虛自汗。北芪補氣之中而有外達之性,故能補氣固表以止汗。北芪的固表止汗作用較好。臨床上通過不同配伍,能治療各種汗出癥;同助陽藥配伍,治陽虛自汗;同補氣藥配伍,治療氣虛自汗;同滋補藥配伍,治陰虛盜汗。若氣血不足,外受風寒,又往往不能作汗,在解表藥中配伍黃芪,能鼓舞陽氣,補益汗源,使其發汗,所謂“黃芪有汗能止,無汗能發”就是這個道理。這時宜生用。
3、益氣升陽
用於氣虛下陷之癥。中醫認為臟器的下垂是由於中氣下陷之故,北芪善於益氣升陽,可治療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腎下垂以及氣虛血脫的崩漏等癥。中醫用補中益氣湯治療臟器下垂各癥,補中益氣湯中的北芪就是取其補氣之中而有上升之性,能升脾胃之清陽。這時宜蜜制後用。
4、利水消腫
用於氣虛水腫,常配白術、防己、炙甘草或桂枝、茯苓同用,如防己黃芪湯、防己茯苓湯均有本品。多用於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晚期等。
5、托瘡排膿
用於氣虛癰疽久不潰破,或潰後久不愈合,常與黨參、肉桂同用。取本品補氣健脾,能促進膿皰的早潰和肌肉的新生,有排膿生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