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骨
来源:74U閱讀網
四川山礬別名:
四川山礬簡介:四川山礬,中藥名。為山礬科植物四川山礬SymplocossetchuensisBrand的根、莖及葉。分佈於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西等地。具有行水,定喘,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水濕脹滿,咳嗽喘逆,火眼,瘡癬。
四川山礬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水,定喘,清熱解毒。主治
水濕脹滿,咳嗽喘逆,火眼,瘡癬。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行水,定喘。主治水濕脹滿,咳嗽喘逆。”四川山礬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臨床用於治療急性瞼緣炎,瘡癬和支氣管哮喘等。相關配伍
1、治水濕脹滿:(四川山礬)根或莖適量。切斷,火中燒紅後,淬於1碗開水內,蓋悶片刻,去渣服汁。(《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咳嗽,喘逆:(四川山礬)葉500g。水煎2次,濃縮至1000ml。日服2次,每次25ml,10d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全國中草藥匯編》)
四川山礬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切片或段,曬幹。四川山礬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葉片多皺縮破碎,黃褐色,完整者展平後呈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7-13cm,寬2-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尖鋸齒,中脈在兩面均凸起;葉柄長5-10mm。葉薄革質。氣微,味淡。四川山礬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山礬科植物四川山礬。形態特征
四川山礬,又名波緣山礬、波葉灰木。小喬木。小枝略有棱,無毛。葉互生;葉柄長5-10mm;葉片薄革質,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7-13cm,寬2-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尖鋸齒;中脈在葉面凸起。穗狀花序呈團傘狀;苞片闊倒卵形,寬約2mm,背面有白色長柔毛或柔毛;花萼長約3mm,裂片長圓形,長約2mm,背面有白色長柔毛或微柔毛,萼簡短,長約1mm;花冠長3-4mm,5深裂幾達基部;雄蕊30-40,花絲長短不一,伸出花冠外,長4-5mm,花絲基部稍聯合成明顯的5體雄蕊;花盤有白色長柔毛或微柔毛;花柱長約3mm,子房3室。核果卵圓形或長圓形,長5-8mm,先端具直立的宿萼裂片,基部有宿存的苞片;核骨質,分開成3分核。花期3-4月,果期5-6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西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雜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