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山土瓜

山土瓜

山土瓜別名:土高麗參,土白參,綠豆參,土人參,山豆根,三葉參,豆角參,

山土瓜簡介:山土瓜,中藥名。為豆科豇豆屬植物野豇豆Vignavexillata(Linn.)Rich.的根。植物野豇豆,分佈於我國華東、華南至西南各省區。具有益氣,生津,利咽,解毒之功效。主治頭昏乏力,失眠,陰挺,脫肛,乳少,暑熱煩渴,風火牙痛,咽喉腫痛,瘰癧,瘡癤,毒蛇咬傷。

山土瓜功效作用

功能

益氣,生津,利咽,解毒。

主治

頭昏乏力,失眠,陰挺,脫肛,乳少,暑熱煩渴,風火牙痛,咽喉腫痛,瘰癧,瘡癤,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60g。外用:適量,搗敷。

相關論述

1、《天目山藥用植物志》:“民間代參作補氣藥。”2、《廣西本草選編》:“補中益氣。主治氣虛頭昏,子宮下垂,脫肛,乳少,瘰癧。”3、《安徽中草藥》:“補氣安神,通乳,解毒。”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山土瓜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氣血不足之頭暈,豆角參15g,制黃精12g,制首烏9g,錦雞兒根15g,骨碎補9g,五味子6g。水煎服。(王衍生《中草藥學》)2、治神經衰弱,血虛頭暈,(野豇豆)根15g,女貞、丹參、首烏各12g,五味子6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3、治暑熱煩渴,(野豇豆)根9-12g,淮山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4、治乳少,(野豇豆)根30-60g。燉豬前腳或豬骨服。(《湖南藥物志》)5、治遺尿,豬膀胱(尿脬)1個,野豇豆根15g,金櫻子根60g,糯米60g。將上3味藥裝入豬膀胱內,燉熟,

山土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莖基、須根和泥土,曬幹。

山土瓜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或長紡錘形,頂端有殘留草質莖痕。表面黃棕色,有縱皺紋及橫向皮孔樣疤痕。氣微,味淡,微有豆腥味。

山土瓜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豆科豇豆屬植物野豇豆。

形態特征

野豇豆,別名野綠豆《安徽中草藥》,野馬豆、山馬豆《全國中草藥匯編》,山米豆《福建藥物志》。多年生攀援或蔓生草本。根紡錘形,木質;莖被開展的棕色剛毛,老時漸變為無毛。羽狀復葉具3小葉;托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基著,長3-5毫米,基部心形或耳狀,被緣毛;小葉膜質,形狀變化較大,卵形至披針形,長4-9(-15)厘米,寬2-2.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通常全緣,少數微具3裂片,兩面被棕色或灰色柔毛;葉柄長1-11厘米;葉軸長0.4-3厘米;小葉柄長2-4毫米。花序腋生,有2-4朵生於花序軸頂部的花,使花序近傘形;總花梗長5-20厘米;小苞片鉆狀,長約3毫米,早落;花萼被棕色或白色剛毛,稀變無毛,萼管長5-7毫米,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5毫米,上方的2枚基部合生;旗瓣黃色、粉紅或紫色,有時在基部內面具黃色或紫紅斑點,長2-3.5厘米,寬2-4厘米,頂端凹缺,無毛,翼瓣紫色,基部稍淡,龍骨瓣白色或淡紫,鐮狀,喙部呈180°彎曲,左側具明顯的袋狀附屬物。莢果直立,線狀圓柱形,長4-14厘米,寬2.5-4毫米,被剛毛;種子10-18顆,淺黃至黑色,無斑點或棕色至深紅而有黑色之濺點,長圓形或長圓狀腎形,長2-4.5毫米。花期7-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華東、華南至西南各省區。

生長環境

生於曠野、灌叢或疏林中。

友好交往  春博路  孫港站  主動脈根部  新療法  凈業寺  野市  江頭  八尺  敬賢重士  灤河  寶雞縣  堰墩  皓月當空  城嶺  塔吊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